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訊(記者 孫妍 實習生 王華俊)“出國直通車”、“留學綠色通道”、“通向美國名校的捷徑”……國際班逐漸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滿足需求,深圳各類中學也相繼開辦國際課程。有校長認為民辦國際班正處于魚龍混雜的時代,而有學校則認為百家爭鳴的多元化并不是壞事,學生和家長有更多的選擇。深圳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民辦學校大量涌現的出國班存在監管空白,今后教育局將逐步規范民辦學校辦出國班。
2006年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就開辦了國際班,而翠園中學是深圳市首個美國大學理事會注冊會員學校和AP課程考點,也是深圳市的AP課程示范校。翠園中學AP國際班于2009年得到美國大學理事會認證,是深圳市第一個AP國際班。隨后,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實驗和深圳高級中學等公辦學校也紛紛開設AP或國際課程。除了公辦普高,不少民辦學校也紛紛開設國際班,國際班儼然成為學校吸引生源的一大“招牌”。
記者發現,國際班收費普遍都不低,每年學費少則六七萬,多則十幾萬元!而開設國際班的學校普遍認為,這樣的費用雖然有點貴,但“物有所值”。對此,有學校校長認為,近年深圳中學生出國讀大學的越來越多,目前各校都在興辦“出國班”,但是收費太多太雜。隨著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加入,出國班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不過,也有民辦學校的招生人士表示不贊同。石巖公學國際部負責人徐老師稱,在現行教育體系下,國際班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更加立體的就學選擇。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出國班大量涌現還是近些年才有的情況,教育部門對出國班的管理還存在空白。民辦學校辦出國班是特色之一,按照規定,民辦學校辦出國班需要教育局審批才行。該負責人稱,民辦學校有一定的辦學自主權,對于其自發設置的出國班,這是學生和家長有需求。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今后會予以規范,但目前主要以相關學校探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