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潘潔
質檢總局將辨塑化劑真假鬼
近期將對茅臺產品進行檢查,給市場一個公正的檢測結果,“在正式的檢驗報告還未出來之前,市場對傳言一定要謹慎對待”
茅臺塑化劑事件再次驚動到了國家質檢總局。有知情人士透露,12月11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已召集國內龍頭企業董事長級別會議,要求企業匯報針對預防塑化劑滲入所采取的措施。該人士透露,國內一二線白酒企業負責人都有參加,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等龍頭企業。國家質檢總局表示,近期將對茅臺產品進行檢查,給市場一個公正的檢測結果,“在正式的檢驗報告還未出來之前,市場對傳言一定要謹慎對待”。
此外,茅臺集團已定于12月12日在貴陽召開媒體說明會,由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茅臺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樊寧屏、總工程師王莉針對此事件介紹相關情況。
12月11日晚,貴州茅臺再發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12月1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以買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5.2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436%。
受產品塑化劑風波影響,貴州茅臺12月10日停牌并發布公告“自證清白”。公司股價昨日早盤一度沖高,之后有所回落,全天最低價198.50元,最高價208.00元。以此計算,大股東茅臺有限公司昨日增持金額為8982.24萬元至9412.12萬元。貴州茅臺12月11日報收202.31元,上漲1.77%。
質監局介入調查
據悉,在酒鬼酒檢出塑化劑后,國家質檢總局已部署對全國白酒生產企業展開深入排查。不過,至今尚未公布白酒排查情況。北京市質監局同期也開展了針對白酒生產企業的專項整治,對所有批次的原料、包材、灌裝用塑料管材等必須批批檢驗塑化劑指標,超標的一律不得使用,并要求對可能存在風險的輸送管道進行更換。
12月11日,全球投資交流平臺雪球網友“水晶皇”更新博客稱:“由于在我所買的53度飛天茅臺中化驗出含有塑化劑DEHP,并且是超越食物安全委員會所訂定的行動水平,所以為了能讓市民可以喝上安全的‘茅臺酒’,早上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舉報了上述事件!
不過,這點很快得到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方面的否認——“并沒有接到任何關于茅臺的投訴信息,同時也未收到‘水晶皇’所稱的舉報信息”。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稱,已就有關茅臺酒含塑化劑的報道與內地有關當局聯系及了解情況。該中心也表示,“若經測試證實不合格的樣本,中心會采取跟進行動,并會適時公布結果,包括將結果上載于中心網頁。如被檢測的食物內任何污染物,經評估后被認為會危害健康,中心會積極跟進,以確保食物安全。”對于是否自行檢測茅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并沒有做出明確的回應。
12月11日凌晨,來自新華網的報道稱,貴州省質監局抽取了12批次茅臺酒樣品進行檢測,顯示塑化劑未超臨時限量值。近期,貴州質監部門對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專項檢查,從檢查情況看,未發現人為非法添加行為。貴州質監部門同時抽取了12批次茅臺酒樣品,對照衛生部設定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臨時限量值,經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檢測,12批次樣品均未超過臨時限量值。
做空的陰謀?
昨日,有白酒經銷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受三公消費下降、民間囤貨減少、塑化劑風暴來襲、習酒上市同門相殘等不利消息影響,中國部分區域的飛天茅臺的批發價,已從一周前的1350元跌至目前的1250元/瓶。另有報道稱,茅臺酒9月提高出廠價后,批發價有所回升,但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后就再也未見回升甚至開始下降,茅臺二批商進貨意愿有所下降。
“此次塑化劑事件完全是有預謀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向媒體透露,白酒一系列塑化劑事件,背后是有著巨大經濟利益的企業或個人制造出來的噱頭。“因為其迎合了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注心理,將小問題利用媒體渠道放大為食品安全問題,其真實目的是通過制造公眾恐慌做空白酒行業,從中得利!
馬勇認為,“水晶皇”在上周五就拿到了報告,偏偏不及時公布,而選擇本周一股市開市的前一天晚上公布,其居心顯而易見。“這種惡意做空白酒上市公司的行為,不知道下一個‘中槍’的酒企是誰!
國海證券分析師劉金滬同樣認為,此次雪球網友送檢事件有較大的造假嫌疑,或是一場鬧劇,但亦不排除是針對茅臺乃至白酒板塊的蓄意做空。茅臺的官方回應有望提振信心,粉碎市場不利傳言并擊退做空力量,但目前風險還未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