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耐克“雙重標準”須填國標洼地
同一款耐克籃球鞋,在國外銷售的雙氣墊到國內變成了單氣墊,耐克為自己的“雙重標準”支付了487萬元的罰款———北京市工商局近日首次對外披露上述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這也是工商部門針對企業“雙重標準”開出的首張罰單。
參與“經濟參考微話題”的博友們紛紛表示,支持監管部門的處罰措施。有博友指出,除了耐克,不少國際品牌都在中國市場搞“雙重標準”。根治洋品牌管理“南橘北枳”的壞毛病,關鍵在于完善監管制度、健全法制和填補國內標準“洼地”。
處罰耐克“大快人心”
博友們紛紛指出,這不是耐克公司第一次搞“雙重標準”。
“耐克太過分!”博友“肖颯律師獅姐”指出“以前發現過類似情況。同事在美國買回的耐克系列與國內同款耐克鞋,鞋底明顯不同。為何要差別待遇,歧視咱們?”博友“恰恰的舞步”也表示,“難怪我女兒說(在國外)買的耐克鞋舒服多了,還以為是心理作用!
洋品牌在中國搞“雙重標準”更是屢見不鮮。
博友“羅萊波”斥責道,“日本貨、美國貨……實行雙重標準的洋品牌不僅是耐克。俺國遭洋品牌‘狗眼看人低’久矣多矣。食品、服裝、汽車、電子產品,眾多洋品牌企業從產品質量到技術標準,從售后服務到危機處理,早被發現搞‘雙重標準’,即對本國或歐美優、高、快,對中國則劣、低、慢!
被洋品牌歧視對待已久的中國網民不禁為這張遲來的罰單叫好。用博友“日月星辰-辰”的話說,工商部門做了件“大快人心”的事兒。博友“梁曉光”表示“支持北京工商部門針對耐克搞‘雙重標準’進行處罰,打擊這些洋品牌歧視中國人的囂張氣焰。”
更有不少博友鼓勵監管部門再接再厲。博友“地中海波斯貓”認為,對耐克公司罰得太輕,不足以讓他們銘記且警示別的商家,別把中國人都當冤大頭。博友“有個大叔的名字叫唯一”指出,搞雙重標準的洋品牌多著呢,一個個都要罰,讓它們長點記性。
寬松監管慣出惡習
“導致雙重標準的根源是什么?”博友“墨鏡晨露”問。許多博友在為重罰叫好之余,也在思考究竟是誰慣出了國際品牌搞“雙重標準”的壞毛病。
部分國內消費者的“崇洋”消費觀或許是原因之一。博友“過眼云煙yjrLOVE”評論稱,“都喜歡去追別人的牌子,沒成想,被人一直欺騙著,看來,我們真的該好好審視自己的消費觀了!辈┯选吧彙苯ㄗh,消費者應學會審視國外品牌,學會正確的消費觀。
國內標準滯后是另一只推手!拔覀兊南嚓P標準不健全或低于他國!辈┯选安羁跉狻睆娬{“人都是需要約束的!
更多博友則認為,國內寬松的監管環境催生跨國公司內外有別惡習。
認證資料顯示為“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的新浪微博用戶“王永”寫道,“為什么跨國公司一到中國就‘變質’,動輒在商品、產品質量和生產上搞雙重標準?首先,行政監管力度太弱,基本上民不舉官不究。其次,違法成本過低。我們的很多處罰只有歐美的幾十分之一,算是毛毛雨。第三,是消費者縱容。歐美人如發現問題,馬上封殺,說到做到!
多管齊下根治“雙重標準”
如何杜絕跨國公司“雙重標準”?博友“風雪狼獨行”認為,一方面要加強政府作為,告訴跨國公司中國法律有多嚴。另一方面要推進民眾監督,自主維權。
加強政府作為,關鍵在于完善監管制度、健全法制和填補國內標準“洼地”。博友“二人月月鳥”建議,要盡快完善市場監管制度和法律法規建設,以完備且嚴苛的制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另一方面,相關行業的國家標準修訂工作要與時俱進,防止因為存在標準“洼地”而給部分不良企業可乘之機。有關部門在執法時也應杜絕雙重標準現象,不能選擇性執法,無論是國外企業還是國內企業,只要違法違規就要依法懲戒。
推進民眾監督則需加強國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打通維權渠道。博友“瀟湘源人”表示,國人要懂得并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能并支持消費者采取法律手段維權。
(記者張小潔整理)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