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1日訊(記者 佟明彪)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廣東省質監局網站獲悉,在最近一次的紙巾紙產品質量抽查中,發現了14批次產品存在不合格項目,據悉此次抽查共涉及29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48.3%。其中,福成、旺柔、16花三個品牌的被檢產品的細菌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據廣東省質監局介紹,本次抽查專門針對近年有不合格產品生產記錄的企業,結果發現仍有近半的產品存在各種不合格項目,剔除僅標識不合格的產品5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1.0%。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在實物質量不合格的9批次產品中,東莞市萬江福成紙品廠的福成牌超柔手帕紙(210mm×210mm 10張×3層)在細菌菌落總數、縱向濕抗張強度、內裝量偏差、尺寸偏差、偏斜度、標識等項目上不合格,東莞市萬江旺發紙業加工店的旺柔軟抽(175mm×130mm300張)的細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東莞市十六花紙業有限公司的16花-親柔抽取式紙巾(190mm×150mm×300張)的細菌菌落總數不合格。東莞市萬江天勤紙品加工店的維家牌飄盈抽取式面巾紙塵埃度不合格,東莞市萬江家郗紙品廠的家郗牌碧雅生活用紙亮度不合格。
另外,被檢查到的東莞市萬江星富紙品廠的清韻-綠韻抽紙(190mm×165mm480張±4%),佛山市順德區藍雅紙業有限公司的君子蘭超級盒巾紙(200mm×200mm×200張 100抽),東莞市萬江湘旺紙品廠的湘旺高級抽式紙巾(130mm×185mm×430張±5%),佛山市南海區里水富榮達紙品廠的富榮達唯寶紙手帕(200mm×200mm(三層)×10張 10包/條)等6批次產品存在內裝量偏差、尺寸偏差等問題。
廣東省質監局還介紹說,從紙巾的原料上看,標注100%原生木漿的是最好;標注100%原生漿的含有竹、蔗渣等非木纖維;標注100%木漿的則可能含有回收纖維。在判斷紙巾增白劑時,可以觀察紙張表面,如果顏色不均勻,夾雜黃、灰色的,通常是用竹、蔗渣等濕漿加入部分白紙邊生產的,含有熒光增白劑;如果整個紙面的顏色都是灰白色的,還有一些黑點,就是用辦公廢紙再造的,含有較多的熒光增白劑,另外還可以用紫外燈(驗鈔燈)在暗處照射,發亮的就含有熒光增白劑。由于熒光增白劑的作用是增強藍光反射,含有熒光增白劑較多的紙張表面會有點微微泛藍。
(責任編輯: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