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紅棗甜得想吐 咋回事?糖精水里泡的
北碚冉女士買了4斤紅棗回家,發現棗皮比棗肉甜,用水泡后自來水也變甜了;食品專家揭開“糖精棗”變身過程
又大又新鮮的大紅棗,看上一眼,你肯定會有購買的欲望。
北碚的冉女士買了4斤。回家一嘗,味道跟水果攤販所描述的一樣,“甜絲絲的!”可是,這種甜味卻讓她受不了。因為這些棗子比蜂蜜還甜,而且1個多小時過去后,甜味仍留在口中,讓冉女士有種想嘔吐的感覺。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請看冉女士的遭遇。
浸泡紅棗半小時后,自來水變甜。
染色棗
變身過程
1 先將青棗放到熱水中
2 泡半小時就能變紅色
3 撈出來后丟糖精水里
4 泡幾小時要多甜有多甜
棗皮比棗肉甜,幾顆下肚甜得想吐
訴苦
這堆棗子甜度可比蜂蜜,從舌頭甜到喉管,吃到最后甚至有點苦澀的感覺。
“一口咬下去,從嘴巴甜到喉嚨管,但絕對甜得你難受!”昨天一早,冉惠提起一口袋的紅棗,氣鼓鼓地扔進了垃圾桶,只因這些大紅棗比蜂蜜還甜。
8月18日,冉惠從沙坪壩鳳天路的水果攤買回了這4斤多大紅棗,棗子又大又紅,賣相不錯。可買回家一嘗,這堆棗不僅甜味讓她難受,用水一泡,連自來水也給“染”甜了。
棗皮比棗肉甜,幾顆下肚甜得想吐
冉惠家住北碚,因為身體不適,8月18日去西南醫院就診。看病時,醫生拿著檢查結果,說她有點貧血,好在身體并無大恙。
從醫院出來后,冉女士樂呵呵地準備搭車回家。看到鳳天路附近的一家水果店內有大個的紅棗賣,便毫不猶豫地買了4斤多,連價都沒問,“都說吃紅棗‘補血’,但這口袋紅棗,差點沒把我吃出問題。”
當天下午,冉女士將紅棗拎回家,在冰箱里凍了一會兒后便清洗食用。第一口吃下去,味道不錯,跟水果攤販所描述的一樣,“甜絲絲的!”不過,幾個棗子下肚,冉女士覺得不對頭了。“再甜的紅棗,也不至于甜到這個份上喲?”她說,這堆棗子甜度可比蜂蜜,從舌頭甜到喉管,吃到最后甚至有點苦澀的感覺。1個多小時后,甜味仍留在口中,冉女士有種想嘔吐的感覺。
又吃了一個紅棗,更令冉女士覺得蹊蹺,“紅棗的甜味來自棗皮,本應更甜的棗肉反而不如棗皮甜。”當晚,兒子回家,她收起了這包紅棗,沒敢拿出來給家人吃。
果販:成熟的山東大棗9月才上市
調查
口感好的山東大紅棗要下個月才會上市。又大又紅的棗子現在買不得,我們連賣都不敢賣。
對于這類紅棗的“身份”,重慶晨報記者隨后進行了調查。水果商販們表示,從8月中旬起,隨著小米棗、金絲棗等棗源上市,棗類水果開始陸續進入市場,但說起這又大又紅的“山東大棗”,很多商販稱“不敢賣”。
昨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江北石門農貿市場。6家水果店只有一家在經營棗子生意,品種為金絲棗和小米棗,顏色多以青色為主,當被問及是否有大紅棗銷售時,老板搖頭提醒,“又大又紅的棗子現在買不得,我們連賣都不敢賣。”
當被問起原因時,這位老板搖頭不語,但反復表示,真正成熟的山東大棗應該是9月才上市。
但在位于沙坪壩鳳天路西南醫院附近的水果攤販處,這類大紅棗卻正在熱銷。中午12點,不少人在幾筐“賣相”極好的大紅棗處停留下來。“隨便嘗,包甜!”商販吆喝著,棗的品種為“山東大棗”,每斤5元,幾乎每個停留下來品嘗的行人均決定購買。“看嘛,棗都紅透了,甜得很。”商販對紅棗的“賣相”很有信心。
前后不到40分鐘,一筐約50斤重的大棗被搶光。但記者留意到,大棗全身均為鐵銹紅,顏色均勻,若認真品嘗,便會發現問題,棗皮極甜,但越內層的棗肉味道越淡。
隨后,記者將購買的一斤紅棗帶走,切開后浸泡入清水中,與冉女士的實驗結果一樣,大約30分鐘后,清水變得略帶甜味。
用熱水和糖精洗澡,變身大紅棗
釋疑
甜度不正常的大棗,應該是在糖精水里泡過,甜水浸入棗皮,使棗子在口感上發甜。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闞建全教授也表示,這樣的大棗,即便再紅,也不是“瓜熟蒂落”的結果。“這個季節的大棗,應該是青色,而且糖分較少,甜度不夠,9月后才是它大量成熟的季節。”
闞建全表示,甜度不正常的大棗,應該是在糖精水里浸泡過數小時,甜水浸入棗皮,使棗子在口感上發甜。這種糖精鈉(俗稱糖精),化學名為鄰苯甲酰磺酰亞胺,是化學合成的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0到500倍。一般情況下,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但濃度高了,就會出現苦味。
“青棗放置到熱水中,洗上半個小時的澡,的確就能變成紅色。”闞建全說,但是經過水燙的棗不好存放,容易腐爛,而糖精放多了,棗就容易發苦。同時,按照國家食品標準,水果內不允許使用糖精這種食品添加劑。
對于過多使用糖精鈉的影響。西南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任小寶則表示,糖精鈉本身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食用較多時,它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若食入劣質糖精或過量的工業糖精,則會影響人體腦部神經,對肝臟也會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