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王舍人鎮冷水溝村一戶以散養為模式的奶牛場內,農戶正在喂養奶牛。 記者劉敏 攝
鮮奶吧 記者張丹丹 攝
□本報記者 張丹丹
提一堆瓶瓶罐罐,每天出門打牛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場景,在市區一部分小區重現。打著“牧場直供奶”的旗號,鮮奶吧模式快速走俏。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大小百余家鮮奶吧,在濟南街巷遍地開花。
然而相關資料顯示,濟南百余家鮮奶吧中,辦理了營業執照的只有5家。奶源是否來自牧場?乳品質量是否合格?技術能否讓人放心?9月中旬至今,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現狀】
打著“牧場直供奶”賣高價
500ml杯裝牛奶,鮮奶吧售價8元,換算成500ml袋裝奶,價位僅在4元左右。同樣都是牛奶,憑啥身價翻番?鮮奶吧老板說,賣點就是個“鮮”字!
佛山苑一家鮮奶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奶是牧場直供的,賣的是當天新鮮的奶,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所以賣高價。然而記者詢問牧場的具體位置時,工作人員含糊其辭,說“應該是歷城的,這只有老板知道”。
在其他鮮奶吧,情況大同小異。“牧場直供奶”成為其一致的口徑。至于牧場究竟在哪、直供是怎么供來的,這一點沒人能說清。“我們有固定奶源,但具體地址是秘密。如果你確定接手,簽約后再告訴你。保證不虧本,放心就行。”一位正轉手店面的老板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鮮奶吧價位有兩種:8元錢一斤和10元錢一斤。老板宣稱運來的鮮牛奶會由奶吧巴氏消毒,至于是否有抗生素、菌落總數多少、三聚氰胺含量等指標,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只說“沒事,放心就好”。
【舉報】
鮮奶吧用的是“抗奶”?
9月中旬,一名市民自稱知悉內幕,稱歷城一牧場銷售“抗奶”,低價賣給某品牌鮮奶吧。
所謂“抗奶”,全稱“抗生素奶”,是奶牛養殖的行話,指的是服用抗生素奶牛產下的奶。按照現行的規定,“抗奶”是不能食用的。“奶里有沒有抗生素,光憑肉眼看不出來,必須得用儀器檢測。大廠子做不了假,收來的奶全都送檢,只要查到‘抗奶’,整批奶全部退貨。鮮奶吧沒有儀器,檢測不出來,‘抗奶’賣得便宜,他們有協議。”舉報人說。
按照他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王舍人某牧場。老板王先生告訴記者,他與被舉報的品牌有協議,向其連鎖店提供奶源,該品牌在全市有十幾家連鎖店,有的自己上門提貨,有的要求牧場配送,基本都是一天送一趟。
談及如何收購牧場“抗奶”,王先生立即拒絕,“不行!不行!‘抗奶’不能賣。”
【爆料】
大部分奶農表示“抗奶”喂犢
王先生說,就在記者到達的前一天,有關部門剛來抽檢過,檢測抗生素就是其中一項,“‘抗奶’不能給人,我們都喂給小牛了。”
他告訴記者,牧場有300余頭奶牛,日產量在5000斤左右,鮮奶吧用量約1000斤、單店用80斤-150斤不等,送貨上門賣2.5元一斤、自己提貨賣2.2元一斤,“抗奶”是不出售的。
“一天要擠兩次奶,有的牛可能會發炎,治療需要抗生素。一般來說,服用抗生素3天,儀器都能檢測出來。”王先生表示,抹藥的牛會單獨住,擠奶也是單獨的,不會摻到正常奶中,“‘抗奶’難發酵,做不成酸奶,做成普通奶,口感略苦,查出來得不償失。買‘抗奶’其實不劃算。”
隨后記者聯系了多家牧場。有一小部分農戶反映,某大廠收購“抗奶”,收購價2元一斤,與普通奶一樣價。但大部分人表示,自家的“抗奶”喂了牛犢,“人不能喝‘抗奶’,小牛喝這個沒事。”
【揭秘】
多數鮮奶吧的奶源是“偷”來的
“抗奶”危害人體,小牛就百毒不侵了嗎?省農科院專家孫建全說,用藥奶喂小牛,小牛會變成藥牛,“抗奶”不能喂牛,全部作廢才行。摻有“抗奶”的奶口感差異不大,單憑口感來鑒別不能排除“抗奶”。
