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商報消息 年終版電視問政開場,聚焦小餐飲規范管理問題
本報訊(記者 王榮海 蔣沖 戴紅 王碧濤 崔晶晶 左姍姍 通訊員陶濤)售賣的10元羊肉卷,里面可能裝的不是羊肉——被指假充的“掛羊頭賣狗肉”現象,如今在武漢某些大市場演變成了“刷羊油賣雞肉”。
昨晚,2012年武漢市年終版“十個突出問題”整改電視問政開場。小餐飲規范管理問題和進一步理清部門職責問題成為問政主題。現場播放的電視短片中,曝光了多起食品安全監管漏洞和尷尬問題。
武漢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胡志強;武漢市副市長秦軍;武漢市編辦主任黃松如,武漢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倪子林,武漢市人社局局長潘漢生,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楊澤發作為問政對象,連連接受主持人和市民的發問。
一家鹵味作坊外面是鹵制品加工點,里面則是鹵制品原材料儲備間,地上污漬橫溢,菜品旁邊是廁所,工業用桶里泡竹筍……這一幕幕,讓現場觀眾和問政官員感到觸目驚心,楊澤發更是向市民鞠躬道歉。
在問政現場,主持人還贈給秦軍一盒問題鹵菜拼盤,秦軍坦言:“不敢吃”。
針對相關部門相互推諉和監管不力現象,中南財政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樂章和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趙振宇更是直言,建議“用腳來投票”。
整個問政現場氣氛熱烈,原計劃1個半小時的電視問政,持續了近兩個小時。
今晚第二場電視問政關注違法建設問題和全面落實工業、服務業和建設工程項目新審批流程問題。電視問政直播時間依然是晚上8時開始,預計9時30分結束。
建筑垃圾堆成山街道城管都“不管”
短片回放
10月24日,漢口后湖同安家園四期小區后面的空地上,堆滿了建筑垃圾,約幾千平米,高3米,已經有收廢品的人在此安營扎寨。
小區居民說,垃圾是8月份開始堆的,現在越堆越多,沒有人管。小區一保安則稱,“上午9點,晚上12點左右,車子最多,有小貨車也有大卡車,旁邊村子里還有人收錢。歸哪個部門管也不清楚。”
對此,江岸區后湖街城管科稱,自己是街道的,不管建筑垃圾。一周后,當記者再次回訪發現垃圾有增無減,現場也沒有清理過的痕跡。
現場回應
主持人:堆積的垃圾到底歸誰管?
黃松如:建筑垃圾的問題,按規定應該歸城管部門管。
潘漢生:武漢市城市管理實行兩級政府,三級管理,街道是基礎。在街道的轄區范圍內,包括市容市貌、外部衛生、環境衛生等,都是街道城管科的責任。所以,街道首先要查清這個地方是不是在轄區范圍內,如果在街道范圍內,他就肯定錯了,街道就沒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不在這個街道范圍內,那就是在這個區的范圍。
秦軍:城管局的這個態度肯定是不對的,這個工作就是歸它管,它沒有什么可回避的。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只是它不動腦筋。這塊地是有地主的,后湖的地是很值錢的,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家門敞開讓別人倒垃圾,這種人應該打板子。現在的管理體制中,我們講究守土有責,自己管自己的地,誰的孩子誰抱走。你要人家把建筑垃圾往家里面倒,那你自己要承擔責任。
主持人:為什么事先沒有預計,事中沒有監督,事后又沒有問責,我們非要等到垃圾堆成山嗎?
