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 記者 張夢芯】德國1萬多名兒童集體腹瀉,德國媒體稱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校園食物中毒事件,罪魁禍首是來自中國青島的冷凍草莓。然而,對于該批次草莓所攜帶的諾如病毒,業內人士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報道,9月底,德國柏林等地區1萬多名小學生和托兒所的幼兒,在學校食堂用餐后,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雖然調查結果仍未公布,而且德國也無法證實對草莓的懷疑,歐盟委員會8日稱,德國小學生因吃了中國進口的冷凍草莓而發生食物中毒。隨后,德國官方在部分患者體內和一批冷凍草莓樣本中檢出“嫌疑犯”諾如病毒。
有德國媒體在報道中指出,從中國進口的草莓來自青島,這些草莓6月中下旬被采摘后,由青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凍和包裝。經過一個月的水上航行后,7月底抵達漢堡港。現在還不能肯定是這批中國草莓導致學生食物中毒,也不清楚草莓在哪個環節被污染。
事實上,事情發生后,德媒普遍強調這批冰凍草莓從中國進口,不少人還質問德國兒童餐為何用中國來的便宜“有害食品”而不用德國貨。同時,有德國專家指出將此次暴發歸咎中國出口食品不妥。因為出口冰凍草莓的整個過程環節較復雜,德國官方目前還沒有發布正式調查結果。
那么,該批次草莓所攜帶的諾如病毒,是來自原產地中國,還是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存儲不當而造成的呢?
據中國駐德使館商務處參贊孟繁壯介紹,我國冷凍果蔬是中國傳統出口產品,一般均經過嚴格檢驗檢疫方可對外出口。除德國外,近期中國國內、其他國家包括其余歐洲國家,并未發現因中國冷凍草莓導致的食品中毒事件。
相關人士指出,出口德國的草莓,只有該批次發現被感染,其它批次并未發現這種情況,這說明有可能不是在原產地和加工過程中發生的。
那么冷凍草莓在源頭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山東是我國草莓生產大省和出口大省,而青島市的冰凍草莓年產及出口量極為突出。青島一位專門從事草莓出口的業內人士對環球網記者指出,按照行業的規定,出口歐洲的產品均要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這意味著出口的草莓,從草莓的秧苗、育苗技術、生產技術到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最終的質量要求都有嚴格規定,冷凍食品出口程序嚴格,出現問題的幾率很小。
上述人士告訴環球網記者,即便病原體真的來自草莓,也不能斷定它和原產地有關系。草莓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遭受污染。出口的草莓均使用冷凍的集裝箱,船運公司會將集裝箱的溫度嚴格控制在零下18℃以下。如果草莓變質,接貨方就會第一時間發現。
另外,“德國之聲”5日報道指出,導致本次學生感染腸胃病的一大原因是提供冷凍食品的食堂沒有將其在出售前完全加熱。冰凍草莓是容易感染病毒的,生產加工環節很重要。如果只是讓冷凍草莓自然化凍或者略微加熱的話,并不能消滅所有細菌。這和草莓以及草莓原產地本身并沒有關系。
另據記者了解,諾如病毒以腸道傳播為主,在人體外生存能力極強,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空氣等傳播,很少數量就可引發感染。絕對保證新鮮食品上沒有諾如病毒是不現實的,產自西非或者德國當地的草莓也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