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10月11日電 (徐曼曼)長假過后,不少出游的人們紛紛在網上曬曬自己的開支。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這個假期出行的成本較高。據全國假期辦8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雙節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游客4.25億人次,比2011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0.9%,實現旅游收入2105億元,比2011年“十一”黃金周增長了44.4%,游客人均花費支出495元。
旅游收入增長四成,讓人不得不關注這其中游客的各項開支究竟包括哪些?是高還是低?近日,春秋旅游的總經理肖潛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中國的旅游價格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此言一出,引發網友一片嗆聲。有網友感慨,聽見如此觀點真是“傷不起”。
? 近日,有媒體統計了游遍5A級景點的門票花費:按旺季(或黃金周)票價計算,一個人要花19085元(其中部分景區票價里包含了必付的觀光車費等)。另有“園中園”收門票1064元,索道、觀光車、游覽船票等交通費合計2387元,兩項相加有3451元。總開銷最終高達22536元。如此高額的開銷讓很多人直呼“玩兒不起”。中國的旅游價格究竟是高還是低呢?國外的旅游價格又是何種情況?
? 記者通過對比國外景區的門票價格,發現中國景區門票價格相比而言仍然高出一大截,一些景區的門票價格甚至高達兩三百元。同樣是自然景觀,加拿大邊境的尼亞加拉瀑布免費,日本富士山免費,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12美元/人(約75.6元),而中國的安徽黃山230元/人,湖北武當山240元/人;同樣是人文景觀,自由女神雕像門票免費,法國羅浮宮8.5歐元(約70.5元),俄國克林姆林宮150盧布(約45元),泰國的大皇宮對泰國人和留學生免收門票費,而故宮博物院60元/人,周莊古鎮景區100元,河南龍門石窟景區120元。除了高額的門票價格,節日期間,國內機票、住宿等成本也一路看漲,導致節日出游價格普遍上漲兩三成,一些熱門線路價格甚至趕超境外游。有媒體報道稱,去迪拜住五星級酒店的六日游,居然比去九寨溝的五日游還便宜了3000多元。
景區價格雖高,但國內的旅游體驗卻差強人意。按照春秋旅游總經理肖潛輝的本意,大打“價格戰”對游客來說是不負責任的,低廉的價格不能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出游體驗。但網友認為,高價下出行體驗仍然很差。在剛剛過去的長假中,很多景區都是人山人海,故宮、周莊、西湖等地在長假期間的游客人數都超過了最佳接待人數,中山陵景區甚至持續多日保持在最佳接待量10倍以上。更加令人遺憾的是,由于華山景區內提供的中巴車運力不足,導致景區遭遇了極為嚴重的旅客滯留,甚至出現了捅人事件。
除了價格上和體驗上的差異,國內景點和國外景點還有制度上的差異。首先,國外景點多實行預約制。如果不提前預約,很多景點是不向沒有預約的游客出售門票的。而國內景點多是“門票經濟”思維,只管低頭賣票,不管景區容量,導致長假期間很多景區的“爆棚”。其次,國內很多景區采取的是自負盈虧的,追逐經濟利益成為第一目標,類似峨眉山這樣的風景區如今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今年峨眉山A的半年報顯示,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48.02%,這家公司去年僅客運索道收入就達2.4億元,毛利率高達80.42%。
拋開旅游成本的高低不談,高成本下仍不能享受到好的體驗質量,讓游客的心情大打折扣。如此旅游,對游客來說,到底是得到休息,還是更沉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