
27.99米,趵突
泉水位跌破橙色預警線!而就在距離趵突泉不遠處,百余米的半徑內近10家洗車店的高壓水槍正在“哧哧”噴射。他們是耗水大戶,他們包圍著趵突泉……
而在不久前,相關部門開展的“百日保泉”檢查中發現,濟南470余家洗車店有節水備案的只有38家,利用自來水、地下水等清水洗車的占到約90%,高壓水槍“哧哧哧”一年約洗掉3個大明湖的水量。
記者暗訪
趵突泉周邊有數家洗車店
6月20日10:00左右,濼文路百花停車場院內靜悄悄的,在院子最北側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洗車店。記者在店內沒有看到任何有關洗車手續、執照等。板房東側由幾根木樁支撐起的涼棚內是一個洗車場,一個銹跡斑斑已看不清字跡的洗車設備擺在墻根。順著一米多高的墻頭,一根胳膊粗的五六十米長的水管自停車場南側的居民區內引出。該處洗車店距離趵突泉的直線距離不足200米,在趵突泉景區入口處,不少游客正在搖頭嘆息趵突泉水位下降、“趵突騰空”不再。
而在距離趵突泉更近的不足百米的剪子巷內,一個沒有標注的門頭房內也開有一家洗車店,不足10平方米的店內擺放著水缸、水管和高壓水槍等。據周圍業主透露,該洗車店用的是地下水,無相關洗車手續或執照。
行業現狀 90%洗車店在用清水洗車
在距離趵突泉再遠處的青年西路和舜耕路,記者暗訪聯眾洗車和爾氏永豐洗車等幾家店,也被告知用的是自來水。洗車店工作人員表示,高壓水槍沖洗、人工吸塵擦干是該行業的傳統做法。
而之前濟南市節水辦工作人員在突擊檢查中也初步印證了以上說法。在二環南路附近一家洗車店,沒有正規店面,沒有任何手續,沒有規范設備,洗車后的污水隨處流淌。而該處使用的也是地下水,老板不知道洗車店屬于特種行業,不知道開設洗車店需要辦手續,甚至不知道循環水設備為何物。在山大南路的一家汽車維修養護中心,門口擺放著洗車用具,店內有正規營業執照,但執照上標明的是“汽車裝飾、維修”,并沒有涉及洗車業務。
稽查人員告訴記者,濟南市自2003年起就明確要求,城區及主要道路兩側的洗車站點必須采用循環水、微水清洗方式,其他區域站點須采用常規三級沉淀清洗方式,禁止自打水井。而目前,濟南二環以內有近百家洗車店無中水設備或閑置中水設備。在二環以外的城郊結合部,無水循環設施或私自停用中水設備的現象則更嚴重。
更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濟南的洗車店約有470多家,其中利用清水洗車的竟占90%左右,他們大多直接采用自來水甚至地下水洗車。
業內算賬 一年用掉3個大明湖的水量
據了解,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城市節水辦于近日聯合各區節水管理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百日保泉”節水檢查,稽查人員在突擊檢查中發現,解放東路“車之家汽車美容中心”和“粉刷匠汽車美容坊”既無營業執照,又無循環水、中水等設備設施;漿水泉路一洗車店循環水設備被人為閑置,洗車人員直接抽取自來水清洗車輛。
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截至2011年年底,濟南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23萬輛,如按每輛車平均每周清洗一次、每輛車用水量60升計算,全年僅洗車耗水量就約達360萬噸。按大明湖120萬噸儲水量算,濟南洗車店一年洗掉了約3個大明湖。
濟南水務集團工作人員表示,濟南洗車用水收費按特殊行業用水標準征繳,每立方米價格為16元,而生活用水水價僅為每立方米3.15元。許多洗車店為節省成本,私自接通自來水或自打水井。目前,濟南470多家洗車店中僅有20多家是按照特殊行業用水標準交費。
建言獻策
“微水洗車”應加強政府推廣
同樣有人給濟南算過賬,如用經中水設備處理后的循環水洗車,平均每輛車每周清洗一次僅用水10升,如果換成微水洗車,每車用水進一步降至4升左右。相比普通洗車方式,用循環水洗車每年可省水約300萬噸,按大明湖120萬噸儲水量算,整個洗車業一年可節省兩個多大明湖。業內人士稱,一個中型洗車店安裝一臺中水設備需花費約5000元,但每處理1立方米中水僅需1.5元成本,買著貴但用著便宜,一般幾個月就能收回成本。但目前許多洗車店算眼前賬不愿購買中水設備,“不僅多花了錢,還浪費了水”。
記者暗訪中發現,很多洗車店并沒有真正利用循環水洗車設備或中水洗車設備,甚至很多買了設備之后也沒有投入使用。少年路附近一家洗車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洗車行安裝的循環水洗車設備價格并不貴,在1萬元左右,但該設備使用不方便,水池里的水長時間放置也容易變味,容易引發車主不滿。也有洗車店老板表示,“微水洗車從技術層面上還需要完善,一些太臟的車洗不干凈。而且在一些城市,因受氣候影響較大,塵土較多,若直接用布擦,車主會擔心磨傷漆面。”
相關專家表示,微水洗車之所以推廣不力,除技術因素外,主要還是因為人們的傳統習慣和陳舊觀念,節水環保意識不強。同時,傳統洗車店的大量存在,也阻礙了節水環保微水洗車的推廣。“只要這種大水沖洗方式不受限制,微水洗車就不易推廣”,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促使洗車業實施節水改革,從政策上給予扶持,并加大節水稽查執法力度。
而之前濟南市汽車用品美容行業協會王胥秘書長也表示,目前其協會會員單位中使用中水設備的的確占少數,而根據其了解,很多會員單位也都希望用上中水設備,濟南市170余家中水站為洗車行業普及中水洗車提供了可能。
監管困境
交叉管理導致監管空白
據了解,“不知道辦啥手續”成為不少洗車店無證或超范圍經營的托辭。記者聯系濟南市節水辦、城管局等部門得知,如申請開辦洗車店需首先到工商部門注冊洗車店名稱,然后到節水辦辦理節水證明,經過節水辦現場核實出具證明后,再到城管局辦理符合條件證明,隨后工商局給辦理營業執照,主管部門同時給予備案。
多個部門共同管理也導致了洗車店管理上的困境。濟南市節水辦工作人員表示,洗車店目前有城管、交通、工商以及水務等多個部門在共同管理,中間存在不少交叉的區域,導致管理上存在難題。
根據《濟南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規定,“沖洗車輛必須使用節水設施或節水器具”。洗車店需要到節水辦備案,辦理車輛清洗節水證明。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濟南市節水辦備案的洗車店只有38家,而2011年濟南全市有洗車店470余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在目前情況下,若要加強洗車店管理,就需要各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力度。
相關鏈接
遏制洗車浪費水
國內城市多罰款,國外用制度強制
遏制洗車浪費水現象,是否有有效措施?記者了解到,在我國很多城市,主要靠罰款來遏制。例如,深圳市對未采取節水整改措施,以及整改未能通過驗收的洗車場,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甚至吊銷營業執照。
而在德國,政府利用高價格限制用水量,居民每用1立方米自來水,就要交5.5歐元的水費、排污費。而洗車用水、工業用水的價格更要翻上幾番,使得這些企業根本不敢浪費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