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電視直銷廣告,充斥著天花亂墜的功能和誘惑十足的價格,浙江省工商局8月13日發(fā)布消費警示指出,這些吹得天花亂墜的電視直銷廣告違法總量占到全部電視違法廣告的75%以上,大多存在夸大產品效用、質量問題多和售后服務難以保障等問題。
伴隨電視直銷業(yè)在我國的興起和發(fā)展,電視直銷廣告的數量日益增多,而與火爆的廣告相反的是,電視直銷產品的投訴率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上半年,僅浙江省工商局接到的電視購物類申訴就達116件,增幅190%。
今年上半年工商部門監(jiān)測廣告總量為330.43萬條次,監(jiān)測違法廣告82422條次,廣告違法率為2.49%。其中,電視廣告142.75萬條次,監(jiān)測違法廣告64524條次,廣告違法率高達4.52%;而電視直銷違法廣告又是其中最主要組成部份,占電視違法廣告的75%以上。
浙江省工商局廣告處負責人分析,從播出的廣告類型看,電視直銷違法廣告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醫(yī)療器械、收藏品和藥品等類別中。這些廣告常見的違法形式如:化妝品廣告中出現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誤解其效用以及涉及化妝品性能或者功能、銷量等方面的數據的內容;收藏品廣告中出現保值、增值的保證或者允諾;保健食品廣告內容超出批準的產品功效范圍以及利用患者、專家為功效作證明等內容;消毒產品、保健用品、衛(wèi)生用品廣告含有易與藥品混淆的用語,宣傳該產品具有治療作用等。
電視直銷廣告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在廣告語種充斥著各種程度副詞,使用高量值的程度副詞如"這么"、"太"和"超",以及有比較意義的副詞"更"和最高級"最"等詞來夸大產品效用;利用專家和權威機構闡述普通消費者沒有聽說過的高科技原理,引用大量沒有明確出處的數據;使用者現身說法,進行使用前后的對比激昂的主持人和畫外音貫穿始終,強調質優(yōu)價廉、刺激觀者購買欲等。
而消費者一旦購買產品后往往面臨退貨無門的尷尬。由于電視直銷多采用送貨或者郵寄方式交付,消費者被迫"先款后貨",一旦發(fā)生問題,更換、退貨時便失去了主動權。從浙江省工商局接到的投訴來看,大多數投訴的產品經銷商和生產商均不在浙江境內,工商部門接到投訴也只能轉交當地處理,難度較大,消費者如果想自行要解決異地購物糾紛則投訴成本更大,往往得不償失。
鑒于目前電視直銷廣告中存在的嚴重問題,浙江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繼續(xù)加大對省內各級媒體發(fā)布電視直銷廣告的監(jiān)測和監(jiān)測力度,盡力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但工商部門還是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輕信廣告的宣傳,在無法明確售后責任的前提下審慎選擇電視直銷的方式購物。
電視違法廣告75%來自電視直銷
2009-08-14 13:55 新華社 zhouc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jié){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jié)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