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鄔佳文
實習生 李婧 王歡 張秦
孩子用錯藥了!昨天,上海交通大學[微博]附屬新華醫院官方微博緊急發布的尋人啟事引發關注,微博稱,因進修醫師錯誤開藥,導致患兒劉恒毅錯誤使用,希望能及早找到患兒及家屬。昨日13時30分左右,熱心網友找到患兒家屬,這距離用錯藥的時間已經過去了9天,孩子目前暫無異樣。
進修醫師給孩子用錯藥
12月4日22時左右,新華醫院急診室接待了一位4歲有嘔吐癥狀的患兒。其后,在醫院內一名來自河北保定的進修醫師診斷下,原需用名為“阿糖腺苷”的藥物進行治療,但該進修醫師卻誤將“阿糖胞苷”開給患兒輸液使用,當天使用量約為200ml。
所幸進修醫師的錯誤被醫院的一名護士發現,醫院也隨即啟動尋找患兒及其家屬的工作。
院方介紹,阿糖腺苷是一種抗病毒的靜脈注射藥物。而阿糖胞苷則是一種抗代謝藥物,具有抗腫瘤和抗病毒作用,其半衰期為2小時左右。不過,阿糖胞苷在以往的文獻報道中并沒有明確的遠期不良反應。
網友推理號碼打了17次
院方本打算通過劉恒毅的父母留下的手機號進行聯系,但沒想到號碼缺失一位。
新華醫院兒內科主任鮑一笑表示,因為孩子父母給醫院留的電話有誤,所以醫院不斷匹配電話尋找,此外還通過公安系統以及其他系統查詢,最后實在沒有辦法,只能通過報紙、電視,以廣告的性質求助。最后是通過一位電信公司的網友匹配電話后找到患兒及其家屬的。
昨日13時30分許,一名熱心網友Mandy用了約15分鐘經過十幾次嘗試最終聯系上劉恒毅的家人。昨日,Mandy接受媒體采訪介紹了自己如何推理出劉恒毅家人的電話,她說,先按“正常情況下”推想,很少人會將手機號的前三位報錯。接下來核實中間四位,通過網絡,她查驗出中間四位屬于上海本地號碼。“既然前七位組合是上海的號碼,錯的可能性不大。”
“你給別人電話號碼的時候,最后一位錯的可能性很小。”Mandy推斷“一定是倒數第二、第三位出錯了”,而這也是靠分析能推出的最小范圍,接下來就只能用笨方法——在3個數字間加0-9,一一嘗試。當經過一系列數字組合后,第17次撥打電話,Mandy才聯系上劉恒毅的父親劉先生。
孩子暫時無恙有待觀察
劉先生說,4日晚孩子因嘔吐就醫,看好病就回家了,此后,孩子也并無異樣。昨天13時左右,他接到好心網友電話時著實“嚇了一大跳”。
此后劉先生帶著孩子趕赴醫院,通過檢查,孩子的白細胞、中細胞和血小板在正常范圍內。不過院方表示,計劃用藥14天時進行一次驗血檢查,以確保孩子安全。
昨日21時35分,新華醫院發布《關于患兒劉恒毅的情況說明》(下稱《說明》)稱,院方已向家屬真誠道歉,詳細地向家屬告知了其患兒的實際情況,并為該患兒進行檢查,檢查結果患兒血常規正常,情況良好。
據媒體報道,昨日晚間,新華醫院已就此事展開內部調查,進修醫師將不再進行急診治療。
急診當晚不止一個孩子被用錯藥
昨日晚間,一名ID名為“PINKY紅點點”的家屬表示,他的侄子也是同一天遇到的相同情況。
“PINKY紅點點”說,侄子4日晚間因肺炎前往新華醫院就醫,醫生雖在病歷卡上寫著使用“阿糖腺苷”,但是12日醫院卻告知用錯了名為“阿糖胞苷”的藥物。“侄子4日用錯的藥掛了一次,5日發燒再去醫院看病,掛了兩天針,7日驗血中性細胞只有17(標準是50-70)。”
“PINKY紅點點”說,醫院雖然承認錯誤,但是未就賠償事宜表態,只是說會考慮相關問題。“之前醫生說,錯用的藥物可能會對孩子的肝功能有影響,但這個影響很小,我們決定今天到醫院去做肝功能檢測。”
兩名被錯用藥物的孩子雖然暫時無恙,但是圍繞著此次事件的一些疑問仍未被解開。
一些網友和市民認為,醫院在用藥失誤近10天后才找到患者,用藥安全監管令人擔憂,醫院在平時的開藥和用藥方面是否有監管?而在出現用藥錯誤的情況后,患兒賠償方面又將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