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長沙10月13日消息(記者張毛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來自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方網站的消息,該局已注銷南山奶粉生產商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南山奶粉事件發生在今年7月20日,廣州市工商局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他們對市面上銷售的乳制品以及奶食品的抽查結果,發現由湖南省長沙市亞華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問題比較嚴重,五個批次的嬰幼兒奶粉中都檢查出含有黃曲霉素M1。這件事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后廠家發表了致歉聲明,表示要召回全部問題產品,同時暫停生產。在三天之后的7月23日,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宣布,奶粉中含有黃曲霉素的原因是奶牛在喂養過程中食用了被黃曲霉素M1污染的飼料。
南山品牌的奶粉在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做到全國同行業第三交椅上。9月27日,湖南省技術監督局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于注銷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的公告》,主要內容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注銷程序管理規定》、《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等,決定對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予以注銷,被注銷的證書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一并停止使用。
相關背景:
黃曲霉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菌絲生長時會產生毒素,產生的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侵染合適的寄生體,產生黃曲霉毒素。此次奶粉中涉及的黃曲霉素M1就是其中的一種,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一般來說,黃曲霉素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一般會在發霉的花生、大豆、玉米、大米等糧食中出現,在濕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曲霉毒素的幾率最高,奶粉中被檢測出黃曲霉毒素超標最有可能是跟生產原奶的奶牛飼料發霉變質存在關聯。
按照我國的規定,在乳及乳制品中,黃曲霉素最高限定值為每千克0.5微克;在國外,美國有關法律規定人類消費的牛奶中含量不能超過每千克0.5微克,其他動物飼料的含量不能超過每千克300微克;而歐盟的標準是原奶、熱處理奶及加工奶產品M1限量為每千克0.05微克,嬰兒食品包括嬰幼兒奶粉中,M1限量為0.025微克。
另外,食用油也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B1,標準規定每千克中應小于等于10微克,如果食用油中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超標,一般都是因為花生原料霉變,可能是花生在種植、運輸者儲存過程中由于天氣濕熱發霉而造成毒素的生長繁殖,這也說明相關企業在生產時沒有嚴格挑選花生原料和進行相關檢測,沒有采用精煉工藝或工藝控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