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歐洲七國游,遭遇陷阱真不少
景點收費抬高好幾倍,導游最愛拿這話忽悠
為國爭光,把錢花光!
國慶前后,國內不少景點都人滿為患,許多市民選擇出境游。歐洲游以風景迷人,游覽國家數目多為優勢 ,成了眾多人的上選。記者了解到,國慶前后,島城赴歐洲旅行團全部滿員,很多旅行社團期已經排到十一月中下旬。
目前歐洲游的價格比較穩定,15000元左右的團費,就能暢游六七個國家。九月下旬,記者體驗歐洲游七國十二日游,發現消費陷阱其實多是中國導游挖的。從要求團員每人交96歐元小費,到高價“賣景點”,再到利用匯率差賺錢……旅行社賺錢門道有得是。
郁悶1 旅游時間只占三分之一
當記者一路體驗下來發現所謂的12天歐洲游,真正游玩時間恐怕只有三分之一。除去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在飛機上 ,剩下十天中有很多時間都在趕路。坐在記者前面的幾個年輕團友稱,從來沒坐過這么長時間大巴車,搖搖晃晃都暈得想吐。
郁悶2 要價比實際票價高好幾倍
游玩幾個景點后,一位來自北京的團友發現所有導游推薦的自費項目價格和景點實際價格相差巨大。比如坐塞納河游船時,導游稱費用是35歐元,而團友自己在景點購買船票,價格僅為11歐元,他稱團體票價只有7歐元。記者算了一下,全團約40人報名塞納河游船,每人多賺取28歐元,一共多賺112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近萬元。
郁悶3 游客想自己買票會被警告
看到沒報名的團友私自詢問票價想上山,導游走過來警告道,“我建議你不要自己買票上山,旅行社畢竟是要賺錢的,如果讓其他人知道票價是多少,大家都去私自行動了,以后你就要小心了。”說完惡狠狠瞪了團友一眼,離開了。
郁悶4 小費交得不明不白
記者算了一下,這些小費換成人民幣每人收取近800元,40多位游客就是3萬多。可是,大家并沒有看到導游給司機和酒店服務生小費,司機除了第一天,也沒有再給大家搬行李,“我們交的96歐元小費,到底花在哪里了?”
郁悶5 兌換歐元也在賺錢
工作人員現場給游客換歐元,記者查詢,當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是8.2,工作人員稱在他們這里按8.3兌換,去別的地方兌換需要手續費,不劃算,鼓勵團員多在他們這里換歐元,并承諾無論兌換多少歐元,花不了回國后都會按這個匯率換回人民幣。當旅行結束后,他們就變卦了。
郁悶6 聽導游推薦吃了虧
一對新婚小夫妻詢問導游,在瑞士買表還是去法國巴黎買。導游稱瑞士的手表雖然貴一點,但是品種全,巴黎不一定有,小夫妻于是愉悅地購買了一對天梭手表,一共花費人民幣8600元。但最后到了荷蘭一家購物店,他們發現自己多花了1600元。這對小夫妻很生氣,“他做了這么多年導游,不可能不知道哪里的手表更便宜,告訴我們瑞士的手表種類全,就是想讓我們在貴的地方買,明顯提成更高。”
經歷 賺錢招數不少,防不勝防
不自費就等于逛大街
近期,伴隨歐元對人民幣匯率下降,歐洲游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游客追捧。在旅行社做了4年導游的任女士稱,“歐洲游其實就是花錢游,每天除了坐大巴車,就是購物,逛景點的時間只占三分之一。歐洲游有十多個自費項目,如果不花錢自費,整個旅游就等于逛街。”
青島到歐洲直飛航線只有一條,飛往法蘭克福,記者聯系旅行社時發現直飛的旅游團已經報滿,旅行社便向記者推薦了從北京或上海飛歐洲的旅行團,經過比對,記者選擇了從北京出發前往歐洲7個國家為期12天的旅行團。
記者從拿到手的行程單上看到,此次歐洲游的自費項目有十一項,全部加起來每人大約需要花費1000歐元,比團費的一半還多。
到達歐洲后,原本在法蘭克福有自費項目,但由于在大巴車上耗費的時間較長,觀賞景點的時間還不到一個半小時 ,其余時間則被安排去購物店買雙立人等產品,導游稱為了讓團員更好地游玩,免去了自費項目。
