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月餅”“紙螃蟹”回游便宜了誰?
本報記者 王東亮 方芳 金可
實習生 彭賽男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月餅、螃蟹等時令品又成京城節前禮券的消費熱點,網友戲稱這些禮券為“紙月餅”、“紙螃蟹”。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紙月餅”、“紙螃蟹”在購買單位、客戶、黃牛手中“旅行”了一大圈后,最后又回到了銷售商的手中。銷售商一手賣禮券,一手又在回購自己的禮券——這其中,究竟誰占了誰的便宜?
廠家:回購餅券比賣月餅劃算
中秋節眼看就到了,月餅銷售“大限將至”,這兩天,商場、專賣店里月餅銷售進入高峰,不少顧客舉著顏色各異的月餅券前去提貨。在某大型超市月餅專柜前,銷售員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大概能賣出2000盒月餅,80%都是拿月餅券購買的。消費者宋女士說,她的禮券是單位發的福利,再不取就過期了。
但也有一些人琢磨著如何將手中的“紙月餅”兌現。記者發現,過了中秋節就身份大跌的“紙月餅”回收價格其實很低。據業內人士透露,“紙月餅”一般是以面值6至8折的價格在銷售。幾個知名月餅商家均表示,回收“紙月餅”,回購價格均不高于4折。“一般是月餅票面價值的兩三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個人要求回售的,只能按2折收。
在某央企工作的張女士由于工作關系,每年中秋都能收到許多月餅券,家人根本吃不完,她都要想辦法將禮券處理掉。張女士告訴記者,“黃牛”回收“紙月餅”價格稍高些,能達到票面價格的3折,直接賣給生產廠家“最不劃算”。一位與她相熟的“黃!毕蛴浾叽祰u,中秋前后一個月,他通過倒券就獲利幾萬元。
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一張面值500元的“紙月餅”,如果按5折回收,廠家不用生產就可獲利100元。而如果正常銷售,扣除成本、人員開支及銷售時支付的回扣等費用,凈利潤不足80元。
商家:售蟹券不用備貨沒風險
本月22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前,“紙螃蟹”早已開始熱銷。在通州區銷售螃蟹的商戶盧先生告訴記者,他從今年7月便開始銷售“紙螃蟹”,到本月20日,銷售額已超過去年一倍,購買者多為機關單位或企業。
記者走訪的多家店主均認為,不超過1000元的中端禮盒銷路最佳,團購禮券還可獲6至8折優惠。
銷售火爆的禮券,除了可以領到螃蟹,還能干什么?
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走訪了多家螃蟹直銷店,詢問是否可以將“紙螃蟹”兌現!拔覀兓厥斩Y券,但不直接從個人手里回收,你還是上網找找‘黃牛’吧!睅捉浽儐,終于有一位店主給記者指了一條“明路”。
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專門回收各種禮券的電話,對方說,螃蟹券“很不值錢”,因為禮券上都是虛標的價格,銷售價格一般在6折左右。當記者詢問多少錢回收禮券時,得到的答復則是最高4折,還要看是不是大品牌專賣店的禮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紙螃蟹”從銷售商處以6折售出,“黃牛”以3折左右回收,再以票面的4折到5折回售給銷售商。這樣,一張1000元面值的“紙螃蟹”,銷售商僅靠回收禮券即可賺近200元,且不用備貨,毫無經營風險。
律師:涉嫌擾亂市場秩序
“紙月餅”、“紙螃蟹”讓商家、黃牛和收禮的人都得了好處,冤大頭則只有付錢買券的人,而他們用的基本是“公款”。
律師吳樹友認為,螃蟹、月餅等產品的禮品券都屬有價證券的一種,其銷售、兌付都應依法進行,壓價銷售、隨意回購等行為,涉嫌擾亂市場秩序。
目前禮品券交易制度并不完善,不少銷售禮券的企業低價回收,使代理商、黃牛等多方都能從中牟利。吳樹友告訴記者,目前對企業回收及個人銷售“紙螃蟹”、“紙月餅”等有價禮品券的,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但《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黃牛則有處罰規定,倒賣有價票證、憑證的,可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