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李奇宏 本報記者 劉彪
在商場專柜花1萬元買了4盒木質盒裝的東強“極品干海參”,回去卻發現竟是用生產蝦米的標準制造的……本報21日報道市民苗女士的這段消費經歷后,東強商貿公司回應稱可能是生產時,工作人員錯把蝦米標簽貼到了海參上。此外,東強商貿公司還稱干海參是農產品,不需要在生產許可證上標注,也不需要標質量等級。對此,苗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因為今年3月份,衛生部曾發文明確表示,生產經營干海參,應當執行《干海參》(SCT3206-2009)標準。最終,東強商貿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為苗女士退貨并且賠款。
蝦米標準造海參,只因“標簽貼錯了”?
在回應“為什么生產蝦米的標準會出現在海參外包裝上”時,東強商貿公司相關負責人畢先生表示:“可能是包裝的時候,工作人員不注意,錯拿了蝦米的標簽,印上‘海參’的產品名稱等,然后就貼在干海參的包裝盒上了。”
至于東強商貿公司生產許可證的信息中為什么只有蝦米、蝦皮等,卻沒有“干海參”這一項,畢先生稱:“蝦米、蝦皮等都是加工食品,干海參是農產品,可能是生產過程太簡單了,他們(質監部門)認為沒必要往上寫。”
“散裝的干海參可能是農產品,但我買的這款是有多層外包裝的,應該是加工食品。”苗女士說,“東強商貿公司不能以標簽貼錯了、干海參是農產品等說辭來搪塞我,標簽因為失誤貼錯了一個我相信,但我買了4盒,4個盒子上都印著蝦米的生產標準,難道都貼錯了?”
山東平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金一表示,我國法律對食品生產加工有嚴格的規定,只能生產許可證中允許的品種,不能超范圍生產。今年3月份,衛生部曾發文明確表示,生產經營干海參,應當執行《干海參》(SCT3206-2009)標準。“東強商貿公司的生產許可證中沒有干海參這一項,就不能生產干海參,否則就是超范圍經營,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應該查處。”
“極品”海參“可按三級品算”?
由于對買到的東強“極品干海參”不甚滿意,苗女士想維權,就到質監部門申請質量鑒定,卻被告知,根據我國《干海參》(SCT3206-2009)標準,其質量等級只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4個等級,不存在“極品”這個等級,也就無法按相應標準檢測。而在這款干海參的外包裝上,并沒有關于質量等級的標示,也沒有QS標志、生產許可證編號和成分或配料表。“沒有標注質量等級,應該可以按三級品的標準算。”畢先生說,之所以沒標,是因為干海參屬于農產品,不是加工食品,不需要標注質量等級。“這款海參在銷售前有雙層外包裝,是預包裝食品。”苗女士表示,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定,食品所執行的相應產品標準已明確規定質量(品質)等級的,應標示質量(品質)等級。“不管怎么說,我們在產品標簽上確實出了錯誤,也給消費者造成了困擾。”東強商貿公司的工作人員臧女士說,苗女士可以將購買的干海參退還給商場,至于是否全額退款,這個還要由消費者、銷售商、生產商三方協商。“除了退款之外,我們公司還愿意額外補償苗女士2000元,算作道歉。”臧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