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藥雞”事件重創白羽肉雞全產業鏈
□記者 張鈺蕓
晚報訊 山東“藥雞”事件讓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遭受重創,除了肯德基[微博]、麥當勞[微博]等快餐店客流有所減少,申城超市里的肉雞產品也打出價格優惠,更有品牌貼出告示,表明養殖過程中不使用激素。記者昨天從農貿市場了解到,養殖時間較長的活禽銷售受到的影響不大,隨著歲末消費旺季到來,蘇北老母雞等散養家禽也將量價齊升。
抗生素超標,違規使用激素,山東白羽雞的養殖亂象讓不少市民 “談雞色變”。記者昨天在幾家超市內看到,受此影響,部分肉雞產品正在促銷,更有品牌打出“不使用激素”的告示。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后看到,在售雞肉大部分來自上海、江蘇等地,沒有發現山東六和集團的雞肉產品。不過部分品牌的黑椒雞塊、雞肉丸、帶骨雞肉都在買一送一。相比牛羊肉十幾個冰柜的“排場”,雞肉制品則只有一個冰柜的容量。促銷員告訴記者,冬季正是涮火鍋的旺季,所以牛羊肉銷量更好。
而為了避免被六和集團 “拖累”,一家經營白羽雞產品的公司更在其專柜前擺上了兩張告示,稱 “不添加激素”、“谷物基礎飼料喂養”、“嚴格藥殘檢驗”等。一家上海本地的養殖場經營冰鮮浦東三黃雞、草老母雞、三黃童子雞等,記者在其包裝上看到,特別注明了“比白羽雞飼養周期長”的字樣。一名正在挑選冰鮮雞的顧客告訴記者,散養雞本來口味就比肉雞好,經此事件后更會對肉雞退避三舍。 “保險起見,還是吃吃老母雞好。 ”
由于不少消費者對白羽雞 “心懷芥蒂”,山東市場傳來了白羽雞報價明顯下跌的消息。不過,記者從本市農貿市場了解到,散養草雞的銷售并未受到影響。
“山東藥雞事件發生后,當地白羽雞的銷量受到明顯影響。”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王曉悅說,當地部分地區的白羽雞收購價下跌,而由于企業擔心其質量安全,非合同農戶養殖的“合同雞”不收,使得散戶養殖的白羽雞幾乎無人收購。 “在該事件之前,白羽雞的收購價正處于上升狀態,現在大打折扣。 ”
據當地媒體報道,毛雞價格從出事前的5元一斤迅速跌至3.6—3.8元每斤。最近幾天“速成雞”事件有所淡化,白羽肉雞價格又有所回升,昨日回升至4.5元一斤上下,但依然沒能回升到“速生雞”事件發生之前的水平。
不過,由于品種和養殖方式不同,申城農貿市場的活禽銷售未受到明顯影響。記者從三官堂批發市場獲悉,市場內批發的活禽大多來自江蘇,包括三黃雞、麻雞、蘇北老母雞等,目前日銷量約為35000只。“我們這里銷售的活雞養殖時間至少有七八十天,蘇北老母雞需要養半年以上。目前三黃雞13元/公斤,蘇北老母雞30元出頭一公斤。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活雞的銷量和價格都與前期持平,預計明年春節前銷量還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