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多款方便面桶、奶茶杯等外層包裝熒光性物質超標消息引發社會關注之時,這一消息的發布者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日前也同樣受到了質疑。
有消息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是在香港注冊的社團,董金獅是這個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有人懷疑,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主要負責人只有董金獅一個人。而且,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并未在民政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備案登記注冊。業內人士提出質疑,國際食品安全包裝協會并沒有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的資質。
面對這些質疑,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到了新聞事件的核心人物董金獅。
董金獅:這個已經質疑很多年了。首先,作為一個行業協會組織,在中國注冊在還是在國外政策注冊首先都是合法的。
第二,香港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說在中國大陸注冊的合法在香港注冊的不合法。
第三,為什么要在香港注冊,因為在中國境內要注冊一個行業協會必須有主管部門,必須有行政主管,而我們食品包裝行業沒有行政主管部門,所以我們必須要找不要主管部門的地方進行注冊。香港就不需,它是用法律限制行業組織。在境外注冊的協會不需要在中國民政部備案,也不需要在工商部門備案。
另外,面對有人質疑,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主要負責人只有董金獅一人的說法。他回應說,目前,在中國境內,負責日程工作的協會成員大約有十幾個人。
董金獅:首先,這個行業協會的會長不是我董金獅,所以就證明肯定至少不是一個人。
第二,要開展么多的工作,如果只有一個人不可能有這么多的精力去進行這么多調查和發布。
第三,作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我們每次開會的都有上百人,我們實事求是的對一百多家產品進行調查,送到國家指定檢驗機構檢測,樣品取樣過程是購買的,沒有向企業要一分錢,也沒有到企業拿樣都是在超市商場購買。從而確保樣品來源的科學性,檢測機構的合法性。如果有人質疑的話可以來查報告,也可以對我們的調查過程提出質疑。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是一個合法的機構,我們在中國境內開展工作,沒有違反中國的法律,我們也沒有搞新聞發布,只是調查結果的發布。至于有沒有資格來發布,在香港法律沒有這樣的規定,中國政府也沒有規定說行業組織不允許在中國境內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