秦軍:這種現象不應該發生,城管有一個非常詳盡的巡查機制,這個巡查機制就包括對一般的垃圾、建筑垃圾的巡管。這完全是沒有履責。
垃圾山逼近南湖城管“出爾反爾”
短片回放
8月17號,洪山區安康路一座大體量的垃圾山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都是建筑垃圾,占地約200平方米,已堆高至3米左右,距離湖岸線只剩不到兩米的距離。“南湖漂亮的風景都被摧毀了”附近居民稱。
對此,洪山街執法中隊馬隊長表示,從去年4月份街道城管接手這里,垃圾山就已經存在。
馬隊長說,他們早6點到晚8點值守,但是垃圾總是趁晚上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傾倒。“我們也是取證、控管難。接下來的兩天就會清理干凈,清理完之后會加強值守”。
可4個月后,記者再次回訪發現,該處建筑垃圾有增無減。
現場回應
主持人:馬隊長的兩天怎么4個月都沒到位?他這個處事方式對嗎?
秦軍:肯定不對,既然承諾了,肯定要做到,否則就不要承諾。
潘漢生:我覺得他說的也不對,做的也不對,這就是他的職責,就應該承擔,況且已經承諾了,就應該一諾千金。
黃松如:建筑垃圾的消納地點,由城市管理部門來確定,有些地方巡查不到位,就會出現亂丟、亂倒垃圾的現象。每個問題都有牽頭責任單位,建筑垃圾的監管牽頭責任單位就是城管部門。城管部門應該建立日常巡查機制,如果監察不到位,問題就不會反映上來,問題就會由小變大,有關部門在主動履責方面出了問題。另外,有些環節涉及到區、街道、單位、企業,在監管過程當中,就存在多個部門協作機制,如果這機制不建立,每個部門只管自己的那一點,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倪子林:履職不到位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不作為、亂作為或者履職不到位,應該追究行政責任,監察部門可直接追責。
胡志強:明確職責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認真履責,根本就是把問題解決掉。武漢市治庸問責不能僅僅停留在市一級的層面,應該把它落實到各個具體的崗位。我認為,大家要真正的去體諒環衛工人。如果大家都能夠體諒環衛工的艱辛,大家就能一起行動起來,真正的做到從源頭做起,動態加以管理,最后應急處置一些突發事情,這樣才能把問題真正的解決好。
食品不放心究竟該找誰檢驗
短片回放
常碼頭346號的鹵味加工作坊除了每天向附近的餐館、學校送貨外,在航空路地質大學附近還有一家門店,店內證照齊全,生意紅火。然而,這樣的鹵制品到底能不能放心食用呢?記者將該店老板提供的進貨樣本拿到相關部門檢驗。
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所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零售的鹵制品他們一般不檢驗,并建議記者去衛生防疫站,讓他們檢驗里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標。
而當記者來到衛生檢疫站時,工作人員則稱一般不接受個人檢驗,建議記者去食品藥監局。
現場回應
黃松如:食品安全問題是分段監督,涉及10多部門監管,作坊有質監,經營是工商管,餐館經營不符合規定是食藥局管。但是武漢市食品安全工作有個委員會辦公室,這個單位設在食藥局,由他們牽頭。老百姓碰到這類問題可以問一下市長熱線,也可以直接找食藥局。
潘漢生:不管在哪個局,只要老百姓拿到你這里檢驗,你都要把它檢驗出來,先把它檢驗出來。
這兩個公務員嚴格說不合適,老百姓拿到你這里檢驗,你就應該管這事。下一步,政府職能部門和下面,怎么在職責上進一步銜接,我們要花一些力氣把它銜接好,這樣老百姓到哪個地方都有人管好。
主持人:那到底相關部門能不能拒絕檢測?政府有什么什么保障措施?
倪子林:如果不履行義務,可以告行政機關不作為。有關機關可以對不作為的工作人員進行查處。
現場市民:在問責機制下,請問胡部長,責任的板子到底應該打在誰身上?
