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寫著“北京特色食品稻香村蛋香沙琪瑪”,但王女士卻投訴無門。喜歡上網購食品的王女士,這次遇到維權難題才知道原來此“稻香村”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北京稻香村”;這次問題“沙琪瑪”也不同于以往百吃不厭的北京稻香村“薩其馬”。商標使用的混亂,再一次讓消費者受到欺騙,也讓北京稻香村再次蒙受不白之冤。
事件回放:
“稻香村”沙琪瑪吃出碎玻璃
據了解,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定期為員工提供零食。7月2日下午,該公司員工王美婷在公司提供的零食中選擇了一塊“稻香村”蛋香沙琪瑪,吃了兩口感覺吃到了堅硬物體,拿出來一看,是一塊冰糖大小的玻璃被咬碎了,其中一部分已經被王美婷吃掉。王美婷很震驚,忙叫來同事確認。同事聞訊趕來,一看確實是玻璃,他們立刻聯系了購買渠道網商1號店,1號店讓王美婷拍照并發至郵箱。同事幫助拍照后發至1號店提供的郵箱,1號店客服表示,他們會聯系廠家看怎么解決。
7月3日下午,一位自稱是稻香村工作人員的男士聯系到王美婷,說要處理此事。誰知,這個電話之后就沒有了下文。盡管王美婷此后多次聯系上對方,但對方不是說在開會就是在開車。王美婷感到對方態度不誠懇,于是決定通過北京稻香村官方微博進行投訴,討要說法。
7月4日,北京稻香村公司官方微博收到了王美婷留言投訴此事,公司領導非常重視,派專人積極聯系王美婷了解和解決問題。經北京稻香村工作人員證實,王美婷吃到的“沙琪瑪”并非北京稻香村公司生產的“薩其馬”,該產品包裝上顯示的生產商是河北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地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
至此,王美婷才知道自己所吃的“稻香村沙琪瑪”并不是北京稻香村公司的“薩其馬”。
商標混亂:
北京稻香村多次背黑鍋
針對此事,北京稻香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跟1號店從來就沒有合作,他們網店銷售的也不是北京稻香村生產和銷售的帶有‘三禾’標識的產品”。這位人士表示,“我們北京稻香村的品牌為其他廠子背黑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此類問題”。據她講,在今年春節時,就有消費者在網上團購“稻香村”點心禮盒發現分量不足,投訴后才發現是蘇州稻香村出品。還有的消費者購買了“稻香村”牌月餅或是粽子,一嘗之下發現味道不對,細看包裝才發現沒有“三禾”標識。
更有甚者,胡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中秋節,剛參加工作的孫子給他送來一盒稻香村月餅,是星座系列的。“我還納悶,隔三差五我就到住家附近的稻香村門店買糕點,沒見過稻香村生產星座月餅呀。于是,我就翻過來調過去找生產廠家,后來發現大包裝盒外印著河北稻香村,盒內月餅小包裝上印著蘇州稻香村,結果我一塊也沒吃,全扔了。”
據了解,目前北京、蘇州、河北這三家企業都在使用“稻香村”品牌。此前最多時,有9家稻香村并存生產相同或者類似的糕點,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購買和投訴一頭霧水。北京稻香村則表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此類問題,提醒消費者辨明商標再選購。而記者從北京市工商部門了解到,在2010年9月北京市消協公布的投訴熱點中,因“稻香村”過多弄暈消費者成為熱點。
專家支招:
北京稻香村有標識
北京稻香村創建于1895年,是南味北上的糕點品牌,并在北京做大做強。在稻香村品牌的傳承和發展中,正是由于北京稻香村的不斷創新,才讓幾近瀕臨消失的稻香村得以為繼,并發揚光大。也正是品牌價值的提升,增強了稻香村的美譽度和忠誠度,也使得“稻香村”這個金字招牌成為多家相關廠家和個人競相爭搶的商標。無論商標最后落入誰家,但知名度高,消費者較為信賴的還是北京稻香村。那么,如何買到貨真價實的北京稻香村產品?在此,記者為您明示北京稻香村四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