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新業態沖擊傳統零售業 大把砸錢下能否扭虧還是未知數
昨日,天貓等多家電商發起“雙11”促銷大戰,有上萬網絡商家參與,由于參與活動的品牌與商品優惠力度較大,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戶的狂熱參與,單日交易額已創下超百億元天量。不過,蜂擁而來的消費者也造成網絡塞車嚴重,部分銀行的網銀系統甚至中斷。
這種單日沖高的“大戰式”營銷也引發業界反思,單純靠砸錢或價格戰的模式能否幫助眾多電商網站扭虧還是未知數。
而線上的戰火也燒到線下零售商。蘇寧國美等傳統零售企業采取“線上線下同價”等多種措施挽回人氣,而上周末廣州的百貨商場銷售額有不同程度增長。不過,業內人士預計,“雙11”促銷最終還是電商會收獲更大的成效。
文/ 記者薛松、李婧暄(除署名外)
昨日零時剛過不久,就有消費者不斷反映淘寶網[微博]絡擁塞的問題,一是網站頁面很難打開,點擊淘寶后卻看到頁面顯示:“我們的系統檢測到您所在的網絡對淘寶網的訪問請求過于頻繁,很抱歉,現在暫時無法處理您的請求,請您過一段時間后再來訪問。”
其次,用戶反映較多的還是支付系統的塞車問題。昨日,在凌晨就奮戰在一線搶購的潘小姐告訴記者,從凌晨開始,頁面就很難打開,尤其是淘寶付款的頁面根本就無法進入,更別說再從收銀頁面跳入其他銀行的網銀了。促銷還未持續1小時,天貓[微博]官方微博就發布公告:現在人流量巨大,部眾多消費者正在排隊等候付款,請大家稍微休息2分鐘。
這引起不少用戶抱怨,有的說:“一進入結算頁面就訂單加載失敗,無法支付,就在這瞬間,兩件商品已經失效,再刷新發現已經沒貨了”。有網友表示:“第40分鐘,招商銀行崩潰,第50分鐘,支付寶[微博]‘休克’。”
銀行:支付系統擁塞
是支付寶還是網銀問題待查
銀行的網銀系統也經受了較大考驗,昨日1時左右,支付寶就通知用戶稱:由于流量巨大,招商銀行的系統目前出現擁堵現象,建議用戶稍后再試或改用支付寶及其他銀行卡。另外,中國建設銀行的網銀也由于壓力導致系統一度出現宕機,用戶無法支付。
從昨日凌晨2時左右開始,支付寶頻頻發出微博稱:“目前,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支付通道基本已經恢復正常。為了減輕銀行的支付通道鴨梨,我們建議親們提前為支付寶賬戶充值,使用支付寶余額付款。”
昨日下午,支付寶CTO李靜明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天貓、淘寶和支付寶的系統都頂住了交易洪峰的考驗,但天貓和支付寶方面都出現了部分消費者“排隊等待”的情況。“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在頁面提醒方面有不到位的地方,導致消費者在‘排隊等待’時看到的提醒各不相同,比如有人看到的是自己需要等待的時間,而有人看到的則是‘系統繁忙’或者‘系統異常’等提醒。”
對于昨晚多位網友提出的多家銀行網上銀行出現癱瘓等問題,有業內人士如此解釋:如果數據發送出現死機,“這中間很難界定是支付寶方面搭建的平臺出問題還是網上銀行的問題。”
成本太高還是重視不夠?
此前每年的“雙11”都曾出現過銀行因為支付需求過大而出現故障的情形。一周前,支付寶舉行的充值送紅包活動中,多家銀行都出現系統繁忙導致消費者無法充值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支付寶公司還是各家銀行,從理論上講都是可以解決像光棍節大量的客戶同時發出買單指令而導致可能出現的線路擁堵現象,但是成本會非常高。
而有專家稱,包括支付寶、各家銀行在內的支付結算平臺除了提高硬件的容量、帶寬、運算速度等水平外,合理地優化客戶發出的結算指令的接受處理流程,也可以大大地提高結算的服務質量,“比如,一個8車道的高速公路,原來的收費站只有1個窗口,如果修建8個繳費窗口,并相應地劃出8個排隊的等候區,讓原來擁堵在一塊的排隊車輛有秩序地在8個隊列中等候,這樣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表示,在跟支付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中國的商業銀行內部的設備、系統、人員配置上要跟上支付企業的步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快遞高峰今日開始
個人訂單暫不攬收
電商交易量創新高 快遞能否Hold住成問題
本報訊 (記者索冬冬)有業內人士預計,“雙11”后賣家發貨帶來的快遞業務量高峰將于今日出現,快遞末端倉庫和配送的壓力開始顯現,建議消費者提前了解物流規則,做好錯峰收、發件準備。近兩日部分地區的天氣情況也影響到了物流配送,昨日京東商城[微博]公告稱在東北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物流配送受到影響。
未來幾日快遞迎高峰
在雙11前快遞公司紛紛提前備戰,數據顯示九大快遞企業在原有15萬多輛運輸車輛的基礎上,新增2.95萬輛運輸車,新增6.5萬名攬收派送人員。昨日中國物流與供應鏈聯盟理事黃剛預計,天貓“雙11”促銷產生6000萬件快件不成問題,目前80余萬快遞員投入戰斗,平均每人送75件,配送壓力并不大。但昨日多家電商企業公布的交易數據創下歷史新高,包括賣家、消費者都擔心物流能否“hold住”。
昨日圓通[微博]速遞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往年經驗,促銷第二日是賣家發貨的高峰期,接下來的幾天快遞公司則是要面對配送的高壓。
記者在該公司一處網點看到,由于是周日的關系,部分發往寫字樓等辦公場地的快件已經積壓,但發往全國各地的快件貨架上并無出現積壓情況。
昨日深圳的一位電商賣家表示,今年“雙11”,包括順豐[微博]等快遞公司都派駐工作人員在公司“蹲點”接攬業務,消費者下單后公司也會當日發貨,避免后幾日出現的高峰影響訂單速度。
昨日有消費者抱怨稱,自己想寄快遞,給多家快遞公司站點打電話都說沒空,快遞公司說現在都忙著“雙11”的大單,個人訂單要稍晚些才攬收。
昨日京東商城還公告稱,受雨雪天氣影響,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部分地區持續出現降雪天氣,在以上地區的配送業務受到影響,影響周期為11月11日~15日。
沖擊傳統零售業 能否扭虧還未知
“雙11”的洶涌成交量顯示了老百姓較強的消費意愿和較高的消費能力,這對拉動內需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不利的一面是,價格戰也造成電商銷售成本的增長,包括配送和營銷費用的增長,這對于急需扭虧的電商行業發展不利。此前,電商行業一直單純靠投資驅動,眾多電商網站盲目追求規模而陷入“錢景堪憂”,大量的錢砸進去后,只能靠拼價格來擴大流量。
從多家電商財務數據看,當當網[微博]第二季度凈虧損由上年同期的2840萬元增長3.3倍至1.222億元,公司解釋為營銷成本過高導致;唯品會2011年凈虧損1.07億美元,今年第二季度收窄至580萬美元,今年能否實現扭虧還是未知數。京東商城沒有披露財務數據,但有報道稱該公司預計2012年虧損20億元,甚至宣稱到2015年都沒打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