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數迎合擇校需求 同時其作用被培訓機構夸大成為賺錢利器———
利益鏈條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小升初”考試取消之后,本來作為一種學生興趣愛好的“奧數”,突然之間蓬勃發展起來,甚至成為青少年教育的必需品。到底是什么催生了奧數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該產業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利益鏈條?本報記者近日多方走訪,試圖梳理出中學、小學老師以及奧數培訓機構之間隱秘而復雜的關系。
鏈條一
點招、占坑班,內部接收 小學升學偷偷與奧數“掛鉤”
奧數之所以如此火爆,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其成為各個重點中學在“小升初”時錄取學生的依據。奧數的成績是如何與“升學”掛上鉤的呢?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學校在上世紀90年代末廢除“小升初”考試之后,暗中采取對奧數成績優異學生內部接收,點招、占坑班等方式擇優錄取,造成了目前升學與奧數掛鉤的現實情況。
華賽杯、希望杯、走美杯……每年一到奧數大賽期間,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奧數培訓機構經過一段培訓后,就開始輾轉各個杯賽之間,為的就是獲得一定的名次。如果能夠擠進前十幾名,就會被一些名校“盯上”并內部接收,不用再經歷之后的推優、特長、電腦派位等一系列的錄取程序。
一些中學名校還會在小升初的面試中加入奧數的內容,如果學生解答很順利并且表現得很優秀,就可以獲得名校上學的機會。
此外,一些好學校為了選拔到優質生源,往往會進行自主命題的“點招”考試。一般小學生會在小學六年級的下學期參加奧數培訓班里的考試,這種考試往往要進行幾次,這些考試的綜合成績就會作為好學校內定學生的重要參考。因此,為了能夠進入心儀的好學校,很多學生從3年級開始就會參加各種奧數培訓班,最后還要托關系打聽到自己所要報考的學校到底和哪一個奧數培訓機構有聯系,進行所謂的“占坑班”,只有報名參加“占坑班”才有可能參加心儀名校舉辦的自主考試。
鏈條二
教師暗中供職奧數班
為培訓機構提供滾滾生源
奧數培訓機構與“小升初”擇校掛鉤的同時,作為鏈條上的另一端,“小學”成了“培訓機構”滾滾生源的基地,小學的骨干老師成為了“培訓機構”緊盯和挖掘的富礦。
記者了解到,作為小學,優質的升學率會為學校帶來大量的學生,而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能夠盡可能讓學生更多地升入名中學,成了小學追取的目標。奧數培訓班就為小學的這個追求提供了天然的平臺。培養奧數學生,參加考試,取得升學的名額;而在培訓機構來說,小學是他們生存的惟一生源,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在課外報名,參加自家的奧數班,他們將會和中學掛鉤,暗定升學的名單。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雖然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學校教師不能到教育機構任教,但是,不少奧數培訓機構的培訓班里,常常能夠看到小學數學老師的身影。
一位初中學生就這樣告訴記者,他參加校外奧數培訓班時,就曾經看到過本校數學老師的身影,區別只在于,數學老師在外邊講的是奧數的難題,而在課堂上講的是正常的數學課。
記者通過多渠道了解到,目前,擔任奧數培訓機構的教師主要有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基本很多人都是搞奧數的,數學基本功比較好,還有一部分就是小學的骨干教師。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奧數的教學似乎已經滲透進了學生的各種時間,有的學生就表示,他們的小學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在畢業時升入更好的名校,在數學課上就會教授有關奧數的知識。
一位小學數學骨干老師這樣告訴記者,他雖然沒有在校外培訓機構任職,但是每天找上門來,希望他能夠私下教孩子奧數的家長就已經踢破了門檻。
鏈條三
奧數成培訓機構搖錢樹
培訓費高昂且一位難求
一位曾經帶過奧數學生的數學老師表示,奧數培訓一方面迎合了“小升初”選擇學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奧數的作用被培訓機構夸大、利用,成了培訓機構賺錢的利器。夾在其中的小學生們被中學篩選的同時,又被培訓機構榨取了利益。
記者了解到,因為在奧數培訓學校中有所謂名校“占坑”、“點招”的機會,家長寧愿投巨資為孩子買個機會,在個別著名的奧數培訓學校甚至出現“一位難求”的現象。凡是和奧數“沾邊”的班,都價格不菲。京城的奧數培訓機構根據自身規模、招生情況等,收費也不同。在學而思、順天府學、巨人學校等奧數培訓班,通常學費定價為一小時60元到100元不等,貴的甚至要150元/小時。
奧數培訓班根據人數分為小班、大班,小班10人,大班15到20人,每月上四次課。根據奧數班每次上課一小時、每月上四次課計算,10名學生每月在奧數培訓上大約花費2500元到6000元不等。而對一所培訓機構而言,如果奧數班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開設課程,僅一個班奧數培訓的每月收入就約1.5萬到3.6萬元。
據了解,京城的奧數培訓機構幾乎都和“小升初”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培訓機構千方百計吸納小學的數學骨干教師來當培訓老師,同時又宣稱與重點中學有“親密”關系,把升入重點中學的機會當作搖錢樹,坐擁小學和中學兩類學校的資源,培訓機構自然不愁生意。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奧數市場一年的份額近20億元。
專家觀點
奧數培訓不該讓
每個孩子都當專業運動員
“就好像人可以將跑步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愛好,但不一定人人都要去當專業運動員。可目前的奧數班就是將奧數職業化,教師都是職業教練,讓每個孩子都去當專業運動員,當然不合理。”昨天,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曹一鳴向記者表達了對目前奧數培訓的看法。他認為,將奧數培訓職業化是一大誤區。
曹一鳴說,從專業角度講,奧數與數學研究不同,奧數比數學的技巧性強,知識面要求更廣。必須認識到,奧數應該是一種“精英教育”,其實只適合少部分在邏輯方面有突出天賦的人,對于沒有這方面天賦的人來說難度非常大。
“優秀學生,可以表現在不同方面,可是目前小升初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只能用奧數這個‘篩子’,比較簡單地對孩子進行篩選,造成大量的學生和家長為了進入名校而不得不學習奧數,培訓機構也在其中牟利。”他說,“據我了解,有些培訓機構的奧數老師講得并不好,并不是以啟發興趣為出發點,而是像應試教育一樣,教孩子背公式,或者是給小學生講初中知識,這種功利化的教學方式有害無益。”
曹一鳴最后補充說,此次教育部門叫停了與升學掛鉤的奧數培訓,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意味著奧數一無是處,有興趣、有天賦的孩子完全可以學。
■文/本報記者 于靜
家長聲音
“奧數”走了會不會有“奧英”
作為一名為孩子選擇過奧數,又主動放棄了奧數的家長,昨天,趙女士(化名)向記者表達了對取消奧數班之后的擔憂,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盡早出臺公平、科學的小升初方案,避免可能發生的升學亂象。
為了讓女兒在數學課方面盡早“開竅”,趙女士兩年前替孩子選擇了課外的奧數培訓。但是她所希望的奧數能拓展孩子視野、建立數學思維的功效,在女兒身上似乎收效甚微,最終選擇了放棄。
對于奧數班的叫停,趙女士在表示支持的同時,也頗為擔憂。
趙女士還存有疑問:“盡管學校紛紛承諾不以奧數為‘標桿’選擇孩子,但是學校也要重視生源和升學率,他們又該用何種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她說,“現在奧數走不通,今后會不會出現‘奧英’,或者各種各樣的考證、考級,希望教育部門盡快給出更加合理公平的小升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