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擋時發動機抖動比較嚴重成了肖先生的一塊心病
□統籌:劉峰 □采寫:見習記者 熊苗 記者 劉彪
李先生夫婦新買的起亞秀爾車,3個月出現4個毛病,包括車門打不開、車身有銹點、擋風玻璃嗒嗒響,以及打開空調油門顫等問題。本報7月26日報道此事后引起越來越多起亞車主關注,多位車主反映自己的秀爾車也出現了銹點問題。
市民肖先生說,他的2010款秀爾車,車身沒有被刮蹭,也沒有掉漆,卻生銹了,顏色“黃里帶著黑”,就像發了霉的黃豆,這些現象在車門附近體現尤為明顯,加上后備廂 5個車門中4個有銹點。另外,該車在掛擋時也時常出現抖動現象,檢測卻查不出問題來。
5個車門4個生銹,升降桿也是如此
“加上后備廂門總共5個車門,有4個都生銹了!”在全福立交橋附近,記者見到了肖先生的起亞秀爾車,他告訴記者,當初選這款車型,很大程度是因為它的外觀比較時尚,但沒想到,最先出問題的就是外觀。
據介紹,肖先生這款車是2010款,2010年2月提車,裸車花了11.5萬元,全部辦下來花了將近13萬元。“一開始,我還比較滿意,因為當時路上很少有這樣時尚的車。”肖先生說。
記者遍觀車身發現,該車乍一看依然很新,但打開車門和后備廂,很多地方都生銹了。在左前門處記者看到,車門下方有一些發黃的斑點,有的車漆還沒有掉,表面較為光滑,有的車漆已經掉了,摸上去比較粗糙。
在后備廂門處記者看到,四周也有一些零星的斑點,但不是很嚴重。隨后肖先生打開后備廂記者才發現,在門的底部內側,有一個黃豆大小的銹斑,有一半漆已經脫落,顏色發黑,另一半漆尚未脫落,顏色發黃。“這兒還有。”肖先生掰開包住左后車門框的塑料層,記者看到,里面的門框都是斑斑銹跡。“這些地方平時根本就摩擦不到,所以,不可能是磨損掉漆后車才生銹的!”“生銹最厲害的還是后備廂車門的升降桿!”肖先生說。記者這才注意到,升降桿外面包裹的塑膠層已經破裂,裸露的地方也都是斑斑銹跡。“這些地方從來沒有人去碰過它,這升降桿周圍的塑料怎么就破了呢?”肖先生表示很疑惑,不知道升降桿為什么會生銹。
維修后照常生銹,懷疑防銹沒做好
肖先生是一名職業司機,比較喜歡車,也懂得愛車,車剛買后不久,有一次下雨,車被淋了,他就拿著抹布去擦。“擦到左后門的時候,發現下角有幾塊銹斑,大約有半個指甲蓋那么大。”肖先生說,當時只是有些納悶,并沒有想太多。
車開了3個月,跑了2000公里的時候,肖先生開車去4S店進行首次保養,并與4S店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希望店方能夠對銹斑問題進行處理。“4S店的人拿車漆往生銹的地方點了點,當時我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并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肖先生的秀爾車生銹地方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已經維修過的地方,照常生銹。“這么多銹斑,雖然不影響安全,但影響美觀。”肖先生說,他多次到4S店要求解決問題,但每次去,對方總是用車漆往生銹的地方再點點。
后來肖先生總結出一個規律:車生銹總是先顏色發黃,然后漆開始脫落,接觸水后銹得更厲害。“我感覺車在出廠時,防銹工作就沒做好,而且車漆也有問題。”肖先生向記者闡述了這種判斷的理由,“車漆沒掉就生銹了。再一個,生銹的地方基本沒有可能被刮蹭,排除了車漆被刮蹭后露出鐵片再生銹的可能。”
帶著這種想法,肖先生趁一次到4S店檢修的機會,向對方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免費再給車做一次防銹,重新噴漆。“然而4S店工作人員卻告訴我,車漆已經過了一年保修期,要重新做防銹噴漆,只能自己掏錢。”肖先生說,但他認為,車身生銹不是由于他個人原因導致的,是車身防銹本身存在問題,所以希望起亞廠商能按照保修來處理,免費給車重新做一次防銹噴漆。
本報開通車主維權熱線82886571
也可加入維權QQ群:251832535,律師愿為車主公益維權
新的起亞秀爾車,3個月出現4個毛病,其中就包括車身生銹、掉漆,本報報道濟南李先生夫婦的買車遭遇后,引起了廠家及4S店關注。記者獲悉,隨后,李先生開車去4S店,工作人員給車免費拋光,現在銹點問題看不出來了。“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生銹。”李先生說,如果再生銹,就說明車有質量問題,他希望起亞廠商能給予賠償,“畢竟出現這種狀況,不是我個人原因導致的”。
記者注意到,在維權QQ群和各大網絡論壇里,反映起亞車發動機漏油、撞車后氣囊未打開、發動機故障燈長亮、排氣管發出異響、車身生銹等問題的也有很多。不少車主給本報維權熱線打來電話,反映車質量問題的同時,也希望法律界人士能出面,協助車主維權。“想維權成功很難,不少車主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最后仍是個不了了之的結局。”市民李女士說。據介紹,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消費者在維權時,常常處于被動、弱勢的地位。“買車之前,消費者是上帝,買車后出了問題,汽車廠商就是上帝了。”市民高先生說。
山東舜啟律師事務所主任孟憲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車遇到質量問題,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維權,與汽車廠商交涉,爭取權益最大化。鑒于目前車主處于弱勢地位,維權較為困難,他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愿為車主免費公益維權。
日前,本報開通維權熱線0531-82886571,車主發現車有質量問題,或維權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聯系本報,本報將全面接受投訴信息,并轉給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