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4日電一份今天發布的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31.8%有網絡購物經歷的網民本人曾在網購過程中直接碰到釣魚網站或詐騙網站,網購遇騙網民的規模達成6169萬。保守估算,每年因釣魚網站或詐騙網站給網民造成的損失不低于308億。87.5%的受訪網民希望在網站訪問過程能夠隨時核驗當前訪問網站的真實身份信息。
這份報告是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可信電子商務推進中心、中國可信網站應用推進聯盟和可信網站驗證管理機構中網聯合對外發布《2012年中國網站可信驗證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的。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宋玲會長表示,當前我國誠信缺失問題較為突出,國家也非常重視,不久前出臺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可信”、“誠信”也成為重點所在。對網站實施可信驗證是構建可信網絡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該領域首份行業報告的發布將有助于各界更好的了解我國網站可信驗證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據悉,這是我國首份聚焦和關注網站可信驗證行業的調查報告,該報告的發布意味著網站可信驗證服務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細分行業,并將在可信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當前,以釣魚網站為代表的網絡詐騙或消費欺詐日漸成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最大阻力。網民層面,《報告》顯示,截止2012年6月底,31.8%有網絡購物經歷的網民本人曾在網購過程中直接碰到釣魚網站或詐騙網站,網購遇騙網民的規模達成6169萬。超過39.7%的網民損失額度超過500元,其中,損失額度在500-2000元范圍內的網民占比為33.4%。保守估算,每年因釣魚網站或詐騙網站給網民造成的損失不低于308億。
網站層面,《報告》顯示,58.8%的企業網站因沒人信而陷入半停滯狀態。30%的受訪網站曾遭遇過惡意仿冒網站的侵擾。
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6月底,聯盟已經累計認定并處理釣魚網站89790個,其中,當月認定并處理釣魚網站2389個。
網民層面,《報告》顯示,87.5%的受訪網民希望在網站訪問過程能夠隨時核驗當前訪問網站的真實身份信息。62.2%的受訪網民認為懸掛了“可信網站”驗證標識的網站,比沒有懸掛“可信網站”驗證的網站身份更可信。
而在網站層面,《報告》顯示,60%的受訪網站實施網站可信驗證是希望提升網站的可信度。57%的受訪網站表示愿意向其他網站推薦實施網站可信驗證。
中網董事長毛偉表示,網站可信驗證不僅是在官方網站顯要位置懸掛一個“可信網站”標識,而是要給網民提供無所不在的網站真實身份驗證入口或途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中網已完成百萬級可信網站數據的收錄,并率先與一批注重網民權益保障、認同可信互聯網理念的互聯網平臺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