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聯名投訴 記者介入調查
2012年年底,本網收到一份有關房產糾紛的投訴信。投訴信稱位于上海新江灣城政和路388弄的“仁恒怡庭”小區“存在大量工程質量問題和裝修質量問題”,包括“外墻、屋面、露臺、地下室嚴重滲漏水”、大理石地面、廚衛設備、地暖系統等的“裝修質量問題嚴重”、“鼠患嚴重”,而“開發商面對質量問題,始終采取推諉,拖拉態度”。最后,投訴信還附帶了一份近60多戶業主的聯合簽名。
據遞送投訴信的于先生介紹,業主們曾在7、8月份找過幾家媒體單位(如上海電視臺、新民晚報、南方周報等)曝光此事,以期盡快解決相關糾紛,“一是要開發商盡快擔期維修房子的責任,二是對受害業主進行經濟賠償,但是事態一直未有根本性扭轉。”
之后,本網記者通過投訴信附帶的電話號碼聯系到了其他幾位簽名業主。業主林建先生稱自家的問題并不嚴重,但表示對其他業主的房屋問題有一定了解并愿意幫助記者聯系他們;業主洪珂女士稱自家問題是墻面漏水以及墻體發霉;業主鄒倩女士則表示房子有屋頂發裂的情況;業主黃珊女士稱房子最嚴重的問題是漏水,在交流過程中黃女士還透露,目前部分業主正在仁恒置業集團的上海總部門口組織維權抗議。
現場直擊 整修留下一片狼藉
本網記者就此事專門走訪了 “仁恒怡庭”小區的“問題房”現場。在35號501室業主吳女士家,只見五樓客廳天花板和墻壁斑斑駁駁,涂料剝落。她解釋說,屋內漏水現象嚴重,每到下雨,雨水順著外墻滲進屋內,墻壁地板上流得到處都是。她曾在樓上衛生間做防水測試,在衛生間地面蓄水5厘米左右,不久,水順著墻角、排風口、燈泡口嘩嘩地流至樓下客廳,她氣憤地表示:“這個房屋完全沒有一點防水功能”。
在六樓衛生間,她指著地面告訴記者,她家房屋所有的大理石都有“泛堿”現象,大理石沒有光澤、灰蒙蒙的,怎么擦都會泛出灰塵來。她說,“當我把墻紙撕下來才發現里面的水泥坑坑洼洼,窗框和墻壁脫離,中間沒有任何填充物。而且仁恒施工的時候以次充好,保溫材料可燃,電線裸露在外而且細”。
在六樓陽臺,記者看到臺面被挖得高低不平,積水嚴重,吳女士稱,這是上一次施工時留下的,“物業維修的時候不做任何的保護措施,現在地暖、空調都不能用了,有些家電也被弄壞了。”
吳女士向記者出示另一份《關于怡庭質量問題的維修和賠償》的聯名信,信上羅列了小區業主報修的房屋問題,包括:外墻、屋頂、陽臺嚴重漏水、門窗、外墻大面積滲水,門窗附框生銹;衛生間地坪、淋浴房和污水管漏水、電路損壞,電梯停運;墻壁水泥坑坑洼洼、墻紙、地板、門套、踢腳線大面積發霉,甚至長出蘑菇;新風系統和油煙道被封死;住戶及小區鼠患嚴重;大理石開裂、泛堿;墻角不垂直、地平不平、電線裸露在外、房門寬窄不齊對角線超標、房門出現蟲蛀、廚衛設施故障頻頻難以正常工作。吳女士說,清單上的許多問題在整個小區普遍存在。
曾經的“住宅設計金獎” 如今的“問題房屋”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怡庭項目于2010年10月開盤銷售,由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團下屬上海仁恒楊浦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銷售。這個位于新江灣城政和路288弄的仁恒怡庭小區曾在上海豪宅市場享有“新四大天王”的美名,并獲得2011年度上海市住宅設計金獎。
當初購房時,所有業主的購房貸款全部交由仁恒公司指定的銀行辦理,但因銀行延遲放款,業主們在收到交房通知時被告知需要繳付滯納金,從10萬余元到120萬余元不等。仁恒公司提出如果業主們在交房驗收單上簽字,則可免除滯納金。業主們急于擺脫高額滯納金,在未到現場實地查看的情況下在交房驗收單上簽字,對此,記者專門致電仁恒售樓處,售后服務經理王紅青反問記者“你覺得我們那么大一家公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吳女士告訴記者,2011年12月交房時她發現房屋外墻漏水、衛生間大理石“泛堿”,于是交給仁恒維修,至2012年6月,物業稱房屋已修好,她看房時卻發現,不僅原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內墻還出現大片霉斑,老鼠橫行。她感到事情嚴重,開始聯絡媒體曝光自家房屋問題。
她先后將房屋質量問題向“新聞坊”和“老娘舅”兩檔電視節目反映。節目開播前,開發商曾造訪她家,對于房屋問題拍照攝影,承諾負責整修。但節目播出之后,物業態度急轉直下,吳女士報修漏水情況,物業卻遲遲不上門,只要求她“將問題拍成照片發給他們”。對于這一點,售后服務王經理稱沒有此事。
吳女士還從維修她家外墻的施工隊員口中得知,從12月到6月間,為了外墻漏水這一情況,物業先后請了五撥不同的施工隊,可是漏水情況始終沒有解決。不少業主都反映,住房在“報修-維修-再報修-再維修”的循環過程中,反映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報修引糾紛 整修路漫漫
在一份由仁恒怡庭業主聯名簽署的“關于仁恒怡庭質量問題及整修過程情況概述”的聯名信上,業主稱仁恒的整修大致分成如下三個階段:
