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步舞到輪番舞:一年提價三次
閱讀提示:本輪奢侈品提價已經是今年奢侈品的第三次漲價了,前兩次漲價分別在年初和4月。
不少赴歐洲購物的人都發現,LV漲價了。確實,就在10月上旬,LV法國官網的價格悄悄進行了調整,此次調整涉及LV數款手袋,包括經典系列 NeverFull、Speedy、Noe、Alma等,漲幅在8%至10%不等,折合人民幣相當于提價200元至1840元。其中,漲幅最低的MiniHL,從原價330歐元,漲到355歐元,漲幅7%;漲幅最高的Noe手袋系列老花款,則從原價620歐元漲到850歐元,漲幅高達37%。
僅如此,歐洲專賣店包括YSL、CELINE、CHANEL、愛馬仕等在內的奢侈品牌幾乎 從10月底開始全線漲價。以YSL金扣大號手包為例,代購價為5480元,漲價后價錢上漲1500元,漲幅為30%。法國專賣店的CHANEL也將上調價格,光錢包就要上漲1000元左右。部分產品調整后與國內的差價保持在1000元左右。
一些淘寶代購商家已經打出了“最后出貨,即將漲價”的旗號。
奢侈品的例行漲價已成為業內不成文的規定,每年春季或者年底調價一兩次,每次漲幅3%-5%左右,正是這樣看似小踏步的前進,讓奢侈品成為一種實在可靠的投資品。但是,本輪奢侈品提價已經是今年奢侈品的第三次漲價了,前兩次漲價分別在年初和今年4月份。往年奢侈品漲價都集中在7月、8月,但今年大部分提前到4月份。
對于漲價的原因,大部分人把它歸結為成本上漲所致。奢侈品大牌們每次的官方說辭都是,綜合考慮了原材料、匯率等變化,所以要在全球范圍內上調價格。
其實,奢侈品成本是有計算公式的:原材料+加工成本+奢侈品牌價值+市場公關成本+渠道費用+關稅與政府稅率=實際銷售價格。奢侈品成本里的品牌價值已經成為重要的一項,而原材料和加工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
意大利奢侈品牌古奇總裁帕特里齊奧·迪馬可曾爆料,說LV帆布包的材料成本是一米11歐元。一款價值1萬人民幣的古馳新款皮質包,在歐洲大概賣700歐元,布料約需50歐元成本,加上鉚釘、紐扣、拉鏈等材料,一款皮包總價不超過90歐元。
而國際奢侈品代工一事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一個價格在兩三萬人民幣的Prada包包,成本不超過1000元。Coach在中國制作,成本也就45美元,即便加上關稅,賣到4500元人民幣的價格還是利潤巨大。
業內人士指出,奢侈品漲價的真實原因,一方面是在于其基礎的運營策略。奢侈品“高價位”這一特性,在匯率變化、通貨膨脹的經濟形勢下,不漲價就意味著貶值,也意味著擁護者的流失。另一方面,奢侈品品牌通過漲價提高排名,漲價后再進行饑餓營銷,讓消費者們入套。
此外,一些品牌調價縮小歐洲和亞太區產品的價差,以引導消費者多在當地消費。普拉達發言人表示,如果歐元持續疲軟,那么為了減少與中國的價差,我們可能會考慮將產品在歐洲的價格提高最多10%,當然我們不會提高產品在中國內地的價格。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集團也公開表示,由于海內外差價創下歷史高位,其在華業務目前受到了影響。該集團首席財務長吉約尼雖然沒有說會提高公司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價格,但強調了會影響該集團價格決策的幾項因素。
跟歐洲市場提價不同,今年中國市場尚未收到漲價通知。業內預測,這股漲價風估計明年3月會到達國內,也意味著屆時代購的春天可能又會回來。只是,中國人買奢侈品越來越貴,這可能是一個短期無法避免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