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的是寬帶 走的是“龜速”
央視揭秘寬帶“不寬” 業內人士稱寬帶缺斤短兩是普遍現象
租用的是寬帶,但是上網時卻是“龜速”。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居民使用的“假寬帶真相”,業內人士稱寬帶的帶寬缺斤短兩是行業內的一個普遍現象。
購買高帶寬但網速仍慢
央視報道稱,北京市的蘇小姐由于嫌4兆寬帶網速慢,便在今年3月花2100元,購買了包月的6兆寬帶。然而,半年多了,至今網速都沒有快起來。蘇小姐:“基本都是很卡,比如要是看一個東西,我得先緩沖,緩沖5到10分鐘,然后能看個5到10分鐘,然后再緩沖,再看。”調查中,記者注意到,像蘇小姐一樣懷疑寬帶網速有問題的用戶不在少數。北京的郭先生甚至覺得家里的6兆寬帶和之前安裝的3兆寬帶網速相差不大。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寬帶用戶懷疑自己包月購買的寬帶有問題,然而,寬帶網絡服務商卻往往另有說法。名為“英聯寬帶”的網絡服務商強調,蘇小姐等用戶購買的寬帶都是獨享的,不會受別的寬帶用戶上網的影響,比如用戶買的是6兆寬帶,網速就能保證有6兆,寬帶帶寬越大,網速也就越快。
寬帶最高只有標稱值一半
為了了解用戶所用寬帶的真實技術參數信息,清華大學網絡中心的專家先后對北京、四川、天津、河北、深圳等地的一些用戶使用的寬帶質量進行測試。
專家告訴記者,一首普通的MP3歌曲,用6兆帶寬的寬帶下載,通常只需要6秒左右,寬帶越大,下載速度也就越快。6月30日中午,專業技術人員對蘇小姐家的寬帶進行了第一次專業測試,結果發現,實際帶寬和所購買的帶寬相差甚遠。從6月到8月,清華大學技術人員不定期地在上網的高峰期和非上網高峰期多個時段進行了測試,發現帶寬最高的時候只有3兆,最低的時候才零點幾兆。清華大學網絡中心工程師許偉林說:“這說明用戶使用的不是獨享帶寬,是一個共享帶寬。共享帶寬的顯著特點就是,隨著上網用戶增多,它的帶寬是不穩定的,用戶越多,每個人分攤到的網速就越慢。”
寬帶縮水是普遍現象
今年年初,專業的中國互聯網調查組織機構和數據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公布的一項《中國寬帶用戶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所使用寬帶的實際下載速率低于寬帶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用戶所用寬帶的實際平均上網速度,超過一半以上都達不到標定網速。
數據顯示,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2M或4M。4M寬帶,理論上應有512KB/s的網速;2M寬帶,理論網速是256KB/s,而實際上,2M帶寬下用戶平均上網速度僅為142.2KB/s,4M帶寬下平均網速僅僅為232.7KB/s,與名義速度相差很大。
360回應測速軟件問題
雖然寬帶實際使用速度不高,但是使用包括360寬帶測速器在內的網上一些測速軟件,測試顯示的網速卻并不低。
昨天下午,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微博)在微博回應稱:“360測速躺著中槍,我們沒有動機故意幫運營商把速度測高,運營商也可針對360測速設置緩存讓數字變高,實際上測出是家里到接入機房的速度,晚上都看視頻P2P下載時省間和運營商間網速比較卡,測試家里訪問跨省跨運營商的網站速度和家里到運營商機房肯定慢很多。”
昨天晚上,360公司正式回應稱,通常網民上網速度與下列三段網速相關,其一是本地運營商接入網速,即ADSL是2M、4M還是10M,這是本地網速;其二是你訪問的網站是本省、外省以及是同一個運營商網內還是不同運營商,這是長途網速;其三是網站的速度,網站是否架設了足夠的服務器和租用了足夠的帶寬,這是網站打開網速。這三段網速,任何一段慢,都會導致網民實際上網慢。360寬帶測速器測量的網速,主要是指第一段即本地運營商的接入網速。
同時,360公司稱,即將推出更為全面的測速工具。未來的360寬帶測速器不僅能測ADSL等本地網速,將增加測量訪問網站的速度,看視頻的速度、上微博的速度等。
本報記者 賈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