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星慧 黃芳芳) 昨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掛出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新發布的對酒鬼酒的檢測結果,稱50度酒鬼酒樣品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已要求企業整改。酒鬼酒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企業正高度關注此事,正在召開緊急會議,接下來會有相關措施,或會對產品進行召回。
超標247%被要求整改
在19日某媒體曝光酒鬼酒含有超標塑化劑后,這兩天在全社會已掀起軒然大波,白酒股持續大跌,政府相關部門亦介入調查。昨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終于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復,檢驗結果顯示:酒鬼酒塑化劑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
酒鬼酒確實有“鬼”
根據衛生部在2011年6月發布的《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文件要求,食品中塑化劑DEHP、DINP、DBP的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0.3mg/kg,記者計算,酒鬼酒此次檢測結果塑化劑DBP超標247%。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已經督促企業查明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因,認真進行整改。據了解,湖南省質監局在20日下午曾對外公布稱,據湘西自治州質監局對酒鬼酒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截至11月20日17:30,沒有發現人為添加塑化劑行為。
昨日,受首家曝光酒鬼酒含塑的媒體委托進行檢測的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雖然無法保證和確定客戶送檢的樣品是“酒鬼酒”,但自從媒體報道后,上海天祥對事件進行調查,在公司內的其他實驗室對剩余的樣品進行平行重復測試,并且按程序進行了質量保證審核。結果顯示,根據客戶提供的樣品,最初的報告是準確無誤的。
白酒不需加DBP“掛杯”
就中國酒業協會19日發布的聲明中所涉及的增塑劑在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一說,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宋書玉昨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解釋稱,這個說辭只是階段性的,是一個研究階段的階段性結果的呈現,并不是最終結果,不能成為一個定論。宋書玉還透露,雖然酒鬼酒是釀酒工業協會的會員單位,但目前協會沒有就酒鬼酒含塑化劑一事對其采取措施,此事屬于企業的個體行為。
就日前媒體報道的添加塑化劑為增加酒的粘稠度,使其產生“掛杯”效果等說法,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酒的粘稠度是靠酒本身發酵、所含成分自然產生的,沒有添加塑化劑的必要。彭洪說,即使檢測出酒鬼酒中的塑化劑含量,也沒有標準可以參照來評估該含量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一位多年從事食品添加劑行業的人士表示,塑化劑添加多見于飲料中,為了加強飲料的口感或者是諸如粒粒橙等的懸浮感,飲料行業是低毛利行業,一個非法企業為減少成本使用塑化劑替代其他原材料,但是白酒不同,白酒行業是個高毛利的行業,沒有必要為了減少這么一點小小的成本鋌而走險添加塑化劑。
事件影響白酒市場消費
近日,新浪在網上發起的網絡調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19時50分有近75%的消費者表示今后不再購買酒鬼酒。俊濤名煙名酒董事長張健偉表示,俊濤沒有代理50度酒鬼酒,但有酒鬼其他系列的產品,如果酒鬼查出確實對人體有影響,肯定要召回,廠家必須要有這個責任心。他表示目前酒鬼事件對他的銷售沒有影響,因為他旗下的煙酒行不光銷售白酒,還有紅酒和洋酒等,他認為對酒鬼專賣店影響會比較大。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廣州白酒經銷商認為,接下來白酒行業會受到打擊,整體銷售肯定會受影響。
答記者問
每天飲用1斤也不損害健康?
據新華社電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測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問題,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同志接受了專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進口蒸餾酒檢出微量塑化劑
問:有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出塑化劑,監管部門針對這些問題,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質檢部門近期組織開展了對白酒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風險監測。目前已完成監測的國產白酒樣品中,有部分樣品檢出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其中主要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同時監測的進口蒸餾酒樣品中,有部分樣品檢出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對檢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白酒產品,已責成相關地方質監部門對生產企業進行了排查。經過排查,目前尚未發現有人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情況。經行業專家分析研判,白酒感官質量要求清亮透明,而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起增稠、乳化作用,無助于提高白酒的感官質量,同時白酒生產工藝不需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白酒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主要來自于白酒生產、儲運過程中使用的塑膠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和包裝材料的遷移及環境影響等。
我國無白酒中塑化劑限量標準
問:酒鬼酒中的塑化劑對人體健康是否會造成損害?