除此以外,其他幾個國家的自費項目,導游都專門向游客們進行推薦,并逐一介紹了每一個自費項目的優點。“歐洲精華的部分都是這些自費項目,有的游客來了一趟歐洲,別人問他玩了什么,他一個都回答不出來。但玩了自費項目的游客回去后,可以很開心地跟朋友講歐洲有多么好玩。”
導游把四十幾個游客分為四個小組,記者作為其中一名組長,統計自費項目報名情況時發現約一半以上的游客自費項目報了五六項,這些項目的費用約四百歐元。
抬高票價,一個景點賺萬元
塞納河游船35歐元,凡爾賽宮65歐元,夜游巴黎60歐元,麗都歌舞表演150歐元,法式大餐65歐元,荷蘭花街游85歐元,鐵力士雪山96歐元,琉森湖游船40歐元,貢多拉游船35歐元……為了鼓勵游客多報名自費項目,同時為了降低住宿成本,一路上游客居住的酒店全都在偏遠的市郊或沿途的小鎮上,一般離市中心景點60公里甚至更遠,個人無法自行去市中心游玩,要想游玩必須依靠旅行社大巴車。
記者發現,當游客詢問導游住宿酒店具體位置及附近交通時,導游怕游客自己出去玩,會提供虛假信息。如:旅館位處郊區,沒有公交系統,出行只能叫計程車。而事實并非如此,記者和幾名團友在巴黎打算夜晚自行游玩時,導游稱住宿的酒店距巴黎市區有60公里,沒有直達的地鐵,出租車價格很高。
但記者自己查詢發現,從巴黎市中心到酒店附近有直達地鐵,僅需幾歐元就能到達酒店。
游玩幾個景點后,一位來自北京的團友發現所有導游推薦的自費項目價格和景點實際價格相差巨大。比如坐塞納河游船時,導游稱費用是35歐元,而團友自己在景點購買船票,價格僅為11歐元,他稱團體票價只有7歐元。記者算了一下,全團約40人報名塞納河游船,每人多賺取28歐元,一共多賺112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近萬元。
當團友們發現導游的報價比實際價格高很多后,開始上網查詢不同游玩項目的真實票價。團友中有一半的人報名乘坐威尼斯的貢多拉游船,每人35歐元。記者發現,乘坐貢多拉游船可以和船夫砍價,20歐元即可。凡爾賽宮門票僅不到20歐元,導游收取65歐元。麗都歌舞表演不到90歐元,導游收取150歐元。夜游巴黎,則是開車在城區轉一圈,每人就要交60歐元。所謂的花街游除了表演要收費外,其余的全部免費,但去的每個人都要交85歐元,此外,記者調查到別的旅行團,相同的花街游僅報價60歐元。
吃飯時 ,很多團友感慨上當了,花了不少冤枉錢,這一筆筆數目不小的錢,都流進了旅行社的腰包里。
游客想自己買票被導游警告
一路上導游都在稱大巴司機不容易,幾乎沒有什么工資,都靠自費景點提成,還稱有的司機賺不到相應的錢會發脾氣。為了多賺錢,導游推銷一些重要的自費項目時稱,只有人數超過一半才能參加,所以一些想參加自費項目的人會督促不參加的團友花錢參加。
不同小組的團友想參加的自費項目不統一,所以兩個小組的團友進行“交易”,互相參加對方選擇的自費項目,這一舉措讓導游多賺了不少“額外收入”。
在瑞士鐵力士雪山坐索道,要交給導游96歐元,導游將團員帶到山腳下,告誡沒有報名的團員在山腳下等待。有的團員來到索道售票處查看票價,票價僅70多歐元。
看到沒報名的團友私自詢問票價想上山,導游走過來警告道,“我建議你不要自己買票上山 ,旅行社畢竟是要賺錢的,如果讓其他人知道票價是多少,大家都去私自行動了 ,以后你就要小心了 。”說完惡狠狠瞪了團友一眼,離開了。
不少團友,明明知道自費項目中有很多是亂收費但仍然報名參加,“玩自費項目的確要多花很多錢,但既然來了歐洲如果不玩這些自費項目,感覺像是白來了。”來自山西的團友陳女士稱好容易到了歐洲,不好好玩一下非常可惜,只好花冤枉錢。
交的小費都花哪兒了
青島導游任女士告訴記者,“收小費是旅行社賺錢的方法之一,通常會騙游客說到國外做什么事都要給小費,讓游客心甘情愿掏錢。不同歐洲團的游客交的小費少則90多歐元,多則110多歐元。”記者在機場時,旅行團工作人員稱出發前每人要交96歐元的小費,這些小費全部花在酒店的服務員以及大巴車司機身上。記者算了一下,這些小費換成人民幣每人收取近800元,40多位游客就是3萬多。
可是,大家并沒有看到導游給司機和酒店服務生小費,司機除了第一天,也沒有再給大家搬行李,“我們交的96歐元小費,到底花在哪里了?”
