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東莞訊 (記者 鐘達文 通訊員 鐘紫薇) 一個初中文化的男子,帶著小學文化的妻子和弟弟,在東莞的橫瀝鎮和企石鎮的幾間出租屋內,就生產出了克喘靈膠囊、健喘靈膠囊、咳喘靈膠囊、復方咳喘王膠囊、骨康寶膠囊、骨諾康膠囊、特效骨痛寧膠囊、骨強康膠囊等8種假藥。近萬瓶假藥被他們銷往了廣東、江西、福建等地的1219個藥店、衛生站以及診所,獲利50多萬元。
據悉,該案是公安部、廣東省公安廳、東莞市公安局重點督辦案件。昨日,三名被告人在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過堂受審,他們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均表示認罪。
制假“一家親”制假男拉妻子弟弟入伙
44歲的河南男子張某文是三人中最早接觸假藥的人。盡管張某文只有初中文化,但卻自稱“略懂藥理”。從2010年3月起,張某文就開始從王某柱(另案處理)那里購買了西藥原料后,讓王某利將西藥原料加工成膠囊。
后來,張某文開始“自立門戶”。王某利通過物流公司將制作假藥的原材料運送給張某文。利用這些假藥的原材料,張某文先后生產克喘靈膠囊、健喘靈膠囊等8種假藥。
2010年11月,張某文的“生產規模”有所擴大,拉上弟弟張某根和妻子趙某英一起生產。張某根和趙某英兩人主要負責對假藥進行包裝,并到各藥店推銷假藥,張某文還每個月給弟弟張某根發2500元的工資。而實際上,張某根和趙某英對藥理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僅僅是“根據藥品膠囊的顏色”來辨別藥品的不同種類,就進行分裝了。
出租屋內經營兩年查獲八種膠囊全是假藥
今年2月17日,張某文等三人生產銷售假藥已近兩年,當地警方在橫瀝鎮裕寧工業區巡查時發現了這個制售假藥的窩點。警方當場在出租屋窩點內將張某文、張某根、趙某英等人抓獲,并查獲克喘靈膠囊(50粒裝)919盒、健喘靈膠囊(50粒裝)216盒、咳喘靈膠囊(50粒裝)245盒、復方咳喘王膠囊(100粒裝)112盒、骨康寶膠囊(50粒裝)689盒、骨諾康膠囊(50粒裝)2400盒、特效骨痛寧膠囊(100粒裝)2481盒、骨強康膠囊(50粒裝)1025盒,無標簽膠囊(50粒裝)5590瓶,無標簽藥瓶(100粒裝)4672瓶以及制假設備、制假藥材料一批。
民警其后又在張某文的小轎車內搜出骨強康膠囊139盒(50粒裝),克喘靈膠囊122盒(50粒裝),名片(張國強)80張,偽造的木森藥業有限公司文件19套。
經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實,警方搜查到的8種藥品全部都是假藥。
流向:造偽證建網站 假藥賣到全國各地
那么,這些假藥又是怎么銷售出去的呢?警方查實,張某文偽造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機關的印章、批文,警方查獲的偽造文件就共有46套、假公章和私章共14枚。
張某文、張某根和趙某英正是帶著這些偽造的國家證明文件,到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多個省內城市的藥店進行推銷,他們生產的藥品甚至“遠銷”到了江西、福建等其他省份。張某文的營銷還很“跟潮流”,他建立了三個不同的網站進行虛假宣傳,然后通過快遞將假藥賣給各地的藥店和衛生站。假藥的物流環節則交給了快遞公司,由快遞公司送貨并代收貨款。檢察機關在本案中一共調查了全國各地的600多家藥店、衛生站、診所以及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這600多名證人均證實,張某文等人曾經以“張國強”等假名向他們推銷。
根據檢察機關調查的結果,假藥的流向主要涉及廣東、江西、福建等數省的1219個藥店、衛生站以及診所,其中藥店1186家,共計銷出的假藥達到9473瓶。涉事的快遞公司則統計出共為張某文等人代收貨款531540元。
有快遞公司負責人稱,張某文“隔天就會去送快遞”,生意很不錯。
庭審:被告辯稱假藥可“止痛、活血”
在昨日的庭審中,三名被告人均表示認罪。不過,張某文堅稱自己生產的藥還是能有“止痛、活血”的功效,只是沒有經過國家藥物監督部門的審批。至于假藥售價、原料的來源,以及假公章、假批文是怎樣制作的,張某文均一概表示不知,“我現在什么都不想說了。”張某文只是低著頭不停地對記者重復:“我對不起我所有的親人。”
張某文的妻子趙某英的情緒則顯得比較激動,在最后陳述時,她不時痛哭流涕,并扭頭向旁聽的家屬大聲呼喊:“你們以后一定要來看我啊!”
東莞市第三人民檢察院認為,張某文等三人以牟利為目的,違反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情節嚴重,其行為已共同觸犯刑律,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均應當以生產、銷售假藥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檢方同時認為,三名被告“分工明確”、“所起作用相當”,張某文起到統一分配工作的作用。因此建議,張某文應該從重處罰,應判處有期徒刑4到6年,而張某根和趙某英則可以從輕處罰,應判處有期徒刑3到5年。
法院對案件并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