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李方) 中國聯通[微博]充值卡失效案已歷經半月“迷霧”,在首次回應未令各方滿意后,12月13日,聯通再次發布核查情況說明,堅稱所有涉事充值卡均為有效卡,認為充值卡在第三方銷售環節存在信息被盜取的風險。但這一說法不能讓充值卡批發商滿意,他們認為,全國各地的號碼在同一時間段頻繁出問題,第三方銷售集體電腦中毒的可能性太小。律師認為,聯通應該賠償代理商損失,而后再找盜卡的不法分子追究其責任。
目前,部分用戶個案已獲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聯通表示積極配合警方協查,事件各方都在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
聯通代理商損失慘重
12月初,不少媒體紛紛報道“聯通充值卡未售出已被充值”一事,安徽、四川、廣東、遼寧、吉林等地近40位充值卡買賣商戶均遭遇相同問題,涉事金額從幾千元到幾十萬不等。隨著聯通充值卡“失效門”的曝光,更多的代理商反應此問題。起初,聯通表示公司網站沒有問題,遭到代理商強烈質疑,事情一度陷入重重迷霧之中。
據中國廣播網2日報道,多年從事話費電子充值卡批發業務的網店店主王奎,10月5、6日從聯通網上營業廳買了200萬元的電子充值卡,從王奎手中購買這批卡的代理商反映,部分卡沒有銷售就已經被使用過,要求全部退貨。據王奎統計,出問題的充值卡金額總計有50萬元左右。“如果我不賠這筆充值卡給客戶,就意味著我沒信譽。如果我賠,我就成冤大頭了,我也賠不起,只能賣房子了。”王奎說。
同樣,深圳網店店主楊欣欣表示,11月8日,她用1960元從聯通官網購買了充值卡,第二天發現全部充值卡已被他人使用。
起初,聯通公司回應稱代理商充值卡被盜,讓代理商不能接受,他們認為,如果被盜,不可能只有一部分。包括王奎在內的多個商戶已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另一個小插曲是,12月3日,聯通公司讓王奎拿回他的代理商押金,面對這一舉動,王奎不能理解,“我現在是在以聯通代理的身份在說明,我的充值卡出問題了,為什么偏偏在這個時候要退我的代理權?”
聯通回應稱三方銷售存風險
針對此事,聯通在近半月的時間里兩度回應。12月7日,聯通發布《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購買充值卡業務提醒》,稱用戶在充值卡信息保管及使用過程中存在隱患,建議用戶購買后及時驗證充值卡狀態。不過,該說法遭到代理商一致反對。
代理商認為,聯通的回應內容充滿外交辭令,只是提醒用戶小心使用,并沒有解釋問題根源。有代理商反問,“如何驗證充值卡狀態,沖到手機里?”
12月13日,聯通再發布《“聯通網上營業廳充值卡失效”核查情況說明》,稱在核查了充值卡的銷售時間、充值時間等,確認所有“失效充值卡”都是在銷售給用戶之后才被充值,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銷售的充值卡均為有效卡。從目前核查情況看,未發現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系統被非法入侵的情況。
聯通認為,用戶反映的“失效充值卡”普遍存在被轉售的情況,即用戶從聯通網上營業廳購買充值卡之后,又向第三方進行銷售。在此過程中,充值卡密碼經過用戶本地存放、向第三方傳輸以及第三方存儲、銷售等多個環節,由于互聯網環境比較復雜,存在充值卡相關信息被非法盜取的風險。
關于賠償一事,聯通表示,一旦發現因聯通內部問題導致用戶損失,必將嚴肅處理,對用戶予以相應賠償。
目前,部分用戶個案已獲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聯通表示積極配合警方協查,事情的真相還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
商家曾發預警:聯通網站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據證券日報4日報道,早在11月14日,國內一家名叫毆飛網的供貨平臺發布網上《說明》稱,自11月8日起,歐飛網陸續接到5家供貨商反饋,發布到供貨平臺的部分聯通充值卡,卡密(卡號和密碼)處于被使用的狀態(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歐飛網稱,查看系統安全記錄,未發現不法或特殊侵入系統的行為和操作;移動、電信卡密狀態正常;“初步判斷聯通官網供應的部分卡密出了問題”。
第二天,四川陽光科技有限公司也發布提醒通知,“經公司對多用戶的調查,已基本排除是系統原因導致卡密被盜;基本可得出是聯通充值卡網站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聯通公司未做出答復之前,請廣大客戶在購買聯通充值卡時注意安全。”
律師:聯通應先行賠付代理商損失
飛象網CEO項立剛[微博]指出,聯通的官網并不是聯通總部建設運營,而且是有各個地方的官網,也會有某些業務包給一些企業經營。雖然服務外包,但出了問題,責任肯定是要聯通負,商戶們不可能去找承包企業。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邱寶昌律師表示,聯通代理商與聯通是經營者與經營者的合同關系,并非消費關系。如果代理商從聯通購買的充值卡被盜用,聯通應該先賠償代理商損失,而后聯通再找盜卡的不法分子追究其責任。
北京郵電大學[微博]教授曾劍秋則認為是聯通當前的體系架構出了問題。他表示,現在所有的網站包括官網,都是采取一種外包的方式,充值卡業務也是層層包銷。
“網站外包,安全性能不能保障,出了問題怎么來負責,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聯通,而是很多企業都面臨的問題”,他認為,一些企業將網站外包,沒有自己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對網站不熟悉,這對企業是一個隱患。聯通這次出事,是這種外包制出現問題,也給其他企業帶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