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專稿】記者 楊現華 在剛剛發布靚麗半年報不足半月之際,光明乳業(600597.SH)就再次爆出質量風波。這已經是其三個月內第四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每次問題出現后,光明乳業都聲稱將堅決整改,以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然而事實一次次證明,公司承諾不過是一紙空談。
據《東方早報》報道,上海多區的光明乳業訂戶9月8日發現,收到的220毫升裝的光明小口瓶鮮牛奶味道怪異,疑為變質。光明乳業當天下午在其網站發布的聲明稱,承認產品發生酸敗,并表示會根據消費者的意愿進行退貨、補貨或者退款。
光明乳業表示,經初步分析,導致牛奶變質的原因是由于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目前共接到該產品投訴952人次。短短一天時間,已經有近千人次投訴,足見此次牛奶質量問題范圍之廣。
光明乳業對消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已經派出專業人員上門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并會根據消費者的意愿進行退貨、補貨或者退款。同時會對產品移庫過程加強監督管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這已經不是光明乳業第一次因產品運輸而導致的質量問題了。就在今年7月20日,光明乳業就廣州工商局查出產品菌落總數超標,對此光明乳業稱,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為長途運輸過程中擠壓受損、加上銷售環境的溫度不穩定所致。
對此光明乳業聲稱,公司已經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加強運輸過程中的監控管理,以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然而僅僅不到兩個月之后,公司就再次因為送貨車問題被爆出產品質量丑聞,曾經的一紙承諾如今再看成了空談。
此外,在最近三個月的產品質量問題中,光明乳業都表示了歉意,稱懇請一直以來給予支持的消費者、投資者、媒體、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對其繼續進行嚴格監督,并給予其整改的機會,然而在公司誠意的道歉后,其產品質量問題依然沒有改觀。
三個月內四次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如此密集的丑聞,出現在一家企業內。在此之前,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時曾說,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折算下來是抽查了幾十萬個指標,沒有一個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么抽會抽死人!”
一年上千次的抽查仍難以杜絕乳企的質量問題,光明乳業的生產與管理也沒有因此得到改觀,屢次道歉并沒有換回產品的安全。
光明乳業9月7日收于9.28元,上漲1.98%。
(證券市場周刊供稿)
光明乳業質量風波回顧:
7月20日:光明乳業再曝乳品菌落超標
6月27日:部分光明牛奶因設備故障混入堿水
6月15日:安徽穎上縣6名小學生喝光明牛奶發生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