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商品為何價格差別這么大
超市回應發改委大比價結果:以進貨價為基礎,還看市場變化
晨報記者 張谷微
市發改委上月起開展了兩次公開比價活動,同一款商品,在不同的超市價格相差兩倍甚至三倍,這樣的結果令消費者咋舌。有意思的是,兩次比價中部分商品的“高價”超市和“低價”超市都是同一家。這引起了消費者的好奇:超市的價格到底是怎么定出來的?各家超市在供應和流通環節上有什么差異?為此,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家超市及相關業內人士。“高價”超市對此的回應是,進價偏高直接導致了售價偏高,但其同時指出,部分價差是因比價商品有所不同而引起。
“高價”超市:進價偏高導致售價偏高
上海市發改委在今年10月12日曾首次進行價格信息專項公布活動,50款食用油在10個超市48個門店的售價被公開在網上。當時某品牌同一款食用油在歐尚長陽店賣128.90元,在世紀聯華體育場店只賣65.90元,差價高達63元。在第二次的公開比價活動中,市發改委又公布了48家門店的部分品牌大米和品牌豬肉價格。結果顯示,大米和豬肉的最高價分別在歐尚嘉定店和歐尚閔行店,其中大米比最低價世紀聯華青浦店高出27.10元,是最低價的139.9%;而豬肉的最高價約是最低價的3倍之多。
對此,歐尚超市有關人士回應稱,經過調查發現,該款食用油是供應商給的進價高了。在比價公布日當天,超市即對食用油的價格進行了調整,調低了售價較高的食用油價格。此外,對于大米售價偏高,歐尚方面認為,這是由于世紀聯華青浦店與歐尚嘉定店之間相距40多公里,而他們平時自己的比價一般是在周邊3-5公里商圈的緣故。同時,兩家超市這款大米的進貨時間不同,也導致兩家的進價有高有低,從而引起了超市零售價格的不同。
至于品牌豬肉,歐尚方面解釋“不是同一個商品”。據介紹,雖然所比的是同一個品牌的豬肉,但價格也分很多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售價上的區別是比較大的。
“低價”超市:商品走親民路線是策略
這兩次比價活動中,最低價油、米、豬肉均出現在世紀聯華。對此,記者從聯華超市了解到,相關民生商品價格低廉與該公司最近推出的“惠生活”大型營銷活動有關。世紀聯華在上海的38家賣場,以及聯華和華聯的近500家連鎖門店共同推出了250種商品大幅讓利,全年輪番進行大幅優惠售賣,而這250種商品又是涵蓋“開門七件事”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從豬肉、蔬菜、水果,到油鹽醬米面,再到各類洗滌用品、紙制品、啤酒飲料,商品優惠幅度高達30%-50%。這一優惠也在兩次比價中充分得到體現。
讓利是如何做到的?據聯華超市有關人士介紹,聯華與一些重點供應商締結了合作聯盟,供需雙方通過整合和優化供應鏈管理,騰出毛利空間,同時把完成銷售預算目標增量部分的商業利潤拿出來,通過降低零售價格讓利給消費者。
在兩次比價中,家樂福兩次均以全市最低價的比價商品多而成為“較便宜超市”。家樂福方面對此表示,為民生單品這一特殊分類樹立“親民價格”形象,是該公司的價格策略之一。而為了做到這一點,家樂福前期會做一番深入的市場調研。
超市定價:高低價并存賺綜合毛利
發改委的比價結果顯示,同樣一種商品,在不同的超市售賣的價格千差萬別,這讓很多消費者想知道,超市究竟是怎樣給商品定價的?“供應商給的進貨價,還有就是市場的變化情況。”一位超市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這兩大要素是超市給商品定價最基本的依據,記者采訪的其他多位業內人士都對此說法表示認同。在此基礎上,超市會根據自身的運營情況來計算毛利率,以此來幫助定價。
同時,超市業內人士都表示,超市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調低門店內一部分商品的價格,以吸引人氣。一種方式是通過大批量進貨來取得較低的進貨價,比如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商店,就精選了1萬種左右的高品質、最暢銷商品,通過大批量進貨降低成本。另一種方式,是農超對接、蔬果直采,這種方式已經為大多數超市所運用。此外,超市往往都會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商品特惠活動,持續時間有長有短。比如此前提到的聯華超市的“惠生活”活動;再如沃爾瑪剛于本月22日推出的千種商品“省心價”活動等。很多超市還承諾,如果顧客在周邊3公里內的其他大型超市買到比“省心價”更便宜的同一商品,可按照相關規定辦理退還差價。
不過,業內人士也透露,超市為了吸引人氣,將一部分商品價格壓得很低,這部分商品基本不賺錢,甚至還有可能賠本,但與此同時,超市會有另一部分商品的售價定得比較高,從而達到整體平衡的效果。“用低價商品先把顧客吸引過來,事實上很多顧客來到超市不會只買低價商品,超市賺取的其實是綜合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