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質監局:酒鬼酒檢出塑化劑 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目前白酒國標中并無涉及塑化劑指標
白酒塑化劑風波擾攘三日之后昨日出現了新進展。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其官網上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11月21日向質檢總局報告,經湖南省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50度酒鬼酒樣品進行檢測,截至目前檢驗結果,其中塑化劑(D B P)最高檢出值為1.04m g/kg。
目前,白酒國標中并無涉及塑化劑指標。
兩大協會觀點互掐
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檢測結果僅比此前天祥集團的檢測報告中D BP的數值低了0 .04m g/kg。質檢總局在官網中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已經督促企業查明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因,認真進行整改。
面對此次行業集體的風波,中酒協和中食協兩大行業協會的觀點卻出現了戲劇性的反差,這令這起風波增添了更多迷霧。中酒協在19日的聲明中提到“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 g/kg,最低0 .495m g/kg,平均0 .537m 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不過這遭到了中食協秘書長馬勇的炮轟。馬勇向媒體指出,文中稱白酒產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劑成分,這和其檢測的情況出入比較大。2011年5月中國臺灣地區發生塑化劑事件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也對白酒產品進行過檢測,但沒有發現塑化劑超標。
那么所謂的全面測定共測定了多少款白酒?相關的檢測報告是怎樣的?“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兩者含量的差異有多大?都涉及哪些品牌?這些問題仍讓人有所疑惑。
此外聲明中還提及:“目前,全國白酒重點企業的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指標均低于食品標準值。”而這同樣存在令人疑惑的地方。這些重點企業包括哪些?塑化及指標含量均低于食品標準值,這個所謂的食品標準值指的是哪個標準?南都記者20日曾撥通中酒協秘書長趙建華的電話,不過其僅稱網上能找到,讓記者可自行在網上查找便不再回答記者的其他疑問。昨日記者再次撥打其電話,不過一直未有人接聽。
白酒塑化劑限量標準之惑
據了解,衛生部曾簽發《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下簡稱《食品殘量函》)。文件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中幾種與塑化劑相關的成分,如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 EH 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 IN 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 g/kg、9.0m g/kg和0 .3m g/kg。
如果以此標準來算,酒鬼酒昨日被公布的檢測結果毫無疑問是超標的。不過,目前而言業界對白酒中塑化劑含量是否有問題,是否就能以此作為標準仍有很大分歧。一知名的白酒技術專家程曉向南都記者稱,這兩天收到大量企業表達困惑的電話。“大家困惑的地方集中在《食品殘量函》是對食品D B P限量的標準,白酒國標中并無涉及塑化劑指標,此限量是否真能作為白酒的標準。第二,中酒協聲明中高檔酒塑化劑含量高,低檔白酒含量低等言論讓他們很氣憤,畢竟有些企業控制得很好,產品中并無塑化劑。”
程曉認為,這份函中塑化劑的限量是針對所有食品而言的,但是這個限量應根據不同食品的特性進行會更科學。
“白酒是中國的民族產業,希望大家要好好保護這個行業。”雖然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對此次風波可能對白酒行業造成的影響也深感惋惜,但他也同時表示現在仍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目前白酒國標中并無涉及塑化劑的指標,白酒常規市場抽檢中也不涉及這個指標,白酒當中如何檢測這個指標沒有標準,而且目前針對白酒塑化劑檢測的方法也還有不成熟的地方。”彭洪指出,廣東酒類檢測中心也并未有檢測過白酒中的塑化劑指標。
針對目前白酒國標中并無涉及塑化劑指標,是否有需要將該指標列入其中,彭洪稱,目前仍沒有對白酒塑化劑殘留量安全評估的數據,不好判斷。中酒協在聲明中也提及,建議要求衛生部門進行白酒塑化劑殘留量安全風險評估,待評估后,制定出白酒產品塑化劑安全標準。
南都記者黃麗嫦
酒鬼酒塑化劑風波持續發酵
豪飲759億元白酒股 眾基金醉跌90億
