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丑聞與暴動
假表?假化妝品?假水晶?
近日,據央視報道,有消費者在當當網(微博)購買的一塊卡西歐手表問題多多,央視記者將此款手表送到卡西歐公司進行檢測后發現,這位消費者在當當網上購買的卡西歐手表經過細致嚴謹的檢驗,被鑒定為假冒卡西歐手表。去年6月,當當網也曾因品牌授權問題陷入到非法銷售卡西歐手表的漩渦中,但此后該事件不了了之。
此前今年3月,化妝品商城樂蜂網也被爆出有網友反映其在網上買到假冒的化妝品、護膚品,找客服投訴,但最終因為無法證明其產品為樂蜂網進行銷售的而讓網友“自認倒霉”。
作為在電商大戰中風頭一時無兩的京東商城(微博)、亞馬遜(微博)等,也曾經在“假貨”的問題上受到“困擾”,今年初,施華洛世奇(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對外聲稱,公司目前為止沒有在中國地區內授權任何網站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而引發施華洛世奇由此舉措的則是針對京東商城、淘寶、亞馬遜中國、1號店等購物網站上,施華洛世奇水晶飾品常年打折,比實體店便宜近四成的行為。(本節內容來自南方日報)

顏女士購買了上海到三亞的機票,經濟艙的全價票是1890元,淘寶旅行的一個機票代理商卻賣出了2200元。上周,淘寶旅行在官方微博致歉并承諾退賠差價,同時表示根據免責條款,代理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價。不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民航局規定機票銷售一律明折明扣。在經濟艙全價票基礎上加價10%銷售,顯然不合理。(本節內容來自新聞晨報)

圖說:店主“艾珺 Aj ”
淘寶女店主過勞死
2012年7月18日,一則消息讓很多網友震驚,一名年僅24歲的淘寶店主因連續通宵熬夜,在睡夢中去世。年紀輕輕“過勞死”讓眾多網友惋惜不已。據記者采訪,多數淘寶賣家們已經習慣了無休止地進貨、交易,睡覺、吃飯沒有規律,甚至在夢中聽到電腦的提示音都能蹦起來。(本節內容來自半島網)

圖說:網頁截圖
淘寶暴動 5萬網友集結
2011年10月,淘寶賣家為淘寶商城送上了一個突如其來的“10·11事變”。 10號晚9點后,近5萬多名網友結集YY語音,對韓都衣舍、歐莎、七格格、優衣庫等淘寶商城大賣家, 實施“拍商品、給差評、拒付款”的惡意操作行為。突如其來的沖擊讓韓都衣舍、歐莎、七格格、優衣庫等淘寶商城大賣家幾乎癱瘓。四家店鋪多數商品均已被迫下架,專家提醒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同時面臨巨大法律風險。
這次反淘寶的攻擊事件,核心是針對在淘寶商城的新政。淘寶商城10月10日發布規定稱,每年技術服務費從6000元升至3萬和6萬兩檔,年營業額60萬以上,且動態評分超過4.6,才夠返還部分該項費用的門檻;增設保證金,從最低1萬到最高15萬,分為1萬、5萬、10萬、15萬四檔;另外,“傳統滋補品/其他保健營養品”和“品牌保健品”的技術服務費率將由2%上調至3%。此外,淘寶商城對假貨水貨采取“零容忍”。如果商家一旦出售假貨、水貨,將被立即封店,并且扣除全部違約責任保證金。同時消費者將獲得“假一賠五”的賠償。淘寶的這一強硬舉措讓小賣家生存前景堪憂。(本節內容來自百度百科(微博)“反淘寶聯盟”)
京東“改評價”
2011年,網上爆出國內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京東商城的一樁丑聞,有網友在京東商城兩次購買手機,收貨后發現手機有使用痕跡,退貨后兩次分別給予“中評”和“差評”,一個月以后,網友發現自己給的“中評”和“差評”居然全改為了“好評”。京東對此的解釋是“工作人員誤操作”。(本節內容來自深圳商報)
淘寶“店小二”偷幫賣家改差評 一條收70
一直以來,網上有傳言稱淘寶網的“店小二”有收錢幫賣家改差評的,如今這傳言被昆山警方證實。
2011年12月,一家專門為淘寶網提供客戶服務支持的網絡信息服務公司一負責解答用戶問題的蒙某,在幫朋友處理一起淘寶網評價糾紛后,萌發利用這一權限修改評價來斂財的想法。2012年1月初,蒙某找到既是同事又是老鄉的吳某。吳某是該公司信息組的一名客服人員,專門負責為淘寶用戶修改淘寶網賬號的注冊手機、注冊郵箱以及賬號的登錄密碼等。聽聞蒙某的斂財意圖后,二人商定由蒙某在外面接生意,從需要修改評價的賣家處拿到給他們差評的買家的賬號,通過阿里旺旺發給吳某,吳某利用工作權限,將買家賬號的登錄密碼修改為事先商定好的密碼,蒙某則在網吧登錄,把差評、中評改為好評,或將評價刪除。
從2012年1月到3月,短短2個月吳某與蒙某就為淘寶商家修改交易評價400余條,非法獲利3萬多元,平均一條在70元左右。今年5月31日,吳某與蒙某被昆山警方抓獲并刑事拘留。(本節內容來自現代快報)

圖說:凡客暗設顧客“黑名單”
凡客暗設顧客“黑名單”
近日,有消息稱,一消費者為了防止買衣服尺碼不對,在凡客誠品(微博)訂購時,總是一訂兩件,再把號碼不合適的那件退貨,結果得到了凡客誠品方面已將其列入“黑名單”的通知。
對此,凡客客服表示:“如果客戶退貨率達到50%,便要被列入二級黑名單客戶。二級黑名單客戶簽收商品非質量問題不予退換貨。如果退換貨率達到80%,就被認為是惡意退換貨顧客,我們將限制這個賬戶再次購買東西了。”
消息一出,引發熱議,有消費者反對商家“店大欺客”,也有網友表示“自私顧客惡意下單、隨意退貨”,店家有權利不予提供服務。(本節內容來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