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生產1噸油需要5噸泔水,原材料價格僅800元,加上運輸人工成本也僅1000元左右,收購商經過蒸煮過濾加工后,每噸可以賣到3000-4000元,再經過漂白脫臭工序后的地溝油則可以賣到6000-8000元每噸。
21世紀網獨家報道 地溝油的陰影尚未從人們餐桌上散盡,卻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8月28日,全國首例特大地溝油案在浙江寧?h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曝出涉案地溝油企業惠康油脂公司的最大買家,竟是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焦作健康元”),健康元公司曾向涉案企業購買了高達1.62余萬噸的地溝油,用于生產當今國際抗生素市場的主角頭孢菌素關鍵部分(7-ACA),而這批產品已廣泛流向醫藥市場。據悉,健康元的此類產品,占據市場總量的1/4。
對人類來說,“地溝油”是健康的大敵,“地溝油”中除鉛、砷、黃曲霉素等有毒物質含量超標外,在煉制過程中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還會產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質。食用“地溝油”會導致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甚至胃癌、腸癌等疾病。
那么讓人談之色變的地溝油到底從哪里來,是怎樣煉成的,地溝油的原料是什么,它的利潤率如何?21世紀網近日采訪了相關人士,為您詳解地溝油的產業鏈。

原料價格低廉
夜歸的人們經?梢杂龅竭@樣的景象:一輛臟兮兮的卡車上裝著幾個大桶,里面盛著滿是油污的泔水,隔著數十米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惡臭。
“你不要覺得臟,這種生意還有人搶著做呢!币晃徊宛^老板對21世紀網表示。
之所以要搶,是因為需要泔水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飯店會根據價格的高低,選擇一位固定的合作者。這些收泔水的人,每月都會給飯館一筆錢,而飯館會把酒店當天餐廚廢棄物也就是泔水賣給這些人。
21世紀網聯系到一位地溝油的收購商,其介紹說,目前北方市場上收泔水的標準配置是裝柴油的那種大桶,一般一桶可以裝370斤左右的泔水。“這樣的一桶價格大約30元,飯館要是提供桶的話,連料帶桶總共70元。”
上述飯館老板表示,有點規模的飯館一天大概可以生產出3-5桶泔水,這也意味著一天就可以給飯館帶來100-150元的額外收入。一個月就有3000-5000元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那么,這些眾人搶著要的泔水,具體的用處是什么呢?
上述餐館的老板介紹說,那用處可就多了,正規的可以去做肥料,不正規的可能拿去喂豬,有些不要命的也有可能是用來煉油,具體誰知道呢。
“泔水就是做地溝油的主要原料!鄙鲜龅販嫌筒少徤陶f。
據悉,現在市場上煉地溝油的作坊原料來源分為自己從飯店收購以及向泔水收購者采購采購!拔乙粋朋友做油的,最近就從北京買了150桶,帶包裝的。”上述地溝油采購者表示。
事實上,上述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法規。
2010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意見》要求,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單位要建立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定期向監管部門報告。此外,加大查處和收繳非法收運餐廚廢棄物運輸工具的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收運餐廚廢棄物的行為;對違法銷售或處置餐廚廢棄物的餐飲服務單位要依法予以處罰。
不過目前看,這樣的政策在執行面并不甚理想。
上述餐館老板說:“現在也沒什么人管,都是走個過場而已。再說了,如果按政府那一套做的話,泔水不僅不會給飯店帶來收益,飯店還得往里面賠錢。”
據了解,目前國內眾多城市通過正規途徑處理泔水這樣的餐廚垃圾處理是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一家飯店,多則每月1萬元,少則一年2萬元。一邊可以賣泔水賺錢,一邊還需要向政府交錢,因此企業通過正規途徑處理泔水的積極性不高,這也為地溝油的生產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利潤率高達300%
從一堆酸臭難聞的泔水到清澈透亮的地溝油,這“華麗轉變”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上述地溝油收購商表示,其實這個很簡單,你都不需要什么特別的設備!爸灰袀鍋爐和幾個罐就行!
泔水先通過鍋爐房的蒸汽加熱,將地溝油煮沸,原本渾濁的液體,慢慢變得清澈起來,撇去表面雜質,可以看到一層厚厚的油脂浮著。等冷卻后,將上面的油脂撈起這些油脂就是初加工的地溝油,暗紅色,看著很像老油,酸臭不堪。
接著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讓油、水分離。
“這個步驟處理過的泔水就不能喂豬了,因為里面有硫酸。剩下的油便是提煉好的廢棄油,這些加入硫酸后的油無法再食用。”上述地溝油采購商說。
目前眾多的生物柴油公司以及市場上的收購商收購的就是這種油。
據悉,收購商會根據的顏色分定等級,進而確定價格!邦伾钜稽c的油雜質比較多,質量較差,后期處理難度大,一般3000多元一噸;顏色較淺的屬于雜質少的,收購價格大概4000元一噸。”上述地溝油采購商介紹說。
雖然還是地溝油的初級品,但對于生產者來說,利潤已經很豐厚了。
上述地溝油采購商介紹說,目前一斤泔水大概可以出0.2-0.3斤的油,一桶泔水370斤,價格70元。
這意味著一噸泔水的價格為160元,按照1斤泔水出0.2斤油的水平計算,生產1噸油需要5噸泔水,原材料價格僅800元。再去除其他材料、運輸、人工等開支,一噸原始的地溝油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
這也意味著,這些初始的生產者利潤高達200%-300%。
在獲得原始的地溝油后,這些油將進入精煉的環節,即脫臭、脫色、脫酸。
由于是從腐敗酸化的漂浮油污中提煉而出,地溝油含有大量酸性物質,需要加入堿才能中和,這一步驟也被稱為堿煉。
上述地溝油采購商介紹說,加入堿后,地溝油迅速變濁,從深紅色變成類似奶茶的黃色,攪拌后,還出現了很多白色凝結物。
堿煉后,再加入10%的鹽水水洗,目的是為加速油和凝結物的分離。放置一段時間后,分離完成,這時的地溝油,雖然酸臭味減輕不少,但顏色依舊暗紅、不透明。
為了讓地溝油“上得了臺面”,脫色成為生產過程中的關鍵一步。據悉,脫色需用大量白土,來吸附“漂白”很深的顏色。
所謂白土是指是用粘土(主要是膨潤土)為原料,經無機酸化處理,再經水漂洗、干燥制成的吸附劑,外觀為乳白色粉末,無臭,無味,無毒,吸附性能很強,能吸附有色物質、有機物質。
將這種無臭、無味、無毒的吸附劑往按比例加入暗紅色的油中充分攪拌,整瓶油變成了黑色。
接著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這些油在110℃-120℃的溫度下靜置30分鐘,再過濾出白土后。原本暗紅、不透明的地溝油,變得清澄透亮;而原本無味的白土,濾出后成了黑色,酸臭撲鼻的物質。
為了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地溝油生產的最后一步是脫臭。將處理過的油放入真空罐加熱抽真空去除異味,最后色澤金黃,沒有異味的地溝油就生產出來了。
在經過這么一番折騰后,地溝油的價格增至每噸6000-8000元。向健康元提供勾兌豆油的生產廠家—惠康油脂就是以每噸8100元至8300元的價格向山東格林公司采購的地溝油。(21世紀網 陸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