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晚上八九點,同樂社區上空都會有一股濃重刺鼻的瀝青味 鐵皮房內大量生產“瀝青鴨”
每天晚上八九點,同樂社區上空都會有一股濃重刺鼻的瀝青味
鐵皮房內大量生產“瀝青鴨”
陳曉鑫 田芳槐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陳曉鑫 田芳槐 文/圖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報料稱,每天夜幕降臨后,南頭街道同樂社區南山扣車場附近的鐵皮房內便散發出一股濃重的瀝青味道。市民懷疑,這種味道來源于隱藏在其中的地下鴨子加工窩點。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本報記者在國慶黃金周前數次深入到同樂社區,經過大量翔實的調查,親眼目睹了數量驚人的“瀝青鴨”從出爐到販運到交易的全過程。
本報記者在此提醒食客擦亮眼睛——小心,瀝青鴨有毒!
現場暗訪
鐵皮屋內臭氣熏天
從破舊鐵皮門縫隙可以看到,屋內7名男女將鴨宰殺后,放入三個約1米高的鐵油罐里,鴨子被沾上油糊狀物體、冷卻之后便開始脫毛。2個小時后,其中兩個1米高的鐵油罐里已裝滿了黏糊糊的鴨毛。
9月26日晚8時,同樂社區籃球場,一場籃球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距離籃球場約200米開外的鐵皮小屋,幾家專門做雞鴨生意的地下店鋪,也差不多同時開始忙碌起來,一股燒焦的瀝青味彌漫整個上空,非常刺鼻。而每天晚上的八九點鐘,這個鐵皮小屋遍布的城中村,都會有這種濃重的瀝青味道。在同樂社區,這幾乎是個無人不知的事。
根據報料人提供的線索,記者沿著社區內的一條村道前行,路的盡頭便是南山扣車場。沿著村道,在兩旁一排排民房中,許多收廢品工人在作業。步行走過社區內的一座小橋,在距離南山扣車場約100米處,記者發現一間約30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門窗緊閉,屋頂用鐵皮蓋上。一根直徑大約10厘米的煙囪不斷噴出黑煙,小屋的通風扇沾滿了黑色油污,強烈的瀝青燒焦味便從這里散發出來,令人作嘔。小屋的四周盡是水泥地,或許是為了掩人耳目,小屋窗戶上除了圍上防護網,還有人刻意把植物的根莖纏繞在窗戶上。
晚9時許,一輛車牌號為粵BDPR62的面包車運來了一車鴨,關著窗戶的小屋變得更加忙碌起來。記者通過破舊鐵皮門的縫隙看到,屋內共有7名男女,他們將鴨宰殺后,放入三個約1米高的鐵油罐里,鴨子被沾上油糊狀物體、冷卻之后便開始脫毛。2個小時后,其中兩個1米高的鐵油罐里已裝滿了黏糊糊的鴨毛。
晚11時許,當記者觀察完上述鐵皮屋后,準備回到暗訪車時,突然發現另外一間距車約2米遠、此前一直大門緊閉的露天鐵皮小屋開了門。透過洞開的房門,記者見到一男一女正在緊張忙碌著,一根長鐵管上掛了大約50只看起來光滑圓鼓的鴨子。
正當記者準備貼身觀察的時候,那名男子赤著上身從屋內走出來,看到記者后,該男子表情一愣,隨后狠狠地瞪了一眼!記者若無其事地離開,卻牢牢地記住了這樣的場景:那名女子滿頭大汗坐在一個鐵罐前面添柴火,黏糊糊的鐵罐周圍冒出濃濃黑煙,一股瀝青味撲鼻而來,鐵罐旁邊滿是鴨毛和血跡!
