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證件,人人都離不開。一些證明身份,職業或是技能水平的重要證件,都要通過嚴格的審核。由專門機構才能辦理,可如果這些證件花點錢就能買到,而且足以亂真,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
假證信息在政府網站上查到了
姚某是廣東省某建筑公司的一名項目經理,盡管他從事建筑業多年,但業務職稱一直是初級工程師,原因是他的學歷不夠,只是初中畢業,而要考中級職稱必須要大學畢業。
姚某覺得,自己沒有讀過大學,要考試的話肯定通不過,便琢磨著有什么所謂的“捷徑”可走。看到身邊一些同行,通過網絡花錢買了證書,晉了級,他 也動起了心思。在網上,他聯系到了一個號稱能辦證的人,此人標榜,他辦的證可以在政府網站上查到相關信息,絕對管用。聽到這兒,姚某便按照對方要求,把 7000塊錢的首款打了過去。過了十天左右,辦證的人便發信息告訴姚某,說可以上網先查信息,如果查到了,就把剩下的錢打給他。
辦證人通過電話進行指導,姚某果然在相關的政府網站上找到了一個證書查詢頁面,并查到了自己的中級工程師證書。姚某再看,網站沒錯兒,便頓覺放心。
姚某在銀行給辦證人匯去了剩余的錢,一個星期后,他收到了對方通過快遞公司寄來的中級工程師證書。證書雖然到手了,但姚某的心里并不踏實,因為 證書畢竟是買來的,一旦露了餡兒,錢白花了不說,還會名譽掃地,所以每隔幾天他就到網站上去查看。一段時間后,他最擔心的事兒發生了,網站上的那個查詢證 書的頁面突然消失了。他趕緊聯系那個賣證的人,“結果后來一直都沒有”。
雇傭黑客專門入侵政府網站
此時,姚某才意識到自己的錢白花了。其實,像姚某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因為他們覺得,如今在街頭巷尾買到的那種粗制濫造的假證已很難蒙混過關,而這種高價買來的假證,似乎可以亂真。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的假證最高有賣一萬多塊錢的,是可以在政府網站認證和查詢到的。
既然網站是真實的政府網站,那么那些假證上的信息又是如何進入其中的呢?今年七月,公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聯合行動,抓獲了這個制售販賣假證的犯罪團伙共計165人,揭開了這個謎底。
吳某,也就是跟姚某交易的犯罪嫌疑人,網名叫做“一杯淡茶”。吳某是網絡販賣假證團伙中的一名代理,專門負責在網上招攬生意,直接和買證人聯 系。吳某說,他“把(買證人)材料通過QQ發給他們(上級代理),他將學員查詢編號發給我們以后,我們再將編號發給學員,學員查詢到以后付錢。”
假的證書為什么在網站上能夠查詢到呢?原來是因為黑客在作怪。網名叫小寶的犯罪嫌疑人今年剛滿十八歲,是犯罪團伙中專門負責攻擊政府網站的一名黑客。
黑客攻擊政府網站,是根據辦證人的查詢需要。客戶辦什么證,他們就攻擊什么網站。警方在破案中,發現了一張表,上面詳細記載了他們攻擊過的網 站。廣東省揭陽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陳曉平說,“他有一張列表,73個被入侵政府網站的列表。他們說他們在網上販賣假證的時候,買假證的人有不同的需 求。有的人可能要買廣東的假證,有的人可能要買江蘇的,有的人可能是買北京的。”
巨大黑色利益鏈:完全通過網絡完成
但假證的信息畢竟是假的,網站維護、刷新后,這些假的查詢頁面也就消失了。透過這起網絡販賣假證案件,我們發現這類制假活動,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黑色利益鏈條。
首先,由販證團伙專門負責招攬生意的人,也叫下級代理,在網上招攬買證的人。待雙方聯系上之后,買證人將錢款打給下級代理或專門收錢的業務員。 收到錢之后,下級代理將買證人的信息發給上一級代理。上級代理一手聯系黑客攻擊政府網站,將假證的信息掛到網站上;一手聯系制作假證件的人。
警方發現,這個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他們在網上有一個QQ群,平時都通過網絡聯系,而彼此之間往往互不相識,只知道對方的網名。販賣假證的各個環節包括分贓全部通過網絡完成。
常某在這個團伙中專門負責制作假證,他干這個已經好幾年了。而隨著網絡的普及,他的操作方式也更新了。
新型犯罪形式:兩年賣出三萬本假證
那么這種網絡販賣假證的生意到底有多紅火呢?在一個大廳里,擺滿了警方繳獲的制作假證的各種工具,其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這些假印章,有政府部 門的、中央部委的、軍隊的、公安部門的,共一萬多枚。揭陽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陳曉平告訴記者,這些偽造的印章主要涉及兩類:一類是高校類,第二類是各 省政府部門的印章。高校類有1500多枚,各省的有1800多枚。
假印章自然是為了蓋在假證件和假文件上的。這些假證件涉及的行業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總數達到了七千多本。陳曉平說,這次繳獲的證書共涉及8大行 業44個種類。“這次制販假證跟以往不一樣,他利用了互聯網高科技,是將入侵政府網站和傳統制販假證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更加新型的犯罪形式。這個假證在網上 可以查詢,可以驗證,使得假證變成了真證,更具有欺騙性,隱蔽性更強,而且危害更大。”
我們看到的這些收繳的假證件是沒有發出去的,那么已經發出去,在社會上流傳的假證件又有多少呢?這是警方發現的這個假證團伙租用境外服務器建造的數據庫。這個團伙,在短短兩年中,已經賣出了三萬多本假證,涉案金額達上億元。
目前,警方根據掌握的線索追查這些假證的流向,這宗迄今為止最大的通過入侵政府網站制售假證案,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做假證賣假證的手法在升級換代。對這類違法行為的打擊,同樣也要升級換代。下一步,警方將聯合各職能部門,加大對搜索引擎、網絡廣告、網上支付 等環節的治理力度。同時,各單位和部門網站要及時維護更新,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值得一提的是,辦假證現象之所以屢打不絕,是因為存在買方市場。而買假 證同樣屬于違法行為。按法律規定:買賣和使用偽造、變造的公文、證件要處以拘留和罰款,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