胡志強:這是嚴重問題,問題在工作人員對待群眾感情對待職責是不是敢于擔當?食品安全是由食品藥監局牽頭,各個部門環節如果主動作為、積極配合就可以解決。
不衛生鹵味是怎么上的餐桌
短片回放
在漢口常碼頭346號有名氣的鹵味加工作坊,昏暗的燈光下,6個大鍋正在加工鹵制品。墻壁漆黑,桌上物品凌亂,地上布滿了煤渣、垃圾,還有一些疑似食品添加劑的罐裝和袋裝物品。鹵好的食品被放在工業用的塑料桶內,一個前來進貨的商販直接用手在桶里挑選鹵制品。
這個30平米左右的房間被一扇拱門一分為二,外面是鹵制品加工點,里面則是鹵制品原材料儲備間,可以清楚的看見地上的污漬。菜品的旁邊就是廁所,廁所的水管下,一個工業用桶里泡著竹筍。部分食品材料,聞起來有明顯的異味。
現場回應
主持人:這樣的鹵味5年了,生意不錯,并在多個渠道銷售。平安健康是政府給老百姓最底限的保障,這樣不衛生的鹵味是怎么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呢?
秦軍:這個問題反映監管缺失,在硚口常碼頭地區我們打擊幾次,一方面反映政府監管缺失,另一方面反映經營業主職業道德缺失,做食品這個行業經營業主是需要良心的。我們用餐飲進行評級,我們希望市民到標示清晰、干凈衛生的店子去品嘗、去購買。這個電視問政后,我會到現場去,如果這個作坊還在經營,我們將堅決把它端掉。
楊澤發:看到這個片子,我內心很憤慨,也很自責,我向消費者深深地道歉(站起來鞠躬)。今年我們市區兩級對小作坊發督辦單33件,其中涉及長豐地區就有10件。會完后,請硚口區通知質檢、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一查到底,特別要查這些不衛生產品到了哪些餐桌,到了哪些餐館,給市民一個交代。
觀眾席中的一位質監局負責人:發現后應該監管,回去后發現這樣小作坊后將一并取締。
觀眾席中的另一位工商局負責人:小作坊生產的鹵制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要嚴肅處理違法的小作坊。
公共利益
鄰居圈占樓道業主投訴無門
短片回放
漢陽華潤中央公園小區的居民反映,小區二期的部分業主私自將大門外移,占用了公共走道上約8平米的面積。記者在現場看到,違規的住戶門上貼有物業公司下達的裝修違章整改通知,時間為2012年4月22日。然而通知下達后,不僅沒有業主整改,移門侵占樓道的行為由最初的一兩家擴展到30多家。
鄰居圈占樓道,引來業主不滿,“不僅侵占我們的權益,也影響通風。我們找到物業,物業說他們沒權管。”而小區物業經理則稱,“起初沒管下來,我們是有過失,但我們沒有執法權,3月就向街道城管和房管局反映了,沒人管;找區政府信訪辦,也沒有下文。”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在洪山開來九州國際,武昌紫陽之星等新建小區,都有不少業主將公共走道、逃生窗戶或消防通道等圈進自己家里,并進行裝修。
現場回應
主持人:到底歸誰管,法律法規上有沒有相關規定?室內室外有區別嗎?
倪子林: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是市內的違規建設不應該歸城管管。樓道是公共部位,有兩個渠道可以解決,一是城管部門作為違法建筑處理,二是業主可以直向人民法院起訴。
黃松如:以前,違法建設如果違反許可規劃,就由規劃部門管;去年,違法建設劃歸城管管理。短片中反映的問題,城管可從違法建設的角度管理。另外,建設和房管部門也可以管。
主持人:兩邊的工作人員相互推諉,潘局長,作為老百姓您怎么想?
潘漢生:老百姓肯定不舒服。老百姓有苦難找政府,政府必須有一個回答,況且還是他們的職責范圍之內的事情。目前,有些問題,一個部門確實難以分清楚,按照物業管理條例,房管局也可以管。
胡志強:這個問題,我們將進一步進行研究,進行清理,明確職責。
本版稿件采寫 本報記者 王榮海 蔣沖 戴紅 王碧濤 崔晶晶 左姍姍 通訊員 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