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呂琳瑗 實習生倪麗君 長沙報道長期以來以“國酒”身份自居的貴州茅臺,其實并沒有取得“國酒茅臺”商標。不過這并不影響茅臺公司十幾年來一直不遺余力地申請。
據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近日發布的初審公告顯示,貴州茅臺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通過了商標局初步審查,這意味著茅臺距離“國酒夢”僅一步之遙。此消息好似投入深潭的一個炸彈,瞬間在業內“炸開了花”。
茅臺 “國酒”商標通過初審
貴州茅臺早在2001年9月13日就曾提出申請注冊“國酒茅臺”商標,迄今一共申請了9次,但此前均被駁回。
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網站7月20日公布的商標初步審定公告中,貴州茅臺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赫然在列。“國酒茅臺”商標為4個,均為33類。申請日期為2010年6月9日。
按照我國商標法,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任何人均可提出異議。從今年7月20日開始,如果三個月無異議的話即可生效。
記者昨天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網站上,輸入“國酒”二字查詢,顯示出有數十個商標申請,有“國酒”、“國酒茅臺”、“國酒1號”、“國酒之父”等,但點擊這些帶國字頭的商標顯示,除了少數還未審查外,大多數都被商標局“駁回”或“該商標已無效”,只有“國酒茅臺”在2012年6月的申請通過了初審。
國家商標局 沒做明確回復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曾于2010年7月明確了對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對“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作為商標申請,或商標中含有“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的,以其“構成夸大宣傳并帶有欺騙性”、“缺乏顯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響”為由,予以駁回。對帶“國”字頭但不是“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組合的申請商標,應區別對待。使用在指定商品上直接表示了商品質量特點或者具有欺騙性,甚至有損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或者容易產生政治上不良影響的,應予駁回。
此次“國酒茅臺”商標申請為何沒有被駁回?記者兩日前聯系國家商標局,對方回復“需以傳真形式接受采訪”,記者隨即傳以采訪提綱,但此后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截至發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
同行 我們有異議!
有消息稱,目前五糧液、汾酒等企業正準備向國家商標局申訴阻止“國酒茅臺”注冊通過,這無疑給終審結果增加了懸念。
汾酒方面已公開表示,公司對此持有不同意見,肯定會提出異議,預計最近對此會有明確表態。
某白酒品牌湖南總代胡學軍昨天表示,目前,五糧液有“國五液”,西鳳有“國典鳳香西鳳酒”,汾酒有“國藏汾酒”,瀘州老窖有“國窖1573”。“如果茅臺申請注冊成功,在短期內對銷量影響不大,但‘國酒’兩個字代表著中國酒的最高榮譽,當然這是一線白酒同行最不愿見的。”
“這也有利于茅臺商標附加值進一步提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瀘州國粹’屬二線白酒,但從‘限國字注冊’以來便身價大漲。據評估,‘國粹’二字的商業價值已達12.6億。”胡學軍說。
[觀點]
律師說不違法,專家說通過終審幾率大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寧日星表示,這并不違背國家相關法律。“商標法設立商標制度的初衷是讓消費者能夠分清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現在以‘國酒茅臺’作為一個整體申請商標注冊,工商局可能就認為這個具有顯著性。僅以‘國酒’二字申請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按此邏輯,其他酒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注冊了,如國酒劍蘭春、國酒水井坊等。”
“國酒茅臺”是否會通過終審?白酒業專家李明(化名)表示,“事到如今,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
“不管茅臺有沒有被冠以‘國酒’的稱號,但以其在行業的實力、榮譽、高度、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而言,早已是當之無愧的國酒,‘國酒茅臺’商標注冊成功只是對其地位一種具體化的認可。在我看來,通過終審的可能性較大。”
有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許多高端白酒,尤其四川的“六朵金花”可能會提出異議,如果異議成立,貴州茅臺注冊的“國酒茅臺”商標可能再次夭折;二是如果沒有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其他白酒企業可能仿效貴州茅臺的做法。
@袁飏(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副秘書長):茅臺獲準申請“國酒”商標后,蒙牛要申請“國奶”,雙匯要申請“國肉”,紅旗要申請“國車”、修正要申請“國藥”、遠在倫敦的潘石屹(微博)也揚言要改SOHO為“國房”。
@侯寧(獨立財經觀察家,時評家):通過商標認證茅臺為國酒的確荒誕不經,不僅有悖于市場經濟平等競爭原則,也有違國際慣例。試問,法國認證路易十三為國酒了,還是俄羅斯規定伏特加為國酒了?論輩分,茅臺不僅趕不上汾酒、杜康、西鳳,甚至不如五糧液歷史久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