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年6月開始,光明乳業(600597)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一單接著一單,近日,光明在上海配送的小口瓶鮮牛奶被爆出現敗變,接獲近千人投訴,雖然光明已經就事件致歉,但也難敵股價被造空,昨日光明乳業在大盤走漲的情況下逆市下跌2.37%,報9.06元。對于事件,光明乳業昨日對新快報回應稱,“會正視自身的問題,加強管理。”
■新快報記者 陸琨倩
1
致歉難阻股價下跌
繼光明“優倍”發生滲入清潔劑成分事件,以及廣州市工商局抽查出部分產品菌落總數超標后,近日,光明在上海再被爆有質量問題。
9月8日,光明通過官方網站承認,上海乳品四廠生產的小口瓶鮮奶(220毫升/瓶)口感出現酸敗,截至當日,已經接獲近千人投訴。昨日晚間,光明公告致歉,并表示,經初步分析,產品發生酸敗的原因是: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庫,為滿足9月8日的送奶上門服務,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光明稱,會對產品移庫過程加強監督管理,確保產品安全,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雖然目前事件暫時未影響光明在其他地區的產品質量,但顯然,已經觸動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們敏感的神經,昨日光明乳業股價跌2.37%,至9.06元/股。6月至今,光明乳業的股價已跌8.76%。
記者注意到,光明乳業是從6月開始頻頻出現質量安全事故,由此其半年報顯示,6月之前,不少機構仍加倉光明乳業,如易方達價值成長、易方達平穩、華泰柏瑞盛世、華安策略和金鑫證券投資基金都有增倉。不過,受負面事件影響,這些機構加倉的價格可能已經低于現價,數據顯示,光明乳業上半年的加權均價為9.7元。
2
總裁抱怨抽檢遭質監反擊
光明一邊對消費者道歉,然而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卻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上,向媒體抱怨抽檢太多。“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折算下來是抽查了幾十萬個指標,沒有一個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對于抽檢過于頻繁,郭本恒還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不滿,稱“現在國家對乳制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么抽(查)會抽死人啊”。郭本恒言論引起了上海質監局的注意,該局副局長沈偉民還專門對言論做出表態,稱“我不知道這位老總的抱怨是出于什么想法。我認為有這么多抽查,是對老百姓負責,是對民眾負責。企業應有這樣的認識。三聚氰胺事件出來后,我們采取這么嚴厲的措施,不為過”。對于此次事件,光明乳業昨日回復新快報稱,“非常感謝國家監督機構的監督管理。”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在這么頻密的抽檢中,光明乳業乃至國內乳企還是接二連三地出事。記者觀察到,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雖然國產乳業對質量問題“聞風喪膽”,但仍難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如蒙牛去年卷入的黃曲霉素M1事件,事件導致蒙牛的銷售量直線下滑近30%,更導致其上半年業績出現雙降,伊利今年也被爆出嬰幼兒配方奶粉汞含量超標。
光明乳業前十大股東名單
編號 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股) 持股比例(% ) 股本性質
1 上海牛奶(集團)有限公司 367499000 35.03 流通 A股
2 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314404000 29.97 流通 A股
3 中國工商銀行-易方達價值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16604200 1.58 流通 A股
4 全國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 15571600 1.48 流通 A股
5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泰柏瑞盛世中國股票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13958400 1.33 流通 A股
6 全國社保基金六零四組合 13155300 1.25 流通 A股
7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 10946700 1.04 流通 A股
8 交通銀行-華安策略優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10853200 1.03 流通 A股
9 中國銀行-易方達平穩增長證券投資基金 9000000 0.86 流通 A股
10 金鑫證券投資基金 6868720 0.65 流通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