然而新馬泰旅游,小費就比較透明,游客會把小費直接給司機或者放在賓館的床上。
記者隨后咨詢了青島一家旅行社的相關負責人張總,他告訴記者,“為了相互競爭各個旅行社把價格報得很低,要是按照報價,旅行社是要賠錢的。不賺錢的生意肯定不會做,所以會變著花樣從別的地方將省掉的錢找回來。”
聽導游推薦吃了啞巴虧
旅行一開始,導游就收走了護照,而是給大家護照復印件,復印件后面附有一張紙,上面有導游的姓名電話和相關代碼,每到一個購物店購物,工作人員都會拿走復印件,看看導游的名字,然后記下來,以便累計導游收入。
去歐洲玩的人,不少會買名表。在大巴車上,導游講起了表,一開始只是普通介紹,后來著重夸贊兩個品牌,分別是 Mido和Hamilton,果不其然,剛下車就到兩處購物店購物,店里賣的正是這兩種表。不少游客經不起勸說,買了其中一個品牌的表。
此外,導游還組織了幾個購買力比較強的女游客,帶著他們出去購買名表。集合時,導游帶著她們回來了 ,一名年輕女子購買了一塊20多萬元的百達翡麗表。另外幾名女士購買歐米茄等名表。短短一個小時內,幾人共花費幾十萬元。
一對新婚小夫妻詢問導游,在瑞士買表還是去法國巴黎買 。導游稱瑞士的手表雖然貴一點,但是品種全,巴黎不一定有,小夫妻于是愉悅地購買了一對天梭手表,一共花費人民幣8600元。但最后到了荷蘭一家購物店,他們發現自己多花了1600元。
這對小夫妻很生氣,“他做了這么多年導游,不可能不知道哪里的手表更便宜,告訴我們瑞士的手表種類全,就是想讓我們在貴的地方買 ,明顯提成更高。”
匯率上動心眼,惹怒游客
出發當天,記者在北京首都機場見到了導游和旅行社其他工作人員,講了幾點注意事項后 ,工作人員開始向游客賣轉換插頭等物品,所賣物品的價格稍高。工作人員現場給游客換歐元,記者查詢,當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是 8.2,工作人員稱在他們這里按8.3兌換,去別的地方兌換需要手續費,不劃算,鼓勵團員多在他們這里換歐元,并承諾無論兌換多少歐元,花不了回國后都會按這個匯率換回人民幣。
不少團員聽到工作人員的承諾后,兌換了大量歐元。
當旅行結束后再次回到機場時,當時給大家兌換歐元的工作人員并未出現,旅行社換了一個人過來換錢,稱按照歐元對人民幣匯率8.1兌換人民幣。
一些團友剩的歐元比較多,很生氣,稱工作人員不守誠信,“出國前可不是這么說的,回來就變卦了 ,這不是欺騙行為嗎?”針對一些團友的質疑,該工作人員稱從未這樣說過,“誰承諾,你們找誰說理,我們不可能這么說。”一些團友覺得上當了,選擇自己去銀行兌換。
記者簡單算了一下,僅靠這個差價,旅行社在每個團賺幾千元不是問題。
◎花絮
歐洲線路導游能買好幾套房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導游“犒勞”自己一個行李箱,價值人民幣5000多元,團友驚呼導游很舍得花錢,導游稱,“這個皮箱子是名牌貨,在國內起碼值7000多元,一下子就省了2000多元。”大家對導游的購買力產生了好奇心,在大巴車上不時有團友詢問導游收入,導游拿著話筒說道 ,“我不會告訴你們我的收入,但我可以舉個例子,跑新馬泰線路的導游可能一輩子買不起一套房子,但是跑歐洲的導游,一輩子能買好幾套房。”