從2011年底交付新房到2012年四月,怡庭小區發現少量質量問題,報修無果;四月至八月,小區業主發現小區房屋普遍存在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和裝修質量問題;七八月梅雨季節,不少業主發現房屋外墻大面積漏水、發霉,鼠患猖獗,聯名信上稱當時向物業報修,但對方“態度草率、不重視,施工不正規,幾乎沒有哪家的漏水問題得以解決”。
據了解,業主們曾以各種方式向職能部門和媒體投訴無果,但仁恒方面只承認房屋有少量質量問題,不肯多做回應。
8月中旬,通過“老娘舅”節目,上海市質檢協會介入調查,督促開發商整修,由質檢協會、開發商、業主三方基本達成共識,認為前面的整修手段不足以解決仁恒怡庭目前的質量問題,并請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檢測,同時請相關專家介入研討維修方案,多數業主表示接受提議并停工維修進行檢查。
2012年7、8月份以來,業主和開發商多次發生沖突,業主聲稱開發商曾未經允許,擅闖住宅進行整修;而開發商否認此事,表示出現過業主打砸仁恒售樓處的情況。
業主認為,直到2012年六月,仁恒方面對于房屋存在的問題沒有清晰準確的認識,怡庭項目層層分包、趕工期、沒有有效的監管,這是產生房屋質量問題的主因,而企業沒有擔當、不負責任則是此事拖延至今的原因。迄今為止,業主們沒有收到仁恒出具的可信的房屋質量驗收合格證明,也沒有分戶質量驗收明細表。
仁恒方面則回應,房屋質量驗收合格證明可以在楊浦質監站查詢,而分戶質量驗收明細表放在物業那里,曾通知小區業主去取,但實際領取的業主寥寥無幾。仁恒怡庭小區的物業經理陳先生承認,一開始仁恒的確對發生問題認識不夠,僅將其視為普通維修處理,技術不夠成熟。對于維修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解釋說,“造房子和修房子是兩件不同事情”。
對于業主指責仁恒集團沒有企業責任感,陳經理稱,仁恒方面曾通過不同渠道向小區業主公示維修方案,7至8月臺風梅雨期間也張貼告示,提醒家里漏水的業主及時報修。9月5日公告申明會負責維修,并對維修產生的影響進行補償。對于有些家庭至今沒有維修,仁恒方面表示,有一些業主將施工隊趕出去,收回鑰匙,使得他們無法繼續。
爭端四起 是有意拖延還是負責到底?
2012年八、九月間,仁恒公司曾制定了一份維修方案,但許多業主對此方案并不滿意。業主方面認為仁恒集團沒有維修誠意,在最早的一份維修方案上不但沒有任何維修保證和時間期限,蓋章還是物業公司而非仁恒的,并且在維修過程中,存在反復施工、拖延施工等現象。為此,一些業主要求仁恒提請房屋質量的專業評估,由仁恒賠償維修費用,自行維修。
另一些愿意由仁恒繼續維修的業主要求,維修方案至少包含以下三點:首先,出具專業維修方案,方案須由專家認證、科學合理、并且針對每家每戶房屋情況并且盡可能保護屋內設施和軟裝,損壞的要予以賠償;其次維修要有期限,不能只憑著一句“負責到底”就無限期拖延維修時間或者反復維修;第三,賠償方案必須包括從報修起直到最后修好期間房屋無法入住對業主造成的損失。
仁恒公司回應說,仁恒公司目前已經修改了維修方案,并和多家住戶達成了協議,有些已經修好,而每戶的賠償金都會根據同一標準。仁恒出具的維修及賠償方案依據三方面制定,包括國家現行法律、合同約定以及行業標準。
業主表示,自從怡庭小區的情況經媒體曝光后,仁恒方面的高管有的調換,有的躲避不見,仁恒置地集團董事局主席鐘聲堅從未出面解決。仁恒對此回應,上海仁恒楊浦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莊惠平曾出面致歉,其道歉信也在小區內張貼。怡庭小區還設有現場接待處,即使是周末或者是工作日到晚上9點都有客服在,沒有躲避業主這一情況。對于業主們要求鐘聲堅出面解決這一訴求,王經理回應:“市長也不能接待每一個上訪者”。
最新進展
2012年11月初,由上海市質監協會牽頭組織的第三方檢測正式開始,檢測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為上海市房屋建筑設計院房屋質量檢測站)對小區的六種戶型進行抽樣檢測,截至發稿尚未拿到檢測結果。
12月7日,仁恒集團和11月29日拉橫幅的業主代表共六戶進行協商,有業主要求退房并賠償400萬,仁恒方面認為這一要求不合法,協商無果。
12月8日晚,80多戶仁恒怡園的受害業主自發召開了業主集體會議。參加會議的吳女士表示:業主們將向仁恒置業發一份集體簽名的聲明,一方面希望仁恒置業能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并盡快制定出雙方都認可的維修方案,另一方面,則希望能與仁恒公司代表面對面協商問題,但對象必須是仁恒公司具有決策權的高層。另一位業主于先生則表示:希望仁恒公司拿出誠懇的態度,與業主一起協商相關的賠償事宜。
自11月底,部分業主在仁恒公司上海總部門口組織了小規模的抗議團體,用拉橫幅的形式向仁恒表示抗議。對此,仁恒公司售后服務王紅青經理表示,他們目前會著眼于為已達成調解的業主進行維修,對于拉橫幅行為不會采取應對措施。至于現在具體有多少住戶同意并已經簽署維修協議,仁恒公司的售后經理王女士表示不愿透露。同時,業主鄭女士表示:類似的抗議不會停止。(周茹蕓 吳心遠)