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奶粉價格一漲再漲,凸顯了消費者對國內視頻安全的擔憂。(CFP/圖)
■新快報記者 邱春燕 見習記者 柯強
盡管奶粉經銷商及消費者都指出,包括雅培、惠氏、多美滋、雀巢、美素及特福芬等品牌洋奶粉,都存在海外價格明顯低過中國市場價格的情況,但這一指責不但未令洋奶粉生產商在價格上更“收斂”些,反而在這幾年一漲再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3年來,包括美贊臣、多美滋、惠氏、雅培、雀巢五大洋奶粉先后以包裝升級、新品上市為理由,已累計漲價超過50%,部分品牌漲幅已高達60%。而伊利、貝因美的國產品牌奶粉則連續幾年保持一定的價格區間。
市場現狀:洋奶粉年年漲國產奶粉不敢漲
“目前國產品牌奶粉均價以在150-180元/罐區間為主流,而國際品牌在150-230元/罐區間為主流。但今年以來,價格較低的國產奶粉反而一直未敢漲價,而1段奶粉原本就在200元以上的洋奶粉則先后漲價,漲幅高達10%左右,相當于每罐漲了20元左右。”業內人士還表示,即便如此,惠氏、多美滋等洋奶粉還是呈現兩位數增長,而伊利等幾個國產品牌在銷售量上呈現下降。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陳連芳表示,洋奶粉之所以價格高但仍能“一漲再漲”,首先是剛性需求,廠家看準了消費者不會因為嬰幼兒奶粉價格高而不買。第二是國內的乳制品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給“洋奶粉”價格上漲的機會。最后,一旦認定小孩食用某品牌后家長很少愿意更換。
業內看法:中國已成全球奶粉價格最高國家
“中國的確已經成為全球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對于海內外洋奶粉存在較大價差的情況,德國第一大奶粉品牌、歐洲銷量排名第八的德國喜寶奶粉公司董事長Stefan Hipp如此表示。Stefan Hipp 告訴記者,相對中國市場的洋奶粉價格體系,洋奶粉在德國的銷售價格的確比較便宜,這是因為在當地可以由廠商直接供應給零售商,而在中國根本不可能實現廠家直供,必須經過經銷商等的分銷。作為進口食品,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需要加上所得稅及分銷成本等費用,這都會直接拉高進口奶粉的價格。廣東省乳業專家王丁棉對此卻表示,營銷成本增加只是洋奶粉在中國價格虛高的一方面原因,近兩年來“洋奶粉”不斷提價,漲價理由無非是“配方升級”和“成本上漲”,但是同一品牌洋奶粉在全球往往是采用一致的研發投入、加工工藝和奶源,為何配方都升級甚至配方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銷售價格就要比歐盟甚至東南亞市場貴得多呢?至于所謂的成本壓力,今年1月份至今,進口奶粉原料都是30000元/噸-31000元/噸,這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作為奶粉原料之一的糖也沒有漲價,由成本導致的漲價壓力又從何而來呢?“說到底,還是洋奶粉在市場上本身就占據了銷售優勢,不怕價格高了沒人買,甚至于還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價格高才代表營養高,價格低了反而產品落后的印象。”王丁棉稱。
消費觀察:一罐奶粉進口成本僅增80-90元
盡管有奶粉業內人士表示,從嬰兒奶粉的成本構成看,銷售、財務和管理費用、所得稅等都會拉高洋奶粉在中國的銷售價格,但也有廣州消費者指出,自己曾通過國內網站找德國當地賣家直接代購當地正價奶粉,發現即便被代購賣家賺取一定費用且加上運費等,價格也僅為160元左右,比在廣州超市購買便宜整整一半。“我在吉之島買的德國原裝進口特福芬有機嬰幼兒奶粉二段,一罐要318元,但是通過淘寶找的德國當地代購,一罐才160元左右,就是代購賣家也同樣是要賺取利潤的,而且過關等運輸費用也是賣家出,為什么就能便宜一大半呢?”廣州媽媽陳女士向記者提出質疑。記者登錄特福芬奶粉的德國官網后發現,特福芬有機嬰幼兒奶粉2段的價格僅僅為9.95歐元,按照現行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價格僅僅80.6元/罐,也就是說,陳女士購買的特福芬二段奶粉,僅比當地成本增加了80元左右。對此,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進口小罐成品奶粉增加的成本主要為海關進口關稅和檢測費,這兩項大約占到原售價的28%-30%。除此之外,如果奶粉長期積壓在口岸不運走,可能會產生少許的停倉費用。而即使加上運費等費用,一罐重量為850-900克的進口成品奶粉,比起大洋彼岸,增加的成本也僅為80-90元。
相關新聞
加強在華研發能力雀巢將再建兩個研發機構
新快報訊記者邱春燕報道昨日,雀巢公司宣布,將在中國再建兩個研發機構,以加深對中國消費者、配料和當地飲食的了解,并為亞洲等地區業務提供技術支持。記者獲悉,這兩家新的研發機構設立在雀巢去年先后收購的東莞徐福記及廈門銀鷺。
雀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雀巢在廈門的研發機構主要側重于即飲飲料的專業研究,并支持其去年收購的即飲花生牛奶、即食米粥生產商銀鷺。而位于東莞的研發機構則將專注于烘烤產品,并將與中國最大的糖果生產商徐福記繼續緊密合作。記者同時獲悉,在此之前,雀巢已于2001年在上海已建立在華的首家研發中心,當時是為支持與其1999年收購80%股份的太太樂雞精,目前則增加了開發“家庭外”餐飲產品(如酒樓等餐飲渠道)和冰淇淋等業務。加上2008年雀巢在北京設立的在華第二家研發中心,雀巢將在華擁有4家研發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