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淘寶采用依托于交易量的信用評級制度,眾多小賣家為迅捷達到“鉆石”甚至“皇冠”的信用度,萌發新招:用真實的快遞單號“炮制”出逼真的虛假交易。由此,眾多專門交易快遞單號信息的網站隨行就市,并衍生出一條豐腴的灰色產業鏈。快遞業成為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又一“重災區”,并在近日引發一場“信息保衛戰”。
小小快遞單串起產業鏈
在互聯網上搜索“買快遞單號”,打著“出售當天真實快遞單號、快遞單號交易平臺”之類“招牌”的網站頗多,如“淘單114”、“淘單網”、“淘單8”、“單號網”等。不過,記者于11月9日上網瀏覽時,這些網站絕大多數已關閉。近日快遞單號買賣開始進入媒體視野,這類網站被曝光,只得“偃旗息鼓”。
記者查看一個單號交易網站“dh31.com”的網頁快照,只見此網站已有5328名會員注冊,總成功交易763293單,總成交金額1526586元。在網站公告中,該網站聲稱,其買賣的單號都是真實發貨的快遞單,購買快遞單的數量不限。
記者多方查詢發現,一個名叫“單號網”的網站,于11月9日尚能打開,只是已不允許新用戶注冊。網站在買賣單號的主業外,刊登了詳細的“刷信譽”“寶典”,諸如“防降權、防封店,讓你刷得放心、賣得舒心”、“揭秘淘寶二代監控系統”之類。而在網站的友情鏈接欄,鏈有“易淘寶互刷”、“刷寶客互刷”等刷鉆平臺,以及一些購買底單的網站。從買賣單號到刷鉆,乃至提供底單照片,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已清晰可見。“主要是一些淘寶小賣家在買快遞單號,刷鉆用的。”曾在淘寶開店賣過化妝品的黃明(化名)告訴記者。“淘寶的搜索規則以前是根據商品的成交人氣來排,后變成綜合賣家服務質量和成交人氣來排名。成交人氣一直很重要。小賣家只得刷銷量,刷出人氣和信用,以圖升到鉆石、皇冠賣家。”“前幾年,淘寶審核比較松,要制造銷量,只要找人拍下來,賣家不用發貨,關閉交易,但一筆交易記錄就有了。虛假交易多了,淘寶開始嚴查,商品拍下來,必須付款,后又要查發貨的快遞單號,買賣單號就此發端。”黃明坦承,他自己就買過單號,買單號有不少講究:不能買淘寶發貨的快遞單,以免淘寶核查時與真實發貨的賣家“撞車”。最好是買尚未掃描進系統的單號,這樣可以在自己在淘寶上填寫發貨單號之后,單號才掃描進快遞公司官網,時間節點更為契合,交易更顯逼真。
要完成整個交易,買單號只是第一步。黃明告訴記者,賣家填寫發貨單號后,還要找買家“付款”(當然是假的),一兩天后確認收貨,并給出好評。“這就要用到刷鉆平臺,賣家在刷鉆平臺上‘發任務’,找人‘接任務’。根據快遞單上的收貨城市,尋找當地有效IP地址,配合完成交易。”
至此,一筆貌似真實的空殼交易大功告成。不過,產業鏈上還有一個“補漏”環節:提供底單照片。當淘寶對快遞的真實性發生懷疑時,有網站可根據淘寶賣家提供的信息,在空白快遞底單上手工填寫,并拍照傳來,敷衍淘寶檢查。這樣的服務,一般每次收費2元。
記者查知,底單照片并不需專門購買,提供底單照片是一些單號賣家的附加服務。一家經營單號買賣的淘寶店鋪就聲稱:“如寶貝降權,我們免費提供底單。”
看似“錙銖小錢”的快遞單號買賣,聚沙成塔,也形成了頗為豐腴的利益鏈。在現已關閉的“淘單114”,購買、發布一個信息,積分通常不超過10分,而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積分的發布者頗有人在。網站自身則通過收取服務費獲利:該系統對代理及VIP會員收取5%的服務費,對普通會員收取10%的服務費。
快遞員乃泄密渠道之一
單號交易平臺并非唯一的“專營店”,不少淘寶小店鋪也經營單號的買賣。與大網站在“媒體風暴”中紛紛歇業相比,淘寶店鋪卻鮮有波及,買賣如昔。
10日,記者在淘寶上找到一家賣單號的店鋪,店鋪稱,提供當天尚未掃描的新單,當晚開始有物流跟蹤,官網可查,真實有效。且絕對不是淘寶上的單號,保證只在淘寶上出現一次。對這樣的單號,每張賣1元。客服且明確告訴記者,有今天的新單,上午10點出單號。