隨后記者返回暗訪車中繼續觀察。約5分鐘后,露天鐵皮屋內的男子,發動了一輛車牌號為粵B6056Q的小面包車。正當記者揣摩對方的意圖時,該男子在前方10米處突然掉頭,隨后對著記者的暗訪車開來,停在前面。該男子用車的大燈照著暗訪車,看了幾秒鐘之后,關燈、熄火、下車,又回到屋內忙去了。在這“漫長”的幾秒鐘內,該男子在動什么腦筋?估計只有他自己知道。
相關新聞
“瀝青鴨”
會致癌
暨南大學專門從事有機化學研究的學者蔡曉文介紹,瀝青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副產物,是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用瀝青等有毒工業原料給活禽脫毛,殘留的有毒物質容易誘發癌癥等疾病,已經被國家《食品衛生法》明令禁止。《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禁止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
知情人士透露,在拔毛時,由于鴨的絨毛相對于雞來說特別難清洗掉,而使用瀝青、松香等脫毛,由于溫度很高,鴨子的毛囊孔會擴開,這樣松香、瀝青就很有可能滲入到鴨子的肉里,等冷卻后,可以達到“一撕一大塊”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拔毛速度。但這些物體中含有大量的鉛等有毒致癌物質,被人體食用后并不能排泄,傷害極大。用這種含有鉛的有害東西來加工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有科學證明顯示,瀝青和瀝青煙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是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陳曉鑫 田芳槐)
窩點老板
“要多少有多少”
“你們要多少有多少,這一條街有很多店,即使我們店鴨子不夠,也可以去其他地方提貨。”
“(生鴨)一斤6元多一點,烤好的熟鴨子10元一斤,這已經是很便宜的價格了。”
9月27日零時許,記者殺了個回馬槍。
這時同樂社區偶有汽車進出,人跡稀少。不久前還在忙碌著的露天鐵皮屋靜了下來,鐵門關閉,悄無聲息。
零時30分,在露天鐵皮屋附近的小橋上,一名男子正一邊玩手機,一邊在橋上燒鐵網圈。他用火將附在鐵網圈的塑料融掉,然后將燒好的鐵網圈堆放在一旁。記者以燒烤店老板的身份,向該男子詢問附近哪里有鴨子賣時,該男子打量記者一番后,稱自己是鴨子店的伙計。記者得知,路旁的鐵皮屋內有多家地下鴨子店!不僅宰殺生鴨,還出售熟鴨。“現在已經忙完了,要到凌晨四五點才會重新開工。”該男子說,“如果你要買鴨子,要到那個時間段才能來。”
此時一名中年男子走過來,燒鐵網圈的男子稱他為老板。在了解了記者的意圖后,該老板指了指自家的鐵皮店面,就在之前暗訪的露天鐵皮屋隔壁。該老板告訴記者,“要多少有多少,這條街有很多店,即使我們店鴨子不夠,也可以去其他地方提貨。”他接著說,“(生鴨)一斤6元多一點,烤好的熟鴨子10元一斤,這已經是很便宜的價格了。”
“鴨子不會有問題吧?”記者問。
“不會,我們這里都是活的鴨子!”隨后記者表示想到店里提貨,該老板卻變得謹慎起來,“現在早下班了,我們要到明天大白天才開門。”無果之下,記者答應隔天上午來提貨,并要求交換手機號,但該老板不愿將自己的號碼告訴記者,并稱自己會聯系記者。“你們要是工商局的人,那我不完蛋了。”該老板說。
至今,該老板也未與記者聯系。
瀝青脫毛是公開的秘密,藏在同樂社區鐵皮屋內的私宰點約有10家
每天千只“瀝青鴨”流入市場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陳曉鑫 田芳槐 文/圖
9月30日是中秋節,這時也是同樂社區“瀝青鴨”加工窩點最忙碌的時候。記者當日凌晨兵分兩路,再次進行了暗訪。
從凌晨兩點半開始,進出同樂社區的小面包車、電動車和摩托車開始增加——他們都是附近開檔鋪的老板,前去拿貨。
同樂社區一老板告訴記者,隱藏在鐵皮屋內的“瀝青鴨”黑窩點約有10家,每天賣掉1000只不成問題。而用瀝青脫毛,早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去向跟蹤
全部流向正規市場
凌晨兩點半,進出同樂社區的小型面包車、電動車和摩托車開始增加起來。半個小時后,陸續有裝著生鴨、烤鴨的電動車、摩托車從社區出來。在一個小時里,約有50輛電動車、摩托車從社區載著鴨子離開!
9月30日凌晨2時許,記者兵分兩路,一人守在中山園路拐入同樂社區的路口蹲點(由于交通便利,該路口幾乎是所有進社區車輛的必經之地),另一人則再次來到露天鐵皮小屋附近蹲點守候。
此時,露天鐵皮屋的鐵皮門已經打開,門前停放了一部車牌號為粵B6056Q的小面包車,屋內的一男一女正忙碌地工作,一陣烤鴨的香氣撲鼻而來。凌晨兩點半,鐵皮屋內的男子走出門口,打開小面包車的后門(為騰出更大空間,面包車的后座已被拆除)。約1個小時后,兩人開始往車上搬運烤鴨,裝鴨的貨架疊有一米高。記者估算,這一車烤鴨至少有200只!
而據另一名路口蹲點的記者調查,凌晨兩點半,進出村內的小型面包車、電動車和摩托車開始增加起來。面包車的后座多半被摘除,疑似用來載貨,而電動車和摩托車的后座上,大部分都裝有空塑料箱子。半個小時后,陸續有裝著生鴨、烤鴨的電動車、摩托車從社區走出來。騎電動車的人少則載一箱,多則3箱,一個塑料箱子大約能放10只鴨子。而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大約有50輛電動車、摩托車從社區載著鴨子離開!
