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雞”愁煞“合同雞”
農業部專家組奔赴山東
本報記者 王曉慧 北京報道
“速成雞”事件的負面影響仍在繼續發酵。
12月25日中午,正是飯點時間,但相比往日的喧鬧,肯德基[微博]雙安店似乎顯得冷清了許多,無需排隊,無需等位。記者在餐廳內走了兩圈發現,顧客點的也大都是川辣嫩牛五方、蓋飯等以牛肉、豬肉為主材的午餐。
《華夏時報》記者采訪獲悉,肯德基雖然已在第一時間停止從曝光企業采購原材料,但北京局部地區門店的銷量已驟降20%。
而受影響的還不止肯德基。近期,北京部分吉野家已停售含雞肉的單品飯及相應套餐, “速成雞”已在短短幾天內,波及大部分零售市場。
對此,農業部也于12月25日迅速作出反應,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在國新辦召開發布會稱,關閉“速成雞”有關養殖和加工企業,下一步將加大對濫用抗生素和獸藥現象的打擊力度。
“我們都是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進行采購,對產品進行部分抽檢,依然出了事情,也很無奈,但我們相信不良影響會很快過去的。”肯德基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說。
產業鏈整體受創
1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懷柔的一家養雞場,一棟棟的白色塑料養殖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甚是刺眼。
“懷柔雖然沒有被曝出‘速成雞’,但該事件對整個養雞戶來講都是個重創,尤其是肉雞養殖占比較大的養殖戶,因為肉雞的最快成長期就那么幾十天,一旦賣不出去,就意味著成本的逐日增加。”這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事發之后,他們已將剩余的肉雞處理給一些餐廳,以后將主要飼養蛋雞。
據本報記者了解,懷柔養雞歷史悠久,養雞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大量養殖戶養的都是‘合同雞’,這種模式風險小,有專門的企業收購,不用愁銷路。但是一旦出了事,養殖戶同樣很難拿到錢。”上述工作人員補充道。
近幾年以來,“公司+農戶”的模式風靡全國各地,也就是上述員工所言的“合同雞”模式,企業與農戶簽訂合同,由企業統一賒銷雞雛、飼料,提供技術服務,農民負責養殖,企業保底價收購,在中國,這種模式在養殖戶中的占比接近90%,而這些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除了各大餐廳之外,就是超市。
隨后,記者通過走訪家樂福、超市發、物美等超市后發現,銷售雞肉的柜臺均冷冷清清,無論是整雞還是分拆雞,都無人問津。
“肯定有影響啊,現在節前的銷量都趕不上平時。”超市發雙榆樹店一位售貨員向記者反復強調,“我們這些雞都是昌平的,根本就沒事。”
即便如此,記者在柜臺旁邊轉悠的半個多小時里發現,除了一位年輕女士買了一些雞翅外,再沒發現一位顧客購買雞肉類產品,反而是旁邊的豬肉和牛羊肉柜臺門庭若市。
“我這沒有肉雞,現在整個市場也找不到一家賣肉雞的,根本就沒有人要。”12月25日,海淀區雙榆樹菜市場的一家禽類專賣店老板告訴本報記者,以前他們每天都可以賣出20多只肉雞,自“速成雞”被曝光后,他們就不敢再進肉雞了。
“在央視曝光之后的18日、19日,山東等幾個省的白羽雞毛雞每斤價格大跌超過1元。”中國畜牧業協會宮桂芬副秘書長24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此次“速成雞”風波的負面影響,從養殖源頭到銷售終端,無一幸免。
“速成雞”正在查處
在媒體的曝光鏡頭里,一只白羽雞40天吃下了18種抗生素,然后又走上了我們的餐桌。人們對此關注的焦點問題并非飼養周期短,而是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對本報記者表示,很多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忽視國家的相關規定,對養殖環境的通風、密度等方面要求并不嚴格,過分加大養殖密度,這樣的結果容易導致雞產生疾病,而為了降低這種疾病風險,養殖戶則重復、大量地使用抗生素,甚至使用國家禁用的抗生素。
那么,如果吃了含有藥物殘留的“速成雞”,危害有多大呢?董金獅告訴本報記者,濫用激素和抗生素在雞的身上,最終形成大量的藥物殘留,而這些殘留將會給人體帶去不小的危害:第一,抗生素因有效抑制白細胞的活性,而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第二,影響人類生殖、生育等方面的生理機能,最終導致孕婦流產、男性不育、胎兒畸形、女性早熟等各生理方面的問題;第三,抗生素殘留多了,人體自身產生抗體,一旦生病,普通的藥物已起不到任何作用。
“速成雞,首先這個名稱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個品種的出欄時間是42天,它有一個嚴格的規程。現在來講,媒體曝光以后,我們農業部高度重視,及時責成山東有關部門去調查處理這件事情,當天我們也派出了專家組奔赴山東。”12月25日農業部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畢美家如是說。
畢美家稱,現在已經關閉了有關的養雞企業和加工企業,包括一些養雞戶,正在緊鑼密鼓的查處之中。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對整個養殖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提高養殖業的水平,特別是加大對濫用抗生素、濫用獸藥的養雞企業、養雞戶的監督打擊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