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能否擋住進口“爛”酒?
近年來,國內自歐盟進口的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年均增幅超60%
一些打著進口葡萄酒旗號的紅酒實際是在海上勾兌、國內貼牌生產的,成本才十幾元
本報記者 康英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對歐盟葡萄酒提出“雙反”調查,成為了近日行業內關注的焦點。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在省會市場,進口葡萄酒幾乎占了半壁江山。而作為全國重要的葡萄酒生產地區之一,“雙反”申訴能否成功,直接牽動著我省葡萄酒企業以及經銷商的神經。
動態 雙反調查正式遞交申請
近日,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廣泛征求會員單位意見,協會已于近日正式向商務部遞交申請,提請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近年來,國內自歐盟進口的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由2008年的35944千升迅速上升至2011年的169114千升,年均增幅達67.71%,所占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也由2008年的約4.94%迅速攀升至14.32%。幾乎所有中國葡萄酒企業都強烈感受到了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沖擊。
根據協會方面搜集的證據表明,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的補貼,這些補貼使中國葡萄酒在同歐盟進口葡萄酒的競爭中,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可以預見的是,由于歐盟葡萄酒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和出口潛力,其對中國的出口將持續快速增長,對國內葡萄酒產業的沖擊也將進一步加劇。“協會希望通過申請對歐盟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一舉動,抵制歐盟進口葡萄酒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王祖明表示。
市場 進口葡萄酒占半壁江山
日前,記者走訪省會銷售葡萄酒的超市、煙酒賣場發現,進口葡萄酒酒的市場占有率近5成,其中多數產自歐盟。
在青園街一家煙酒專賣店的紅酒銷售區域,記者看到,滿滿一貨架葡萄酒中,國產紅酒只占了三分之一,且只有長城一個牌子。余下三分之二皆是進口葡萄酒,其中不乏拉菲、CASTEL等知名葡萄酒。“這些葡萄酒都是法國原裝進口,很受消費者歡迎。”在銷售人員的介紹中,記者看到,這幾款進口葡萄酒,價格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間,與旁邊陳列的長城中高端系列酒品價格在一個檔次。即使是標有“2007年拉菲”的葡萄酒,售價也只有328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中秋節即將臨近,近半月內葡萄酒銷量一直不錯。銷售量上,進口葡萄酒卻要明顯好于國產。
在記者采訪的賣場中,幾乎所有煙酒店內都有各種品牌的進口葡萄酒銷售,有的經銷商甚至還將進口葡萄酒作為店內主推商品。與國產葡萄酒只有威龍、張裕等幾個牌子相比,進口葡萄酒價格層次多,選擇余地大,從幾十元的低檔酒到萬元的高檔酒都有,似乎已將整個市場牢牢圈出。
影響 河北葡萄酒難登中高端市場,產量逐年下滑
河北省是國內葡萄酒生產大省,建有昌黎、沙城兩個葡萄酒產區。兩大產區擁有葡萄酒加工企業約110家,葡萄種植面積42萬畝,葡萄酒年加工能力35萬噸。但是,近兩年,在這兩大區域,紅酒產量卻在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009年兩大產區產量11.35萬千升,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1.82%,居全國第三位;2010年產量9.95萬千升,退居全國第四;2011年1-11月份產量8.42萬千升,減少1.89%,只相當于8年前的產量。
河北省酒糖副食流通協會副會長楊景立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河北省葡萄酒一直在市場低端發展和競爭,均價19.25元,中高端葡萄酒均被外省市產品和進口酒占領。”
在業界看來,對進口葡萄酒的“雙反”調查,無論是否申訴成功,反傾銷調查都將會威懾傾銷行為。而綜合酒類電商酒仙網CEO郝鴻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一些低端進口葡萄酒在擾亂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他們以次充好,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影響了進口葡萄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郝鴻峰表示,“雙反”稅如能成功征收,必將提高低端葡萄酒和“垃圾酒”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對中國葡萄酒市場起到凈化作用。
延伸 電商、洋酒經銷商或受沖擊
“一旦從歐盟進口的葡萄酒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毫無疑問,我們這些進口酒代理商將首先受到沖擊。”石家莊金爵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女士說道。
目前進口葡萄酒產品要交三種稅,包括17%增值稅、10%消費稅和關稅,進口2升及以下包裝葡萄酒關稅為14%,其他葡萄酒關稅為20%。如果歐盟對出口我國葡萄酒傾銷和補貼一旦調查屬實,中國將對進口葡萄酒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這無疑將增加進口葡萄酒的成本,葡萄酒零售價格也會有所上漲。“目前在市場上,打著進口葡萄酒旗號的紅酒非常多。其中有很多是在海上勾兌、國內貼牌生產的。有的成本才十幾元。”李女士表示,雖然“雙反”調查,可能會讓進口葡萄酒紅酒價格上漲,降低進口酒優勢,但卻可以規范整個市場,對于進口酒銷售商而言,也是利好。
除線下經銷商外,線上電商對于此反傾銷行為也極為關注。采訪中,酒仙網CEO郝鴻峰也坦誠表示,“雙反”申訴一旦成功,銷售進口葡萄酒的電商也將受到沖擊。不過面對這個沖擊,酒仙網及郝鴻峰卻顯得極為樂觀,并表示,堅決支持“雙反”調查。郝鴻峰向記者透露,目前已與法國多家釀酒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并獲得最高代理級別身份,屆時終端價格即使有影響,也能內部消化。“對于價格的波動上漲,消費者不應過分緊張。”郝鴻峰表示,進口葡萄酒價格本身已經存在了大量泡沫,關稅的提高對成本影響有限。按照以往的經驗,一些不法經銷商總會放大事件影響力,造成消費者的恐懼,從而借此大幅提價。消費者應該通過透明渠道,理智地選購進口葡萄酒。
延伸 國內首個酒類零售價格指數將出爐
本報綜合訊 酒仙網最近宣布,針對酒類價格云山霧罩的現狀,酒仙網將聯合其他企業,共同推出酒類零售價格指數,涵蓋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國產白酒品牌以及拉菲、白馬等多家酒莊。
據酒仙網CEO郝鴻峰介紹,酒類零售價格指數覆蓋了國產白酒、國產葡萄酒、進口葡萄酒三大品類。以“共贏100”合作企業為主體,結合其他戰略合作單位,也是我國首個酒類零售價格的指數。郝鴻峰說,這個價格指數采用國際通用的價格指數理論與方法編制,經過加權計算的方式反映出各大品牌酒類在終端市場銷售情況,業內有人士則指出,酒類零售價格指數將使酒類的線上與線下銷售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