9月25日,記者以奶吧經營者身份來到冷水溝奶牛小區。這家小區有十幾家奶牛養殖戶,為佳寶、維維、伊利等大廠供奶,也是許多鮮奶吧的秘密基地。
“我們跟大廠簽了約,擠奶廳是大廠建的,擠出的奶當場收購。如果是鮮奶吧用奶,只能私下留一頭牛,人工給你擠出來。”當地農戶說,小區不少人這么干,偷偷賣給鮮奶吧,大廠按1.5元一斤收購,給鮮奶吧能賣到2.5元一斤。
“偷”的奶質量怎樣?“沒問題!你放心好了!”農戶拍著胸脯說,“你看中哪頭牛,就給你留哪頭。全是干凈的好牛,質量你不用擔心。”
蛋白質、脂肪含量如何,牛奶是否有抗生素、菌落總數多少、三聚氰胺含量如何?記者問能否提供這些數據,農戶撓著頭犯了難,“我們沒有設備,這種指標真沒有。”
【調查】
五證齊全的牧場并不多
奶牛養殖戶說,“檢測蛋白質、脂肪的設備好幾萬元,檢測抗生素的設備好幾千元,大型儀器也要十幾萬元,我們買不起,也沒必要買。”
自產牛奶沒有認證,小奶源地見不得光,困住養殖戶的不僅是資金,還有偷偷摸摸的身份。在一家大型養殖基地,老板大方曬出“五證”:鮮奶供應證、衛生許可證、防疫合格證、經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牧場向鮮奶吧供奶,這5張證是基本的。沒有這些證件的是‘偷’奶來賣的。”
這位老板說,在濟南市范圍內,五證齊全的牧場很少,在王舍人這一片,朱家莊有一家、冷水溝有一家,“全市不超過 10家,其中多數是大廠的,供應鮮奶吧的很少,過半鮮奶吧的奶是‘偷’來的。”
隨后,記者前往冷水溝。在當地數十家牧場中,只有一家證件齊全,那家牧場是伊利的,不從事鮮奶吧生意。其他養牛戶手中只有防疫合格證,“沒有鮮奶供應證,運輸可能不達標。南全福有家賣鮮奶的,夫妻倆用塑料桶運奶,不按冷鏈要求運輸,落菌數肯定有問題。”
“即使牧場五證齊全,問題依然存在。”省農科院專家孫建全說,鮮牛奶收購上來后,品質檢驗極為重要,大型企業有把關能力,鮮奶吧沒有檢測設備,如同“空門大開”。
【亂象】
兩萬元買套設備就能開店
開鮮奶吧有啥條件,質量是否無法把關?記者以加盟者的身份,咨詢了多家品牌鮮奶吧。
“兩萬元一組,6件套設備,店面40-50平方米基本就夠用了。購買好設備后,你可以來學習,兩三天就能會了。”濰坊市一鮮奶吧銷售經理說,他們主要是做設備的,包括一臺巴氏消毒機、一臺酸奶機、水槽、冰淇淋機、蛋撻機和一只儲奶罐。
“只要是鮮牛奶,自己把好衛生關,問題應該說不大,犯不著再檢測。”他說。而那些搞加盟的品牌,則承諾可以提供當地奶源,“你要的證件不一定有,但牛奶的質量可以放心。”
銷售經理們說,用來做鮮奶的儀器中,最關鍵的就是巴氏機。不同品牌報價各不相同,同樣的處理容量,便宜的七八千元,貴的要兩萬元。問及巴氏消毒機的品牌,銷售經理稱“我們沒有牌子,是廠家定做的”。
隨后,記者在網上輸入“巴氏消毒機”,報價從3000元至數萬元不等。
【說法】
鮮奶吧亟待行業規范
“所謂‘鮮奶’,就是我們常說的巴氏奶。原料奶存放有局限性,要密封在0℃-4℃內,保質期不超過24小時。生產合格的巴氏奶,對硬件要求非常高。投資規模數千萬,大廠都可能失誤。鮮奶吧的運營有些兒戲。”孫建全說。
他認為,鮮奶吧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設備不過關,生產設備簡單,運輸沒納入監控,清洗條件較差;二是原料奶沒監管,產品標菌難保障,流通中監管留白,僅靠牧場口頭承諾,不能確保為“放心奶”。
同時,與合作牧場類似,大批鮮奶吧證件不全。截至2012年8月下旬,濟南市工商局數據顯示,濟南市辦理營業執照的鮮奶吧只有5家。
據悉,濟南市已經擬定鮮奶吧管理規定草案。鮮奶吧奶源質量安全監管由畜牧獸醫部門負責,設備布局、工藝流程的審核由質監部門把關,現場銷售涉及工商部門。如果店內有桌椅提供餐飲服務,則需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下發相關證件。
“牛奶能不能放心,不是僅靠拍胸脯。流通中沒有監管,總會有人鉆空子,有問題行業就毀了。從奶農的角度講,鮮奶吧能賺錢,我們希望它能長久地發展起來。”一位牧場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