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合肥9月10日消息(記者劉軍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隨著汽車走入普通百姓家,汽油價格已經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安徽省工商局對當地的社會性加油站進行的一項抽查結果顯示,其樣品不合格率達到59.4%。
說起有車一族的煩惱,不僅是堵車,停車位難找,還有日益高漲的燃油成本,部分市民開始選擇私營加油站加油。然而一些市民發現,一些社會性加油站的汽油并不那么靠譜,燒起來似乎有點費。而這還不是唯一困擾他們的問題,還有的車主發現,長期使用社會性加油站的汽柴油,對車子產生了一定的損害。
私家車主王先生:估計可能就是網的問題,質量不合格,比如像發動機,現在只要一啟動車子就嗡嗡在響。
王先生的問題,并不是個案。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成品油質量抽檢結果顯示,社會性加油站近六成成品油樣品不合格,而國有控股加油站的成品油質量則較好。安徽省工商局在省內黃山、池州、銅陵、宣城、六安5市及所轄青陽、東至、石臺等7個縣共抽查了49組樣品,按照抽取樣本的加油站區分,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代表的國有控股加油站的成品油質量較好,抽查的17組樣品全部合格,而社會性加油站共抽查了32組樣品,不合格19組,不合格率為59.4%,接近六成。一位長期從事質量監督工作的負責人杜主任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個別加油站從非正規渠道進貨,導致油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杜主任:因為生產工藝不一樣,流通領域渠道不一樣,也不好說。中石油中石化合格率好一些,社會加油站合格率稍微低一點。
安徽省工商局督促加油站應對油品質量實行全過程管理,規范進貨渠道,嚴把油品入庫關。不過不少消費者表示,希望國有控股加油站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能夠降低油價,才是真正給市民帶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