塑化劑風波讓不少白酒股開始集體大跌,也讓不少集中持有白酒股的機構凈值下滑明顯。
雖然一些投資者懷疑酒鬼酒可能遭遇做空,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酒鬼酒并不在融資融券的名單之中,通過釋放不利消息獲利的空間有限,因此做空的可能性不大。
酒鬼酒塑化劑風波不僅在白酒行業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不少集中持股的基金“躺著也中槍”。南都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三季度40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共持有白酒股市值高達759億元,粗略估計,截至昨日收盤,市值凈損失約90億元。
昨日,多名白酒行業研究員均表示,白酒股短期不樂觀,尤其是停牌的酒鬼酒。一些集中持有白酒股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近期業績下滑明顯,而白酒股的下跌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基金的年終排名。
基金中槍
塑化劑風波讓不少白酒股開始集體大跌,也讓不少集中持有白酒股的機構凈值下滑明顯。南都記者發現,近一個月以來,中金消費指數、浙商匯金大消費等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跌幅超過10%,而同樣重倉白酒股的浙商金惠1號、浙商金惠引航跌幅也超過8%。
浙商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周良向南都記者表示,與其把雞蛋放在很多個籃子里,不如把雞蛋放在幾個結實的籃子里。“我們持有一個股票不超過產品資產的10%,我們覺得這已經比較好地分散了個股的投資風險。”
受到影響的還有公募基金。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廣發、嘉實、南方、交銀施羅德等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都重倉持有白酒股。如瀘州老窖,大成、易方達旗下基金持倉市值均超過7億元,廣發旗下6只基金持倉市值20億元,嘉實持倉超過10億元,長城、景順長城持倉約8億,南方基金持倉超過7億元,目前瀘州老窖股價距這些基金平均成本價下跌了17%左右,所有持股基金市值損失19億元。洋河股份中也是基金云集,嘉實持倉14億元,交銀施羅德約13億元,易方達6億元。
此外,有相當多的基金重倉持有白酒股,廣發聚豐最多,持有市值34億元,廣發聚瑞超過12億元,廣發策略優選約10億元,博時第三產業基金近15億元,大成創新成長、大成價值增長市值也超過10億元,匯添富均衡增長13億,嘉實優質企業16億,南方成分優選約15億元,南方績優成長13億元。
廣東一家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投資經理向南都記者表示,短期白酒股的利空難以消化,持有的機構市值難免大幅縮水。而截至目前,基金持有的白酒股中,只有山西汾酒、古井貢酒、老白干酒的股價還在基金持有成本之上。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沱牌、金種子酒跌幅均超在10%-17%之間。
券商對白酒股較悲觀
對于此次事件的影響,多名券商研究員均表示,短期白酒股不樂觀。
“白酒行業即使沒有此次的安全事件,整體行業很可能已經在近幾年的最高點,高增長后,謹防白酒行業整體性業績下行。”東北證券研究員朱承亮直言。
國泰君安研究員胡春霞則認為,塑化劑事件成為壓垮板塊的最后一根稻草,四季度白酒進入信息相對真空期,缺少利好刺激,再加上終端銷售疲軟、年內基金持倉量和超額收益較高等原因,前期板塊已累積負面情緒,出現相應的調整。
上述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投資經理也認為,此前機構配置白酒股的邏輯是,終端消費的不景氣還沒有傳導到股價上來。而到了熊市的最后階段,白酒股總是會殺跌,而因為年底資金緊張等因素,一些機構的恐慌會產生連鎖反應,加劇恐慌效應。短期來看,塑化劑這個利空還會繼續釋放,從基本面來看,四季度整個行業的銷量不會太好,因此,至少要等春節前銷量數據出來后再觀察是否繼續配置。
酒鬼酒有補跌風險
目前酒鬼酒已經停牌。酒鬼酒公司證券部表示,了解到這個新聞后立即停牌,產品已經送檢,結論要等官方認定。與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溝通反饋稱,上海天祥中國區總裁稱沒有接受過媒體的相關委托,也并未出具酒鬼酒公司相關產品的檢測報告,具體情況需經進一步核實。
胡春霞認為,此事對酒鬼酒的品牌構成較大的傷害,暫時將其剔除推薦類組合。深圳太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亮也認為,酒鬼酒有補跌的風險。而酒鬼酒被35家基金持有,其中匯添富旗下的基金持有市值7億元,國投瑞銀、廣發、易方達等旗下的基金持倉市值也在2.5億元-3億元之間。
雖然一些投資者懷疑酒鬼酒可能遭遇做空,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酒鬼酒并不在融資融券的名單之中,通過釋放不利消息獲利的空間有限,因此做空的可能性不大。
采寫:南都記者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