記者還注冊了一家刷鉆平臺,馬上就有客服在線聯系記者,該客服稱,他們會免費提供一些快遞單號,但都不是當天件,建議記者“最好向當地快遞員購買當天單號”。記者詢問免費提供的快遞單號的來源,客服道:“我們天天在物流公司那邊取數據,都是真的單號。”由于單號已過期一兩天,快遞公司對這些信息免費提供。
顯然,快遞公司員工是泄露單號的來源之一。上海某快遞公司的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賣單號確有發生,有人跟我們要,就賣幾張唄,我們也不知道派什么用場,錢很少,買包煙抽抽吧。我們不會主動去找買家,都是一次性生意。這種事在快遞員里也不普遍,沒人專門做這個,讓公司知道,飯碗馬上玩完。”
不過,快遞公司管理層并不認同“快遞員泄密說”。圓通[微博]公司一位管理層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公司基本沒有出現販賣單號的情況。但還是要警惕,這對一些員工來說是個誘惑,應該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這事我們一直在做,今后還要加強。”
11月9日,申通[微博]快遞在官網發表聲明稱:“經自查未發現我公司有泄露客戶的信息的情況。但是,我公司對客戶信息泄露事件表示十分關切,……我公司將與相關電商溝通,再次簽署客戶信息保密協議,杜絕一切可能發生客戶信息泄露的渠道。加強對接觸客戶信息員工教育和管理,制定嚴格的處罰制度,如果發現有快遞員泄露客戶信息的行為,一經查實立即開除;情節嚴重者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淘寶信用評級催生泄密
還有別的泄密暗道。每天有批量快遞件發出的公司、電商網站,都是可能的泄密口。一則在網上求購快遞單號的帖子稱,自己希望尋找的理想出售方即包括:“公司每天負責發快遞件的職員、快遞公司的業務員和拍拍網店。”
號稱“全國最大真實快遞單號平臺”的“淘單8”網站,其客服人員解釋單號來源,稱“我們的合作商戶在京東、一號店等網站有店鋪,這些單子是從來沒在拍拍或者淘寶出現過的,絕不會因為快遞單號的問題而出現降權的情況。”
此外,也有不少被泄露的信息是快遞公司“錄入外包”造成。
快遞單號買賣,事實上已觸犯相應法律。根據2009年2月公布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也禁止快遞企業和快遞員違法泄露在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據悉,針對快遞單泄密事件,警方已開始追蹤和偵查。
“刑法相應法條比較籠統,應出臺相應司法解釋,對‘情節嚴重’進行具體界定,便于法院實務操作。一定要有數量的規定,比如販賣了多少條信息、達到多少金額、涉及多少人員等,盡量細化。在泄密很難杜絕的情況下,我認為在一定階段內,可以在量刑范圍中從嚴量刑,達到警示目的。”上海杜躍平律師建議。
“泄密不是沒有法律規定,問題在于侵權的成本比較低,受害者維權的成本很高,取證過程也非常難。”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董正偉律師則對記者表示。
董正偉認為,申通公告中聲稱要采取的做法難能真正杜絕信息泄露。“快遞公司、電商等目前只是在媒體壓力下做個積極回應的姿態,過后可能一切照舊。其實,快遞單泄密的真正原因,應歸結于淘寶的信用評級制度。”
董正偉稱,“淘寶評鉆石、皇冠的這一套信用管理制度,大有問題。在淘寶上,賣得越多越顯誠信,這就驅使淘寶賣家買快遞單號來刷信用。京東、當當、拍拍的賣家少有買單號的,就很說明問題。”
對此一輪“泄密風暴”,淘寶網[微博]日前表示,以淘寶網現有的技術監控,早就可以對利用單號炒作信用的行為進行甄別和打擊,做到完全杜絕。
“不是技術監控的問題,監控技術再好,也一定會有作弊破解的辦法。最根本的是,‘鉆石’、‘皇冠’這種評級制度造成了嚴重的刷鉆行為,應予取消。別的電商都沒有采用這套制度。”董正偉稱。 (《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