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氣溫驟降,早晚已經有了一絲冬天的感覺,有的市民已經穿起棉毛衫褲來抵御寒冷,商場內,今年最新款的內衣也已陸續上市。記者昨日發現,除了傳統的棉質內衣外,今年不少品牌還推出了號稱會發熱的保暖內衣,最貴的一套要賣到600多元。專家指出,這些產品中含有的各類“發熱纖維”并不是最新發明,如果要選購“發熱內衣”,應選購具有專用標識的產品。
本報記者 陳臻
發熱纖維種類多 價格最高是全棉的十多倍
記者昨日在第一百貨、新世界、東方商廈等商場內看到,冬日臨近,內衣柜臺的生意相當火爆。
第一百貨宜而爽專柜的工作人員表示,僅昨天上午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賣出了十幾套各式內衣。“有的年輕人雖然自己不穿棉毛衫褲,但會為長輩購買,一買就是好幾套。”
記者在各專柜前發現,在挑選內衣時,傳統的全棉材質依然是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講究一些的人會購買羊毛、羊絨等材質的產品,有時,營業員也會向顧客推薦號稱帶有“發熱”功能的內衣。這些“新款”內衣含有各種據說會“發熱”的材質。
“這套棉毛衫褲里加入了竹碳纖維,和加厚型的普通內衣相比要輕薄很多,但保溫功能一點也不差。”宜而爽的工作人員介紹,加入竹碳纖維后,一套內衣的售價就達到了300多元,而在一旁的三槍專柜,只要花七八十元就能買到一套全棉內衣。
除了傳統內衣品牌外,一些時尚服裝品牌也于近期推出了發熱內衣產品,例如優衣庫,就將99元一件的“發熱吸濕內衣”作為近期的主打產品。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愛帝、金利來、伊維斯等品牌都有“發熱內衣”產品銷售,但發熱纖維、面料的名稱卻不盡相同,包括“色拉姆”、“依克絲”、“美雅碧”等。這些內衣中,最便宜的和全棉材質的內衣價格相差無幾,多數產品價格在300-400元一套之間,最貴一套“色拉姆”面料的內衣售價高達1200多元,是普通全棉內衣的十多倍。
如何發熱 能到多熱 賣家自己也說不清
多家專柜的工作人員和網絡賣家向記者透露,雖然“發熱內衣”的價格比傳統全棉內衣略貴,但不少顧客仍然愿意為了它“發熱”的功能而額外花錢。但是對于這些內衣的發熱原理,大多數賣家自己也說不清。
“竹碳纖維會吸收人體散發出來的熱量然后發熱,不同面料層之間還有空氣囊,可以加強內衣的保暖效果。”在向眾多賣家咨詢的過程中,這已是記者得到的關于“發熱”最詳細的解釋。一家銷售含有“美雅碧”纖維的內衣的專柜工作人員更是直言,并不知道“美雅碧”究竟為何物,“保暖性能肯定比普通內衣要好,只要自己穿過了就會知道。”
記者觀察這些內衣的面料成分表后發現,多數產品的材質構成中并沒有新材料。例如優衣庫的“發熱吸濕內衣”,就由聚酯纖維、腈綸、氨綸等構成,其產品說明稱,該內衣采用了一種新科技,可以吸收人體散發出的水蒸氣,再將其轉化為熱能。記者在店內看到,具有該科技的衣物并不只有內衣,一些外套和手套、帽子等配件也有相同的科技。
在網店內,關于“發熱內衣”面料及發熱原理的標識就更加五花八門。一家金利來內衣專賣店內,一款男士內衣的品名為“色拉姆長袖”,但在其產品說明中,就變成了“含18.8%莫代爾纖維”,另一家“愛帝”專賣店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推薦了一款“莫代爾內衣套裝”,在其產品說明中,面料材質則是“棉”,分類則為“萊卡”。兩家網店的工作人員都稱,發熱內衣其實本身并不發熱,只是比普通內衣有著更好的保溫性能。
》專家說法
“發熱纖維”不是新產品 “發熱內衣”已有行業標準
目前,不少品牌都推出會發熱的保暖內衣作為產品中的新概念,但專家表示,這些所謂的高科技材質只是改變了傳統材質的某種性能或增加了某種性能,大部分屬于合成纖維或人造纖維,各類五花八門的纖維名稱只是商家的炒作和宣傳。
據介紹,“發熱內衣”中大多含有的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竹炭聚酯纖維是化學纖維或再生纖維,大多來自石油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這些材料早已被發現,并不屬于新發明。
例如“色拉姆”,其實是在化學纖維腈綸中加入了超微粒的陶瓷,使其具有發熱的效果,這種工藝已經被運用在很多新興纖維當中。“莫代爾纖維”是一種回潮率較大的材料,可以在吸收水分后將其轉化為熱量釋放出來,但羊毛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據了解,2010年,相關部門就已發布并實施了“吸濕發熱針織內衣”的行業標準,其中規定,“發熱內衣”最大升溫值最小為4℃,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最小為3℃。
真正的“發熱內衣”需要在包裝盒上張貼黑底黃字的“發熱內衣標識”,發熱纖維名稱、發熱效果及添加比例等都應明確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