答: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取決于攝入量和攝入時間的長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根據國際通用風險評估方法和歐洲食品安全局推薦的人體可以耐受攝入量,以媒體報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為1.08mg/kg計算,按照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每天飲用1斤,其中的DBP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問:目前我國白酒中有塑化劑的限量標準嗎?
答:2011年臺灣發生塑化劑污染事件后,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衛生部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設定了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中的臨時限量,其目的是排查在食品中人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行為。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制定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限量標準。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不允許直接添加在食品中。但是,作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劑,可從塑料制品中遷移到環境或食品中,在環境中廣泛存在,在空氣、水和食品中均可能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人體可通過環境、膳食和飲水等多種途徑攝入這類物質。
市場反應
兩家基金公司下調酒鬼酒估值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林志吟)關于酒鬼酒塑化劑DBP是否超標,昨日下午,權威部門國家質檢總局終于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復。而這一回應,也無法消除市場投資者對白酒股的恐慌情緒。昨日,釀酒食品板塊指數盤中一度大跌2.31%。截至下午收盤時,除去酒鬼酒(暫停交易中)外,仍有6只白酒股呈現下跌態勢,其中水井坊跌2.21%,洋河股份跌1.19%。
酒鬼酒塑化劑DBP超標的事實,無疑將給重倉其中的基金帶來重創。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酒鬼酒前十大股東中,基金公司就占了7個席位,合計持股數量高達5454.02萬股。其中,重倉持有酒鬼酒最多的是匯添富、國投瑞銀、廣發基金[微博]這三家公募基金,分別持股為721.60萬股、560.85萬股、462.60萬股。截至昨日,已有兩家基金公司國投瑞銀和信誠基金宣布下調酒鬼酒估值,對旗下基金所持酒鬼酒估值調整為42.82元,這一價格較停牌前收盤價下調了10%,即一個跌停板價。
企業回應
將發公告或召回產品
酒鬼酒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企業正高度關注此事,正在召開緊急會議,準備發公告,接下來會采取相關措施,或會對產品進行召回,但目前還不確定,一切以公告為準。截至記者截稿時,酒鬼的公告還沒公布。
監管部門:從法律角度講沒法判斷是否超標
“衛生部沒有將塑化劑指標正式列入白酒產品的標準,從法律角度講,沒法判斷是否超標。”湖南省質監局法規宣傳處副處長戴琪告訴記者,衛生部在2011年6月發布了“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中規定了塑化劑的最大殘留量。“這個函由于不是法律、法規,對企業并沒有法律約束力。”
據了解,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專門制定酒類中塑化劑的限量標準。業內人士指出,國家標準的制定需要一個過程,衛生部規定的限量值是基于風險評估的結果,在國標出臺之前,遵循衛生部的規定、保障消費者安全是任何一個負責任企業應有的自律。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副會長沈怡方說,針對行業內發現的新問題,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一起扎扎實實去做詳細的基礎性研究和風險評估工作,及時更新和完善相關的國家標準。
公眾追問:誰為消費者知情權護航?
白酒中的塑化劑對人體健康是否會造成損害?中國酒業協會稱,“塑料制品(設備)在白酒產品生產過程中,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現因塑化劑致病案例。”
雖然有專家指出,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取決于攝入量和攝入時間的長短。按照目前曝出的白酒塑化劑含量,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但這仍未能消除一些公眾的疑慮。
中國酒業協會的聲明顯示,2011年6月,協會獲知白酒產品中含有塑化劑有關信息,就要求相關企業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劑產生來源,當年12月又發布通知要求白酒企業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2012年4月協會再次強調嚴控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
讓消費者不解的是,在媒體曝光之前,中酒協對這些“內情”秘而不宣,使得塑化劑成分多少成為白酒行業“潛規則”,消費者的知情權無從保障。
復旦[微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中國酒業協會在塑化劑監管上已經做的工作、或者已經掌握的資料,應該及時告知消費者;相關監管部門應盡快開展特定產品例如白酒產品中塑化劑的風險監測,并及時公布工作進展。這樣才會對行業整改起到更好的督促和推動作用,才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