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染色增重 食藥監局調查安徽12藥企
制藥變制毒,中草藥成災區。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上,曝光了一批生產企業通過違法給中藥飲片染色達到增重目的。目前已對12家相關企業進行調查。
追問1
染色增重成行業潛規則?
國家食藥監局公告,在我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區和主要集散地安徽,藥監部門查獲一批違法生產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霸跒槠20天的全國中藥市場專項整治活動中,已初步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逼渲,8家嚴重違規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被責令停產整頓,6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并對其中12家企業立案調查。
通報介紹,這些企業中,安徽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等多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并在藥材中摻假等問題。
“中草藥行業染色增重已經不足為奇,比如,紅蘿卜包裝后充當人參,硫磺熏藥等這些都可以歸為是中藥造假!币晃徊辉妇呙臉I內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在利潤的驅動下,這些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
“事實上,比起給藥品染色,給藥品增重更為危害健康”,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評專家周超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那些材質疏松藥材,有時會被摻入硫酸鹽、氯化鈉、糖等增加飲片重量,而此次鋁鹽和鎂鹽等化學品加重更加危險。
周超凡稱,中藥每一味藥都是按克數計量的,彼此配伍也講究平衡,無端加入這些東西,完全影響了療效,某種程度上甚至會變成“毒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國家食藥監局亦介紹,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生產是中藥生產、經營、使用的源頭,通過染色增重、摻假的中藥飲片,會對后續的中藥生產、臨床配方使用帶來極大的危害,造成系統性安全風險,是嚴重的、惡劣的違法行為。
鑒于上述被曝光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國家食藥監局稱已嚴令各地方局加大監督力度,嚴防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用于臨床配方和中成藥生產。
追問2
屢禁不止都是利潤惹的禍?
國家食藥監局對中草藥管理向來嚴格,那么緣何此類事情屢禁不止!岸际抢麧櫲堑牡湣。上述人士表示,藥商為了使藥品賣相更好,給藥片染色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可以牟取翻倍的利潤!皫啄昵暗亩敬竺缀土蚧茄幘褪呛艿湫偷陌讣,這些均給公眾安全帶來極大的傷害。”
此外,上述人士還指出,中草藥有幾百味,分為植物類、礦物類等,這些中草藥在炮制過程中各有不同,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因此,國家在實際管理上也存在難度。“在此情況下,一些藥商在利潤的驅動下鋌而走險,對藥品大動手腳!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陳其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指出,中藥飲片造假問題尤其嚴重,主要是由藥材資源緊缺、以藥養醫、不法中藥商逐利心理嚴重等因素造成。
陳其廣透露,部分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對藥渣采取啤酒浸泡法,或是熏蒸,“偽裝”處理成原裝藥材,重新拿到市場上出售,以期增加盈利!耙运庰B醫也是催生假藥頻出的原因之一。中藥飲片本身盈利空間不大,很難撈到回扣,藥材生產商、售賣商便采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中藥飲片低價賣給醫生,給醫生提供賺取高額回扣的空間!
此外,游資一直是中草藥的棲息地。“中草藥屬農副產品,價格隨行就市,再加上藥材產地單一、收獲季節集中,因此炒家不用耗費太多的資金就能控制單一藥材的價格,這就導致一些游資進入中草藥領域,囤積藥材,低進高出!敝袊兴巺f會相關負責人稱。
但近年來,國家對中草藥加強了管理,加上天氣災害等原因,中草藥的產量和利潤空間均被壓縮,這也令游資和商家成為制假造假的聯合推手。
有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此類行為今后應建立嚴懲機制,一經查出,嚴格執法。
除嚴格懲罰機制外,加強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從藥材供貨渠道方面嚴格把控也成為目前一些大企業努力的方向。根據國家食藥監局認證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國獲得GMP認證資格的中藥飲片企業數量達到了1032家。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劉曉靜
■本埠報道
廣東藥材基本自給自足
問題藥流入廣東可能性不大
南方日報訊 (記者/趙兵輝)染色、加重、摻假……國家食藥監局的一紙公告在將中藥材市場亂象大白于天下的同時,也將安徽亳州涉事的12家中藥飲片企業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公告提到的“涉事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則讓市場頓顯緊張之勢。
據了解,亳州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擁有著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產業集群,是歷史上有名的藥材種植地和交易市場,總產量占全國的近三分之一。在眾多行業人士眼里,亳州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中藥市場的神經。
“在此次事件中,廣東受到的沖擊比較小!贬t藥行業分析師譚權勝對記者表示,廣東使用中藥材的歷史比較悠久,擁有清平和普寧兩大專業中藥材市場,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而且廣東的中藥企業大部分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不會做出摻假這么惡劣的行為。
據譚權勝介紹,由于準入門檻相對比較低,導致國內的中藥飲片廠眾多,且規模都不大。而此次被藥監部門立案偵查的12家企業就是這類典型。據了解,目前,從亳州進貨的大都是江浙滬一帶的中藥商。
廣東嚴打中藥材造假
20多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
南方日報訊 (記者/趙兵輝)“雖然安徽亳州的問題藥材流入廣東的可能性很小,但這并不意味著廣東的中藥材市場就沒有問題!睋晃灰竽涿膹V州中藥商向記者透露,在清平、普寧這兩大中藥材市場,以次充好的現象都很嚴重。“有一段時間蟲草炒得很熱,市場上蟲草要么是加了鐵砂的,要么是放了填充劑的,有的干脆是假的。”
據透露,材質疏松的藥材,通常會被摻入硫酸鹽、氯化鈉、糖等增加飲片重量。如黃連、豬苓、白術、草豆寇、百部、黃芩、白鮮皮、升麻、木香、威靈仙、射干、丹參、蒼術、小通草、紫河車、砂仁等用硫酸鹽浸泡后干燥以達到加重目的,砂仁用食鹽水浸泡后加重,小通草、通草等用硫酸鹽或糖等浸泡增重等。
“要辨別真假中藥材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造假行為之所以會有生存空間,主要是藥廠的采購人員‘唯便宜是取’。”上述廣州中藥商表示,由于中藥產品的招標價被壓得很低,而部分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市場上看到便宜的中藥材就要。
記者在廣東省食藥監局官網看到,日前廣東省藥監局已向各地級市藥監部門下發了《關于規范中藥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通知》。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8月底,全省已有20多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因為違規而被廣東食藥監局收回了GMP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