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揭露網店銷售劣質蠶絲被猖獗
生產商將有些填充了纖維制品下腳料的蠶絲被包裝成禮品賣上千元
新快報訊 記者 馮艷丹 報道 天氣持續低溫,羊城最低溫度更是到了5℃以下,在沒有暖氣供應的廣州,一床舒服又保暖的被子,自然是市民們的最愛。輕薄又保暖的蠶絲被自然是其中的一種,只是價格不便宜,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不過,這些在網上賣得火熱的蠶絲被質量又如何呢?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記者深入蠶絲被產區浙江省桐鄉等地調查發現,網購100%蠶絲被實則僅含30%蠶絲。而上千元的“一等品”蠶絲被則存在短蠶絲冒充長蠶絲的現象,甚至摻雜著回用制品及其再加工纖維。
北京于女士:
網購一床自檢不是蠶絲
北京于女士前兩天在網上花200多塊錢郵購了一條蠶絲被,然而她用網上學來的方法檢驗,發現被子里的部分填充物根本不是蠶絲。記者登錄了于女士購買蠶絲被的購物網站,并進行了蠶絲被的搜索,發現經營蠶絲被的店鋪多達21000多家,價格從100元左右到5000元左右不等。絕大多數的蠶絲被網店都宣稱,銷售的是“100%桑蠶絲”的蠶絲被。記者與部分店鋪進行了聯系,發現這些店鋪經營者大多在浙江桐鄉。
桐鄉生產者:
只有拉口上一點點蠶絲
央視記者深入廠家所在地浙江省桐鄉市進行調查。蠶絲被的生產加工地主要集中在洲泉鎮,有蠶絲被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00多家。一生產者透露,除了少量蠶絲外,被子里其他的填充物是一種俗稱滌綸的化學纖維,而這種被子叫做“化纖被”。
“一般蠶絲被只有口上一點點蠶絲。”老板毫不掩飾,被子口子開小一點,好忽悠人。
【辨別方法】
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程師閆春紅演示,接近火焰它燃燒,離開火焰即熄滅,就是桑蠶絲。接近火焰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并且它最主要的特點是冒黑煙,這是一種化學纖維,是滌綸。
專家提示,消費者還可以根據天然蠶絲能溶解于酸液的原理。利用84消毒液辨別真偽,能迅速溶解的是天然的桑蠶絲,而化纖則不能溶解。
送檢結果
430元網購一床優等品,70%是滌綸
記者在網上“小楚哥”店挑選了一條標稱為優等品,也就是用100%蠶絲填充的豪華頂級蠶絲被,花了430元,并拿到位于北京的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滌綸將近70%,桑蠶絲只有30%。按2010年2月實施的《蠶絲被》國家標準規定蠶絲被要求至少50%以上的蠶絲。而記者網購的這條標稱為優等品的所謂豪華蠶絲被根本不能稱之為蠶絲被,更別說是優等品的純蠶絲被了。
1100多元的禮品被,夾層2/3是短絲綿
在桐鄉洲泉鎮屈家浜村,記者在屈氏蠶絲家紡有限公司看到多款并不便宜的蠶絲被。可奇怪的是,其中一款1100多元的禮品蠶絲被包裝華麗,被子上的廠家電話地址等信息被剪掉。“把吊牌上那個地址去掉。”公司總經理屈洪根說,這樣消費者就找不到廠家。
為了弄清楚禮品蠶絲被里面有著什么樣的秘密,記者購買了這樣一款標簽“一等品”的禮品蠶絲被,同樣拿到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檢測。可是當檢測人員把表層的絲綿扒開,發現“夾心層”全都是短絲綿。《蠶絲被》國家標準規定,優等品和一等品的蠶絲被必須使用長絲綿和中長絲綿,即纖維長度至少25cm及以上,而這條被子除表層薄薄一層是較長纖維,中間夾層的短纖維占比在2/3以上。
檢測人員通過顯微鏡進一步觀察發現,這款蠶絲被的填充物中確實有很多紗線頭。專家介紹,這說明生產者使用了纖維制品下腳料或再加工纖維,甚至可能是廢舊纖維制品或其再加工纖維。按照國家標準,這款蠶絲被屬于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