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塞班飛上海航班 因局勢被控制,未致返航
繼9月2日兩名中國籍乘客在蘇黎世飛往北京的國際航班上大打出手后,不到一周,又有中國乘客在飛機上打架。9月7日,在四川航空塞班飛上海的航班上,出現多位乘客互毆的場面。10日,四川航空對此作出回應稱,事發后空保人員立即制止鬧事乘客,控制住了航班上的局勢。
網友轉發打架視頻
10日,一段時長58秒的視頻被不少網友轉發。在這段視頻中,一名穿黑色上衣的男子與另一名穿紅白相間上衣的男子正在互毆,雙方肢體動作十分激烈,不少旅客試圖勸架,大喊“別打了,別打了”,但是,另一名穿灰色上衣的男子又加入戰團。眼看黑色上衣男子被打倒在座位上,又引發了雙方多名好友加入互毆行列。視頻結束前,一名空保人員將乘客拉開。
乘客為何打架,記者得到的說法并不一致。拍攝這段視頻的乘客稱,兩個人為了一個后排閑置座位打了起來,兩人都有各自“擁躉”,以致后來變成兩撥人打架,飛機差點返航。航班上的另一名乘客則稱,當時正在發放餐食,可能是座椅靠背調整的問題引發雙方互毆。還有網友稱,雙方為爭飲料而發生爭執。
記者從四川航空相關人士處得到證實,該視頻經初步確認,的確出自9月7日塞班飛上海的四川航空航班,機型為A330。
肢體沖突破壞飛機平衡
四川航空相關人士表示,一旦空中發生乘客沖突,空保人員首先進行勸阻,然后隔離雙方,并向目擊的乘客收集證言;如果有受傷的情況出現,將詢問受傷者是否諒解,是否報警,報警則通知機場警方。安保人員也會根據現場情況,乘客的行為是否已經嚴重擾亂了飛行秩序來決定是否交由警方處理。由于空保人員已經控制住了飛機上的局勢,因此該航班并沒有采取返航的做法。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鄒建軍表示,飛機上發生肢體沖突是影響飛行安全的一件大事。每一架飛機在起飛前,人員配比、貨物裝載都要嚴格測算,盡量讓飛機在飛行時保證完美的平衡姿態。一旦飛機上乘客發生激烈的肢體沖突,如果再加上五六個人勸架,飛機的平衡姿態就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飛機失事。
分析
不到一周,兩起中國乘客空中互毆
網友呼吁提高國民素質
飛機上出現中國乘客互毆的混亂場面,短短一周內已經出現了兩次。當地時間9月2日,瑞航一架載有200名乘客的航班從蘇黎世飛往北京。飛機剛飛過莫斯科,兩名前后座的中國男性乘客因座椅向后調整問題大打出手,還打了勸架的乘務長,致飛機被迫返航。
小糾紛釀成大矛盾,進而大打出手,視機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于不見,更置整個飛機的安危于不顧,屢屢發生的這類事件讓網友唏噓不已。有網友調侃:飛機上你一拳,我一腿,老外面前弘揚中華武術是吧?跑錯地方啦!更過的網友則認為此類行為讓國人蒙羞,呼吁提高國民素質:有錢了,有權了,就變得高人一等無法無天了,這種小民心態與大國風范差距太大。
突發連線
乘客謊稱有炸彈 三亞一航班被延誤
記者11日從三亞警方獲悉,9日晚上,一架從三亞飛往廣州的飛機在鳳凰機場準備起飛時,一名乘客卻拿安全當兒戲,謊稱自己攜帶了炸彈。為了確保安全,三亞警方立即對該飛機進行了全面排查,166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延誤。目前,該名乘客已被警方控制,正接受進一步調查。
近年來,以發信息、打電話等各種方式威脅航空安全的案件頻頻發生,民航、公安、司法機關對編造民航客機恐怖信息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處罰。
廣州市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家、廣州大學法學教授王鷹博士分析認為,出現此類事件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惡作劇心理,幼稚無知,不知法不懂法,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其次是當事人對社會不滿、心存怨念,情緒的長期壓抑得不到發泄,以威脅他人安全的方式報復社會。
■綜合新聞晨報、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