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謝亮輝 實習生 陳艷娟 通訊員 劉火燕 鄧紅英
地溝油、毒豆芽、回鍋油、染色饅頭……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市民膽戰心驚。自開展“三打”專項行動以來,廣州把食品藥品行業作為整頓重點,半年搗毀食品藥品制售假窩點443個,廣州市公安局也于7月成立全省首支食品藥品偵查支隊。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全市餐飲服務食物中毒案件和中毒人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和44 .4%,食品藥品質量顯著提高。
打掉假冒名牌窩點 英副領事登門致謝
據有關部門介紹,“三打”開展半年以來,廣州市查處了大量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案件,有力震懾了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促進了市場經濟環境的好轉,為守法經營的企業拓寬了生存和發展空間,增強了廣大經營者和投資者的信心,為經濟穩步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數據顯示,市場秩序的規范帶動了行業和區域經濟的好轉。如芳村花卉市場打掉欺行霸市團伙后,花卉交易產值同比增長7.5%;黃沙水產市場經過整治,銷售額增長了8.5%。
“三打”中搗毀了大批制假售假窩點,大批合法經營企業的權益得到維護,一些知名品牌的市場份額和銷售業績明顯提升。越秀區打掉6個涉嫌制售假冒著名品牌“多米諾”(Dom ino)注冊商標噴碼機的工廠和窩點,英駐穗副領事及企業代表專程登門致謝;天河區偵破“3·30”專案,打掉了制售假煙的利益鏈,公安部發來賀電。“三打”行動以來,共有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韓國和香港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協會43次給廣州市部門和區(縣級市)發來感謝信、送來錦旗。
“三打”在凈化市場環境的同時,還促進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鏟除欺行霸市團伙 東西便宜了
在“三打”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鏟除了一大批欺行霸市團伙,帶動了各地區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好轉。
從化市成功打掉被當地市民稱為“二政府”的黃建堂欺行霸市團伙后,其他犯罪分子銷聲匿跡,當地社會治安得到了根本性好轉;增城市打掉“2·17”欺行霸市團伙后,當地的工程承包商表示生意好做了,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白云區先后打掉數十個欺行霸市涉黑惡團伙案后,當地社會治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了1.9%,其中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傷害、綁架、非法拘禁、勒索等惡性警情同比下降10 .1%;7月份,全市警情同比下降5.8%。
此外,一批長期盤踞在商品批發行業、農貿市場等領域的欺行霸市團伙被打掉后,當地許多商品的成本和價格均明顯回落,交易額上升,百姓生活得到更多實惠。荔灣區芳村花卉市場打掉“105”團伙后,每車花卉的運輸成本直降20%,花卉交易產值同比增長7.5%;白云區打掉控制著江高鎮水瀝紅蔥市場的欺行霸市團伙后,水蔥和紅蔥的批發價分別下降了20%和16%,日交易量上漲了10%。
在海珠琶洲國際會展中心,一伙“盒飯公司”成員被控串通展館保安,強行要求展館攤檔銷售其提供的盒飯,每盒飯要收4元保護費。他們還定時巡場并驅逐外來盒飯,在短短兩年間獲利58萬余元。“飯霸”被海珠警方打掉后,此處快餐價格下降了一兩元。
一批造假窩點相繼被端 食品質量提升
廣州更是嚴厲打擊了大量涉及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5月7日,黃埔法院對一宗制售假冒食鹽案公開宣判,自2009年開始,金某租用增城市新塘鎮場地,在無食鹽專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將工業鹽分裝成小袋,假冒廣東省鹽業總公司專營的“粵鹽”、“嶺海”等品牌食鹽進行銷售。當年增城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兩次作出行政處罰。但金某不知悔改,2011年下半年又雇請馬某、劉某華夫婦,購買工業用鹽假冒廣東省鹽業總公司專營的“粵鹽”、“嶺海”等品牌食鹽進行分裝,并運至黃埔區東興糧油食品批發城檔口銷售。同年11月被警方抓獲,警方當場繳獲已分包的假冒“粵鹽”牌加碘精制鹽18噸。據調查,金某等人在7天內共銷售假鹽約22噸,致使大量假冒食鹽流入市場。
一批危害更大的造假窩點也相繼被端。廣州市食藥監管系統今年聯合公安部門搗毀了3個特大“三品一械”制假窩點,涉案貨值達8000多萬元,截至8月9日,全市共搗毀食品藥品制售假窩點443個。廣州市農業系統及時查處了白云區江高、龍歸、太和三鎮農資市場中存在的銷售假冒偽劣農藥問題,并在全國率先銷毀檢測出甲醛的大白菜122.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