“這些都是在附近開檔鋪的老板,每天都有人來這里拿貨。”常年在該路口載人的“藍牌車”司機李先生告訴記者。
凌晨3時30分左右,守在露天鐵皮屋的記者發現,一輛三輪電動車從鐵皮屋運走約100只鴨子后離開,記者當即將情況通報給在路口蹲點的記者。路口蹲點記者隨即將車啟動,鎖定目標后悄悄跟了上去。只見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駕駛一輛破舊的電動三輪車,左拐駛入中山園路。由于貨物過重,在中山園路爬坡路段,該男子一度下來推車!連續闖紅燈后,這輛三輪電動車停在了南山區西麗市場一家名為“廣某臘肉批發部”的店鋪前,隨后他將鴨子卸下。20分鐘后,該男子又駕車返回同樂社區。
凌晨4時許,露天鐵皮屋的一男一女坐上了門前的小型面包車,從路口右拐駛入中山園路,駕車男子一路快速行駛,在一拐彎處加速消失不見。5分鐘后,記者在南山農批市場門前馬路上找到了這輛小面包車,在小面包車一旁,剛才在車上的一男一女和其他商販一樣,正在將檔口擺在馬路邊,并忙碌地把鴨子擺放在檔位上。
凌晨5時許,來買燒鴨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只有烤鴨,零售一斤10元,拿多的話我們可以給批發價。”記者以顧客身份向前咨詢,該檔口的女子告訴記者。該女子接著說,“今天過節,賣個幾百只不成問題,你要貨的話就趁早拿。”隨后記者采訪了在附近經營早餐店的老板,老板告訴記者,該烤鴨檔口已經經營很長一段時間,每天的生意都很好。記者在現場看到,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有7輛電動車用塑料箱子從該檔口運走烤鴨,數量約有近百只。
早上6時許,一輛車牌號為粵B25IJ7的白色面包車,從該檔口買走大約10只燒鴨,隨后離開并停在南山區南山農批市場內的一個肉菜檔口上。記者上前詢問燒鴨價格,老板稱一斤18元。這就意味著,該老板一轉手,就獲取了80%的利潤!難怪上述烤鴨檔口生意紅火!
居民訪問
瀝青脫毛是公開秘密
同樂社區內有很多私宰戶,這些私宰戶往往從宰殺、烤鴨到市場售賣,全部由自己完成。用瀝青脫毛,早已經成為當地公開的秘密。而隱藏在鐵皮屋內的私宰點,約有10家,每天賣掉1000只鴨不成問題。
同樂社區隸屬南山區南頭街道。西麗市場、南山農批市場、三鳥市場等大型正規市場,就在該社區附近。據報料人透露,三鳥市場作為大型的生禽市場,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雞鴨貨源。由于地處三鳥市場附近,同樂社區便成為了雞鴨宰殺、加工的一個聚集地。
在同樂社區籃球場,記者以燒烤店老板的身份,詢問了在籃球場附近休息的幾位阿姨。一位在同樂住了近3年的潮陽籍李阿姨告訴記者,每到晚上八九點后,天空就會彌漫一股瀝青的氣味。“后來我們才知道,那是有人用瀝青為鴨子脫毛。”李阿姨說,“白天都在睡覺,如果要買鴨子得到晚上才來。”她告訴記者,“每到逢年過節,一家店要是殺100只,要花費很多時間,鴨店的人往往嫌開水脫毛麻煩,直接用瀝青。”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給雞鴨脫毛的傳統方法是用熱水燙,一個人一天可處理100只左右;如果改用瀝青脫毛,日處理2000只都不成問題。市場附近居民反映,商販們基本上都是在半夜開始工作,一直要忙到第二天早上7時左右。
一家便利店王老板則告訴記者,同樂社區內有很多私宰戶,這些私宰戶往往從宰殺、烤鴨到市場售賣,全部由自己完成。用瀝青脫毛,早已經成為當地公開的秘密。“一到晚上就有那么強烈的瀝青味,大家都心照不宣。”王老板說,因此同樂社區的住戶,基本上不敢直接去地下私宰點購買鴨子,而是選擇在村里的市場購買現場用開水脫毛的雞鴨。據王老板估計,隱藏在鐵皮屋內的私宰點,約有10家,每天賣掉1000只鴨不成問題。
那么,這些存在已久的加工窩點就沒有人來管嗎?
王老板說,偶爾也有執法人員前來檢查,但是檢查之后不久,私宰點又恢復了正常。對此報料人也提出了質疑:為何每次這些私宰點都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