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本報記者 蔡學偉 文/圖
驚悚:蜈蚣長三四厘米,市民狂吐;郁悶:3天來多次致電廠家,未獲說法;懸疑:廠方稱是無毒海蜈蚣,業內稱是否有毒要鑒定
本報訊 到樓下雜貨店買了兩罐“肖大媽”油香丁香魚罐頭,將其中一罐與方便面一起煮食,結果面湯上漂浮著一條長約三四厘米的大蜈蚣,嚇壞了消費者。近日,家住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德信廣場的張先生就遇到了這么一件令他心驚的事情。
大蜈蚣成“佐料”消費者嚇得吐胃水
昨日上午,記者在張先生家看到,他從面湯上吃到的“蜈蚣”長約3厘米左右,由于是和丁香魚一同炮制過,“蜈蚣”顏色已成醬黑色,身體有些蜷縮。
張先生告訴記者,為了讓面更有味道,他喜歡用丁香魚罐頭做煮面的佐料。6日上午,他到自家樓下的一家超市買了兩罐“肖大媽”牌的油香丁香魚瓶裝罐頭,很快就吃完了一罐。9日中午,他開了另一罐丁香魚罐頭,從中取了些丁香魚,放進一盒方便面中。吃了幾口后,張先生突然發現面湯上漂浮著一條約3厘米長的條形物,原以為是小海魚,用筷子夾起來仔細查看后,他嚇了一大跳,這個條形物竟然是一條大“蜈蚣”。
“要知道蜈蚣可是有劇毒的。”張先生說,他當時就感覺直翻胃,跑到廁所大吐起來,甚至連胃水都吐了出來,一整天都沒再吃過東西。
事后,張先生電話聯系了生產罐頭的福建肖大媽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會將事情向領導進行反映,隨后便沒有聲音了。見對方遲遲沒有回音,張先生一次次打電話給廠方,要求解決此事,但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要么稱負責人不在,要么說周末負責人沒上班,始終沒有給他一個合理的說法。
12日,一位自稱是該公司經理的人給張先生打來電話,稱他吃到的“蜈蚣”是生活在海里的,并沒有毒性,希望用兩罐“肖大媽”油香丁香魚對其進行補償。張先生說,廠方將“蜈蚣”放進罐頭竟只給了如此輕描淡寫的解釋,很難令消費者信服,而且僅僅賠償兩罐丁香魚罐頭了事,也是不負責的,因此他不接受這樣的賠償。
廠方表示蜈蚣無毒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記者隨后就此事向生產罐頭的福建肖大媽食品有限公司了解情況。該公司一名姓黃的經理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油香丁香魚的原料都是從漁民那收購來的,里面除了丁香魚外,往往還混有一些其他的海產品,裝罐前需要工人對丁香魚進行篩選,但由于丁香魚數量較大,經常會有一些海產品因篩選不細致,也會被誤裝進罐里。
黃經理說,張先生反映的罐頭里的“蜈蚣”其實是一種無毒的海蜈蚣,之前在其他罐頭里也出現過,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目前他已讓業務人員與張先生進行接觸,商討相關補償事宜。
“海蜈蚣”到底有沒有毒?記者昨日請教了莆田市海洋漁業局水技站,該站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蜈蚣”是一種民間的叫法,并不是科學名稱,而且各地所說的“海蜈蚣”種類也不一樣,有的是有毒的,有的則是無毒的。如果廠方所說的“海蜈蚣”是沙蠶一類的海產品,則沒有毒性,但要確認張先生吃到的“海蜈蚣”是否就是沙蠶還要進行鑒定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