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定為"處理貨"的兩件玉器中的一件。(受訪者供圖)
玉器鑒定出錯 “處理貨”成“A貨”
雙方協商不成 顧客要求公開道歉
鑒定中心稱制假技術太高超,鑒定中難免出錯
曝光臺
玩賞玉石多年的陳女士將4件喜愛的玉器吊墜拿到廣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鑒定,證明是“A貨”后當即放心買下。之后陳女士又將玉器送到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珠寶玉石鑒定中心,檢測結果卻是“處理貨”。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承認檢測出現錯誤,但雙方協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廣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辦事處主任王利群表示雙方在賠償金額上差別過大,只能找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鑒定出錯 玩家買到“處理貨”
“玩了10年玉石,結果買到了處理貨,這對我打擊太大了!标惻客尜p玉石多年,平時喜歡佩戴玉器,身邊不少朋友也都對玉器有一定研究。10月25日,陳女士與朋友到荔灣區華林玉器城淘玉器,看到一家快要轉讓的玉器行正在打折,陳女士見價格相對便宜,于是挑選了四件玉器。按照平時的程序,她可以先將玉器送去檢測再購買。于是,陳女士將玉器送到該玉器城內的廣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當日下午鑒定結果稱都是“A貨”。陳女士當即支付2萬元買下4件玉器,還隨身佩戴起來。
幾天后,和朋友賞玩玉器時,陳女士特意拿出這些玉器,有朋友感覺玉器有瑕疵,建議她拿給懂行的老師傅看看。隨后,陳女士將玉器送到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珠寶玉石鑒定中心。檢測結果顯示,四件玉器中有兩件玉器吊墜檢測為“處理貨”。“我就找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復檢后發現確實是‘處理貨’。”陳女士當即要求檢測中心給出說法,對方表示當事檢測員已經回老家,雙方商定一周后再協商。
雙方協商 意見不和“沒得談”
11月26日下午,陳女士突然有急事無法赴約,就讓好朋友朱小姐代替她去廣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協商此事。但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協商一度無法進行。朱小姐說,對方先問她能否提供購買玉器時的收據或商鋪的進貨單,否則無法賠償1萬元,隨后又以她不是當事人為由拒絕與其協商。最后雙方不歡而散。
陳女士說,自己平時買玉器沒有索要收據的習慣,當時購買的店鋪也已轉讓,她知道沒有證據證明她花了1萬元購買兩件玉器,“但我讓朋友去,并沒有打算談賠償,只是想要一個說法。”陳女士認為,自己特意給檢測中心一周時間來調查,但對方一開口就談賠償,態度粗暴讓她難以接受。她希望檢測中心公開向她道歉。
檢測中心回應
會找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昨日下午,廣州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辦事處主任王利群對新快報記者說,她看到陳女士的玉器后就覺得有問題,復檢后發現確實是檢測失誤,她也向當事檢測員了解過情況,“我當時就向陳女士說了很多聲抱歉!
王主任說:“現在玉器制假的技術很高明,想要保證100%檢測正確真的很難!蓖踔魅握f,鑒定出錯的情況較為少見,而且此前發生過多起以鑒定結果出錯為由向檢測機構“訛錢”的事件,這讓她不得不多加防范。
至于賠償問題,王主任說,向陳女士索要進貨單或收據符合賠償流程,陳女士在沒有相關證明的情況下就索賠1萬元的要求無法滿足。但按照檢測中心的規定,可以賠償兩倍的檢測費,即120元。雙方協商失敗后,王主任多次撥打陳女士電話,均被掛斷,王主任說會找相關部門協調解決此事。目前當事檢測員仍在老家,王主任稱檢測中心已將該檢測員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