有團友稱,“我認識一個新馬泰導游,月收入約六七千元,如果在二線城市買房,肯定能買得起,但在北京恐怕比較難。按照這個說法,導游所指的房子應該是北京的房子。”
團友不禁驚嘆,歐洲導游收入頗豐。
青島導游任女士告訴記者,去歐洲旅行,很多都是拼客。“為了掙錢,人數太少肯定不行,各地散客去當地旅行社報名,當地旅行社將散客‘賣’給大旅行社,大旅行社將人數湊齊后,再發團。”記者所在團的導游稱,他們旅行社,上個月有近200個歐洲團,若運氣不好遇到很少參加自費項目、不舍得購物的游客,就可能賠錢。”
他還笑稱,如果開大巴車的司機不老實不聽話,他就不會讓司機拿到想要的收入。
坐大巴車坐到想吐
去旅行社報名時,工作人員稱歐洲景色秀麗,很值得游玩,并稱共有12天的時間,游覽七個國家時間充裕。當記者一路體驗下來發現所謂的12天歐洲游,真正游玩時間恐怕只有三分之一。
除去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在飛機上,剩下十天中有很多時間都在趕路。比如從琉森到巴黎,坐大巴車長達10個小時,從巴黎到荷蘭住宿酒店也長達7個小時,坐在記者前面的幾個年輕團友稱,從來沒坐過這么長時間大巴車,搖搖晃晃都暈得想吐。旅行過程中,通常是上午在大巴車上趕路,中途吃飯,下午3點到達目的地參觀景點、購物,晚飯后繼續趕路去酒店。唯一欣慰的是 ,歐洲沿途風景很美,在大巴車上看風景也是一種享受。
◎記者手記
把錢花光,為國爭光?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就像記者的手機出了問題,修手機的稱需要花幾百元才能修好,結果記者找了熟人花三十元刷機后就修好了。
歐洲旅行時,一個個的潛規則向你拋來,即使有的接不住,但總有接住的時候。
一路下來,覺得做一個導游也挺辛苦的 ,不僅要提防游客自己了解景點票價,還要提防游客不在指定購物店買名牌,稍一疏忽,可能要損失一筆收入。
有時導游的花招令人感到好笑,在琉森時,導游為了讓游客去一個購物店購買名表,稱在琉森很難找到廁所,要想去廁所就去購物店里,別的地方上廁所可能需要花錢。結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游客們都跑到購物店了。
其實呢,就在大巴車停靠的地方就有免費的公廁,只不過大家沒留意。
12天走下來,導游有一句話說的次數最多,“咱們在國外一定要為國爭光,把錢花光。”難道在國內辛苦賺的錢花在國外一些皮包、手表上就是為國爭光嗎?
有一對北京小情侶去歐洲玩,他們提前做了功課 ,幾個自費項目都是自己買票,也不亂買東西,幾天下來省了幾千元。
歐洲游價位低了,但旅行社更狡猾了,還沒走出國門,僅在飛機場依靠兌換歐元就能賺一筆錢。這錢賺得很高明,很多游客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錢被坑走了。其實不少游客回國時,還面帶微笑感謝導游,讓我想起了范偉在春晚一個小品中的場景。此刻導游也很開心,心里肯定在想“謝謝你們,在歐洲把錢花光了。”
還好,歐洲風景很美,美得像畫一樣,潛規則都淹沒在美景中,但愿每一個潛規則都能令人覺得值得。
文/圖 本報記者(A4~A5版圖文版權所有,未經信報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